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创立与在新时期发展的历史进程,特别是习近平的创新发展现实,对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特征及其实践创新的基本前提、理论和现实意义展开论述,并从方法论战略转移高度探寻破解矛盾,和谐发展的切实路径与策略。
赵科天,男,汉族,1955年1月生,甘肃省金昌市人,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长于唯物史观人的需要、社会矛盾问题研究。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重点1项)、厅级社科基金项目若干项;出版专著3部:《需要哲学导论》、《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分析》、《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追问》;在《哲学动态》、《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甘肃社会科学》、《理论探讨》、《探索》、《求实》、《理论探索》、《理论导刊》、《毛泽东思想研究》、《南京政治学院学报》、《青海社会科学》、《长白学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西部学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部分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有的被《新华文摘》采用。
绪论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基本前提
第一节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必须破解一个时代性难题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民物质文化需要新变化
第三节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特征
第四节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幸福生活新期待
第一章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创立及其在新时期运用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经典作家为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创立发展奠定的思想理论基础
第二节 毛泽东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创立做出的独特贡献
第三节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理论运用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四节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和实践的全面提升
第二章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基本态势
第二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运动的基本形式
第三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性质
第四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产生源头分析
第一节 寻找真源头成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建设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产生渠道宏观分析
第三节 新世纪人民内部矛盾产生源头微观分析
第四章 群体性事件及其对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影响
第一节 社会转型关键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客观因素
第二节 社会转型关键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外在表现
第三节 社会转型关键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深层根源
第四节 社会转型关键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基本性质
第五节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高效治理群体性事件
第五章 从方法论战略转移高度破解人民内部矛盾化解难题
第一节 牢牢把握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方法论战略转移的正确方向
第二节 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方法论战略转移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方法论战略转移的动力系统
第三节 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方法论战略转移的攻坚难点
第四节 人民内部矛盾化解方法论战略转移的路径机制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
(一)矛盾供需双方交替易位,主要矛盾释放出更加强大的动力
人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也是一个康德式的二律背反,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共同发展。决定它们谁主沉浮的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一种历史条件下,生产决定需要;但在另一种历史条件下,则可能变得相反。
在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运动启动时,当时的历史条件无疑是经济社会百废待兴,生产生活资料十分匮乏,发展生产,特别是发展物质生产,尽快改善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是当时全社会的第一需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生产与需要二者的关系显然是生产决定需要,所以中共八大确立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是正确的,遗憾的是并没有贯彻到底。新时期伊始,当时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生产落后、物质生活资料十分匮乏、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中,无疑生产还是主要方面,抓住这个主要方面,实行“扭住经济建设不动摇”的方针也是正确的,其他问题甚至可以忽略不计。进入90年代特别是跨世纪后,改革开放的极大成功,使经济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物质财富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经济特征由原来的“短缺”逐渐转变为“过剩”。这种经济特征为社会主要矛盾两方面主次关系相互易位创造了新的物质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全社会人的需要变得空前活跃,标志着人的需要逐渐上升到了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适应这种要求,我国实行了以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效果很好。在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结构性问题很突出,说明社会主要矛盾率先在经济领域内又出现了新变化,亮出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紧迫性。适应这种新变化,党和国家及时做出了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应对策略,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使供给能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随着矛盾双方内部状态和地位的变化,双方紧张度竞赛不断升级,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在释放出强大推力的同时,又为其运动形式更替准备着新的物质条件。
(二)个人消费品供需矛盾缓减,公共产品供需矛盾加剧
用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社会产品有个人消费品和公共产品两大类型。公共产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当前这个问题之所以变得异常突出,是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特征是解决全社会成员的温饱问题,也就是解决个人消费品缺乏问题。经过30多年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多了起来,大多数人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保障。物质生活基本资料得到满足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了新的要求,公共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需求结构。人们希望生活环境宽松舒适,食品安全、出行便捷,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治安、资源共享、司法公正,环境保护等社会公共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受单一经济发展模式的惯性作用,我国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既表现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上,也表现在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之间的强烈反差上,尤其最为集中地表现为社会公共产品的严重匮乏。我们过去热衷于搞个人消费品,现在这部分产品过剩了,供大于求;而相对于个人消费品,公共产品则显得严重不足,生产和提供量少、质差,供给短缺、低效,不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