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是指导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门重要学科。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宋士昌同志主编的《科学社会主义通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是这方面很值得通读的鸿篇巨著。全书40万字,分为四大卷。第一卷讲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19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二卷讲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三卷讲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在多国胜利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第四卷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与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全书四大卷是以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四次飞跃、四个高潮为纲来分卷撰写的,视野开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推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对中国智库发展进行顶层设计,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基本遵循。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新型智库建设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2月,在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山东社会科学院认真学习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的经验,大胆探索实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在科研体制机制、人事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措施,为建设山东特色新型智库勇探新路,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全国社科院系统率先全面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地方社科院。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深刻阐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突出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重大部署,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纲领性文献。山东社会科学院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努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的“思想理论高地”,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思想库”和“智囊团”,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的高端学术殿堂,山东省情综合数据库和研究评价中心,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创新型团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山东特色新型智库,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是山东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是山东社会科学院着力打造的《当代齐鲁文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库》收录的是我院建院以来荣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的科研成果。第二批出版的《文库》收录了丁少敏、王志东、卢新德、乔力、刘大可、曲永义、孙祚民、庄维民、许锦英、宋士昌、张卫国、李少群、张华、秦庆武、韩民青、程湘清、路遇等全国知名专家的研究专著18部,获奖文集1部。这些成果涉猎科学社会主义、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人口学等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果皆为作者经过长期的学术积累而打造的精品力作,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潜心治学、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这种使命担当、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科研作风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这是我院深入推进创新工程和新型智库建设的不竭动力。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文库》收录的成果,也将因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理论的创新,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完善,但它们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将同这些文字一起被人们铭记。《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的原则是尊重原著的历史价值,内容不作大幅修订,因而,大家在《文库》中所看到的是那个时代专家们潜心探索研究的原汁原味的成果。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在出版第一批、第二批的基础上,我们还会陆续推出第三批、第四批等后续成果……《文库》的出版在编委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得到了作者及其亲属们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院相关研究单位同志们的大力支持。同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领导高度重视,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尤其是责任编辑冯春凤主任为此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本书出版的组织、联络等事宜,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处负责。因水平所限,出版工作难免会有不足乃至失误之处,恳请读者及有关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1卷)》:
总绪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及四次历史性飞跃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内容的多维性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四节 《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的理论性质及其意义
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与19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导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性质、基本特点及其伟大意义
上篇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其基本问题
第一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第一节 告别青年黑格尔派
第二节 超越费尔巴哈
第三节 新社会历史观的诞生
第四节 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研究经济关系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确立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章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第一节 空想社会主义概述
第二节 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第四章 人类社会发展总趋势的揭示
第一节 社会演化的基本形态
第二节 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三节 “两个必然”的理论
第五章 资本主义社会的系统剖析
第一节 客观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第二节 深刻揭露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
第四节 辩证对待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
第六章 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论述
第一节 阶级分析:透视人类社会的奥秘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不只是受苦最深的阶级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掘墓人,新社会制度的创造者
第七章 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组建政党:使无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第二节 向全世界公开说明:共产党人的目的和意图
第三节 党的组织建设的认真探索
第四节 党的相互关系的正确阐述
第八章 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阐发
第一节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和根本问题
第三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
第九章 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确立
第一节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进程
第十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预见
第一节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第二节 人类最高理想的社会
第三节 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下篇 19世纪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二卷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导论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胜利及其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上篇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基本问题
中篇 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下篇 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三卷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社会主义在多国胜利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导论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地位及其伟大意义
上篇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
中篇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下篇 社会主义在多国胜利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第四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索与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导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
