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基于复杂性视域下柏格森的生命时间哲学,以隐喻的方法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为“生命存在”,它在人类知识大系统中自适应而持续生存着。以此思维方式来理解教育学,更能够看清它在理论知识生成上的性质,从而更有助于提升学科自信力。作者尝试探究教育学理论知识如何在人类知识大系统中适应性地生存,并吸收外界环境中可取的养料以供自己生长、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无穷的外在环境。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学的实践生命力给予极高肯定,较少述及教育学的理论生命力。教育学普遍被认为只有在实践领域才是具有生命力的,而本书认为教育学在理论领域同样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教育学的生命力以深厚的理论生命力为依托,以生机勃勃的教育实践而活跃,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证了教育学的理论生命力并不完全依附于教育学的实践而存在,基于复杂性视域下柏格森的生命时间哲学,以隐喻的方法视教育学的理论知识为“生命存在”,它在人类知识大系统中自适应而持续生存着。以此思维方式来理解教育学,更能够看清它在理论知识生成上的性质,从而更有助于提升教育学的学科自信力。下篇从近代至现当代教育发展史上,撷取几个典型人物的教育理念应用于实践的例证,以说明教育学的生命力之实践维度,同时印证上篇的结论之一——教育学的理论生命力因从事者的情感生命而愈加旺盛。
韦永琼,女,布依族,1976年出生,贵州贵阳人。现为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4年6月至2017年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教育哲学研究工作。2008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0年本科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系企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哲学、教育基本理论,公开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著作多部。
序
前言
上编 理论篇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第二节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三术语界定
四文献资料的选取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第一章 会通于生命时间处的复杂性、柏格森哲学
与教育学理论
第一节 对柏格森哲学的偏见、误读及它的不灭生机
一一种对直觉的固有偏见
二二层失真的误读
三三个世纪不息的绵延
第二节 复杂性研究进程中柏格森的“二维四现”及其
自然哲学属性
一第一维:生命时间引发的复杂性思考
二第二维:演化哲学专著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纪困惑
三柏格森生命时间哲学的自然哲学属性
第三节 复杂性与生命性互为因果创制的教育学理论
一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如何是“生成的”
二教育学的理论生命力何以是可能的
三复杂性与生命性互为因果创制的教育学理论
第二章 生成的教育学理论
第一节 复杂性视域下的直觉方法论
一对直觉的一般性界定
二柏格森的直觉方法论
三复杂性科学里的直觉方法论
第二节 生成的教育学理论:基于复杂性视域下柏格森
直觉方法论的理解
一自主生成的教育学理论
二直觉生成的教育学理论
三持续生成的教育学理论
第三章 创造的教育学理论
第一节 被隐喻了的非理性及其对它的合理认识
一负面隐喻理解下的非理性
二正确认识与合理看待非理性
第二节 创造的教育学理论:基于复杂性视域下非理性
情感因素的理解
一教育学理论生成初始的非理性
二教育学理论生成过程的非线性
三教育学理论生成结果的非确定性
第四章 教育学理论的生机:复杂性视域下非理性情感
因素的贡献
第一节 非理性情感因素中自卑情结及愤怒转化
一阿德勒的“自卑情结与超越”理论
二情感社会学透视下的愤怒表达
第二节 犹太血统的自卑与愤怒:地理空间的散户与
知识领域的“大户”
一自卑与黯然的地理生存空间
二愤怒造就学术知识领域里的“大户”
第三节 知识的创造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一复杂性视域下非理性情感因素的贡献
二生命个体因具有情感而显其复杂
三教育学理论因情感熔铸而显其生机
下编 实践篇
第一章 欧文的和谐教育实践
第一节 欧文和谐教育的理想与实践
一欧文和谐教育的理想
二欧文和谐教育的实践
第二节 欧文和谐教育的新启示
一审视农民工子弟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决定论
有新的现实积极意义
二透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环境生存空间,实施公平
教育应从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开始
第二章 密尔功利教育的非功利性价值内蕴
第一节 功利主义的幸福观
第二节 功利主义的教育幸福观
第三节 功利主义教育幸福观的终结
一人的功利价值观与人欲求幸福的愿望相冲突,教育
难以承担让人获得幸福的使命
二功利主义价值评判下的幸福与善行始终相冲突,
教育难以调节这一矛盾
三日常生活行事准则式的功利主义利益权衡观,
致使教育幸福目的观沦为虚幻
第三章 叔本华之尼采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何谓真教育者
一因深切理解个体的责任式自由而与时代保持着
某种距离
二真教育者的生命行动之影,深沉而持久地隐匿
于文本中
三真教育者是天才、榜样与范型
第二节 真教育者存在于何处
一存在于真学习者对伟大作品的参透性理解中
二存在于具有文化特征的公共性空间中
第三节 真教育者教什么
一教个体如何发现自我
二教个体如何实现其最高的价值与最深的意义
第四章 晏阳初的“三C”教育实践
第一节 内地会西学堂时期:由恐惧不适到自愿接受洗礼
第二节 成都时期:崇尚道德教育,追求基督教精神
第三节 香港时期:明确救国与救世一致的思想
第四节 耶鲁求学与赴法时期:明晰“三C力量”,志定平民
教育事业
一初进耶鲁大学,感受平等与博爱精神
二亲历先进民主与平等,更促救国救民心
三基督、孔子仁爱思想合一,形成至爱教育思想
四以仁爱善、济世救民心,为信仰基督宗教之缘由
五服务华工“三C力量”明晰,志定平民教育事业
第五章 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教师职业倦怠感概述
第二节 存在主义哲学透视下的教师职业
一自由与不自由的吊诡
二主动与被动的改变
三自由与责任的选择
第三节 存在主义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感
一工作的倦怠感是人生倦怠感的组成部分
二工作的意义是生命意义寻求的组成部分
三工作倦怠感是功利权衡后的选择
四我们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
第六章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教育实践
第一节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产生
第二节 具有复杂性科学特征的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
第三节 贝塔朗菲复杂性科学特征的一般系统论教育观
第七章 贝塔朗菲、普里戈金与皮亚杰的复杂性教育实践
