国际安全合作除联盟外,还依靠另一类隐性安全管理机制。国际实体积极参与安全合作,却不将合作内容写入盟约。作者将此类介于联盟和中立之间的“灰色”模式界定为“准联盟”。“准联盟”具有动态性、隐蔽性和灵活性。基于权力平衡、威胁平衡和利益平衡,作者提出了多元平衡假设,认为它能解释联盟,亦能解释“准联盟”。《多元平衡与“准联盟”理论研究》以美国“准联盟”战略为实证分析对象,选取五个案例加以考察,透析了“准联盟”的产生、运作、效能和基本特征。
孙德刚,安徽六安人,1977年生,博士,助理研究员。 2000年毕业于安徽教育学院外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赴香港大学访学。2006年7月至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工作,研究领域为国际安全和中东问题研究等。译著有:《控诉帝国:21世纪世界秩序中的全球化及其抵抗》(第二译者)。近年在《外交评论》、《社会科学》、《世界民族》、《国际观察》和《西亚非洲》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
导言
第一章 国际安全研究与联盟理论
第一节 传统现实主义联盟理论
第二节 新现实主义联盟理论
第三节 制度主义联盟理论
第四节 建构主义联盟理论
小结
第二章 准联盟现象及其宏观考察
第一节 准联盟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准联盟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准联盟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准联盟的效能评估
小结
第三章 影响准联盟关系构建的变量
第一节 准联盟关系构建的促进因素
第二节 准联盟关系构建的制约因素
小结
第四章 多元平衡架构与准联盟假设
第一节 威胁平衡、利益平衡与多元平衡
第二节 “准制衡”、”准追随”与准联盟
小结
第五章 约翰逊政府时期美以“准联盟”关系(1963-1968)
第一节 美以政治特殊关系的演变及其历史考察
第二节 约翰逊时期美以”准联盟”关系的具体表现
第三节 约翰逊时期美以“准联盟”关系的促进因素
第四节 约翰逊时期美以“准联盟”关系的制约因素
小结
第六章 尼克松政府时期中美准联盟关系(1969-1973)
第一节 中美准联盟关系的酝酿
第二节 中美准联盟关系的形成
第三节 促进中美准联盟关系构建的因素
第四节 制约中美准联盟关系发展的变量
小结
第七章 卡特-里根政府时期美台准联盟关系(1979-1982)
第一节 美台准联盟关系的初步构建
第二节 美台准联盟关系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美台准联盟关系的促进因素
第四节 美台准联盟关系的制约因素
小结
第八章 海湾战争时期反伊多边准联盟关系(1990-1991)
第一节 “沙漠盾牌”计划与反伊准联盟的酝酿
……
第九章 伊拉克战争时期“倒萨”准联盟关系(2002-2003)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