上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
中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
下篇 社会主义模式多样化时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2卷)》:
第二卷 列宁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在一国胜利与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导论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发展和胜利及其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
上篇 列宁社会主义理论基本问题
第一章 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
第一节 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要点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评价
第二章 党的建设理论
第一节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第二节 列宁建党理论的突出特色
第三节 列宁建党理论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的重大突破
第二节 “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根据和内容
第三节 “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理论的实践验证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四章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和殖民地理论
第一节 民族殖民地理论的提出
第二节 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民族殖民地理论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无产阶级革命的战略、策略
第一节 无产阶级革命战略、策略理论的大发展
第二节 列宁政治、经济战略思想的重大转变
第三节 列宁若干重要的策略思想
第六章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第一节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节 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
第七章 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的辩证法
第二节 列宁关于马克恩主义民族化的科学表述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典范
第八章 列宁晚年的社会主义思想
第一节 用革命辩证法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
第三节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综合保障的思考
第四节 列宁“晚年思考”的当代评价
中篇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胜利
第九章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节 十月革命的历史机遇和客观必然性
第二节 十月革命的发展道路
第三节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和世界影响
第四节 十月革命的当代评价
第十章 列宁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初探索
第一节 革命高潮时期的探索和思考
第二节 战时共产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节 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
第四节 最初探索的历史意义
第十一章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苏联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苏联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选择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第十二章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点及影响
第三节 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评价
第十三章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第一节 苏维埃政治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苏联国家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苏联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及其弊病
第十四章 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建设的初期探索
第二节 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第十五章 苏联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一节 苏联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建设的艰难历程
第二节 苏联一党制的确立
第三节 苏联政党制度的影响和教训
第十六章 苏联社会主义民族宗教政策
第一节 创建联邦制,确保各民族的平等和独立
第二节 倡导无神论,加强宗教控制
第三节 苏联民族宗教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十七章 苏联的社会主义对外政策
第一节 苏联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二节 苏联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下篇 20世纪前半期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
《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3卷)》
《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4卷)》
《当代齐鲁文库·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库2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1)》:
二 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有严重缺陷的。恩格斯形象地说,费尔巴哈“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第一,他正确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观点,但却在批判的同时抛弃了其中的辩证法思想,回到了形而上学的老路。第二,他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是唯物主义的,但他不了解实践的作用,不能在实践的意义上研究人的社会性和能动性,因而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他研究的人,是抽象的人,自然的人,没有实践能动性的人。他离开了人类和社会历史的辩证发展研究人,论述人本主义,不能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不能完成批判唯心主义的任务。第三,他的社会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他鼓吹建立爱的宗教,还企图在爱的基础上建立超阶级、超历史、永恒适用的伦理道德原则。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初期,费尔巴哈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转变的深化,他们便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既要考察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积极影响,也要考察后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超越和批判。
从1842年秋到1843年春,马克思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遇到了需要对国家、法律和经济利益等问题发表意见的若干现实难题。按照黑格尔的解释,国家、法律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是人类理性的最高表现。但事实上,国家、法律却只是保护一部分有产者的利益,对穷人不管不问。理论和现实之间发生了尖锐的矛盾。在这时,马克思已经受到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启示。他开始将国家、政府、法律看作是绝对精神、理性的异化和私有财产者的代表,而不是正义、公正的体现,由此对封建国家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怀疑,进行了批判。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在社会实践面前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念,逐步放弃了对现存国家、政权和法律的理性幻想,并利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研究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关系,探索国家的本质。
1843年春天,马克思被迫离开《莱茵报》后,先来到了克罗茨纳赫,同年10月,他偕同新婚不久的妻子燕妮移居到法国巴黎。1844年初,他与卢格等人创办了《德法年鉴》。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马克思深入研究了英、法等国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找到了揭开历史之谜的正确道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两篇论文,有力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这两篇论文的思想明显地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费尔巴哈在反对黑格尔宗教、思辨哲学的斗争中,以自然代替了绝对精神,以人代替了自我意识,以人的本质的异化来解释宗教现象,确立了人在哲学和现实生活中的地位。这对马克思的研究很有帮助。马克思肯定并接受了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观点,并运用这种观点研究国家、社会制度领域的矛盾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认识到,国家、法律等政治关系不是人类绝对精神的体现,不是公正无私的象征,而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利益基础之上、用来保护财产私有者的利益的。因此,必须从经济学中而不能从哲学中去研究这些政治关系的本质。马克思还认识到,宗教是现实世界的反映,是人为了掩盖现实的矛盾或者摆脱现实的苦难而创造出来的,必须在尘世间寻找宗教产生和宗教压迫的根源。他指出:“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反宗教的斗争间接地就是反对以宗教为精神抚慰的那个世界的斗争。”马克思由此提出,只有把反宗教的斗争与反对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相结合,推翻现存的政治制度,才能消灭宗教和宗教压迫,实现人的政治和社会解放。如何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认为,必须依靠受剥削、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将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结合起来,推翻旧政权,消灭私有制。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德国人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这样,马克思既学习了费尔巴哈,又超越了费尔巴哈,初步得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