第一节 具有代表性的三位跨学科复杂性科学研究者
一与圣菲研究所的比照
二划分的标准
三对例证的分析
第二节 启示
一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而存在的教育学,综合意味着什么
二学校教育成为社会普遍问题“巴尔干半岛之争”的抗议
三复杂性科学研究范式,教育学研究的新通路
第八章 复杂性研究之人文社会科学的作为
第一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复杂性”概念
第二节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里的复杂性研究
一“复杂性”与后现代
二“复杂性”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复杂性”与社会学
四“复杂性”与教育学
第三节 启示
第九章 鲍曼后现代幸福观省思下的教育实践
第一节 “后现代幸福观”阐释
第二节 遭遇后现代特性的现代教育
一现代教育者角色定位的转变
二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现代教育面临困境
第三节 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的种种挑战
一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影响力的挑战
二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理性教育的挑战
三后现代幸福观对具有风险性未来教育理想的挑战
第十章 冲突教育学初探
第一节 反常规教育: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
第二节 相向教育:基于对工具理性主义惯习思维的批判
第三节 冲突教育:基于巴以长期战争状态的反思
第四节 冲突教育学:何以可能
附录1 从“知识精英”到“知识工人”
——大学生社会身份整体下移趋势探析
附录2 美国课外家教辅导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
一审视农民工子弟学校所处地理位置,环境决定论有新的现实积极意义
综观全国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其校址大都位于城市边缘区或城乡接合部,即“城中村”。“城中村”是一个地理学上的概念,是在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务工的潮流下,逐渐形成的一种农民工集中聚居在城市郊区的状况。“城中村”,按照字意而言,是在城市和村落之间存在的“混合社区”。有不少学者专门对此作过确切的界定,较为普遍地认为:“城中村”顾名思义即都市里的村庄,就广义而言,是指坐落于城市之中或位于城市周边的、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都基本上已经非农化的村庄。其所具有的特点是:传统性与现代性、村社性与城市性相互交错混合,亦即非城非村、亦城亦村的社区共同体。较为普遍地,由于社区资源匮乏,位于“城中村”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不高,其学生的家庭教育辅助也有所缺失,尽管他们的父母渴望让他们求学,但父母往往无力对学生的学业给予帮助。②农民工子女所面临的这些问题,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观察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到:一方面,由于农民工家庭在经济状况上不太乐观,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每天外出拼命干活赚钱,在课业上疏于对孩子的督促,容易使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另一方面,父母限于本身受教育程度、家庭因素与对教育子女的认知态度等,对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成长与学业发展都是不利的。不少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家长身上所表现出的较为典型的特征有:认为教育无用,或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只负责让孩子吃饱穿暖即可。其中,农民工家长无法协助其子女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活适应能力,从而形成文化不利环境的恶性循环,这是最明显的不利方面。由是观之,人的成长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难以分割的相互关联性。环境决定论有片面的一面,但从辩证唯物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出发,今天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欧文终其一生所极力推崇的环境决定论,在主体所处的环境确实亟须加以改善时,所具有的合理性一面就凸显了出来。换言之,环境决定论的合理性在于,当主体所居外在环境成为影响其发展的主要矛盾同时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是成立的。当前,“城中村”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地理位置及其所处社会环境,有上升为种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之势,因而必须引起外在社会环境的重视。
二透视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环境生存空间,实施公平教育应从改善学生生活环境开始
就读于“城中村”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并未充分享受到由国家提供的免费义务教育措施。他们的状况与境遇并不一定好过“留守儿童”;“城中村”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未必好过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背景下县乡学校的教育质量。教育成层论显示,学校教育有着促进其社会成员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的双向功能,然而,在这方面,农民工子弟学校却只具有单向的功能——只有促进其成员向下流动或复制其原有社会身份,而不具备促进其成员向上流动的功能。“城中村”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一种处于隔离状态下的学校运营方式,不论是在文化上还是在生活环境上,他们都处于一种被隔离的状态,这种主要在文化上的隔离状态非常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成长。
一方面,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性质来看,是一种民办私立学校,虽然收费较低,但入读的学生仍须缴纳一定学费、书本费等。鉴于这种学校的民办性质,再加上其办学经费有限,他们有被排除于国家教育系统各项教育措施之外的可能,大部分公共资源难以得到利用,比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国内或国外夏令营,书法、绘画、歌舞大赛等。诸如此类的公共活动,即使向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开放,他们也仍是难以进入,因为他们没有良好的学校环境而得到有利于此方面才艺的熏陶,没有良好的师资来对其进行启发或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