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讨论了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公众参与和媒介近用的机制问题。选题关切当代重大的社会问题,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书稿将研究对象置于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野下进行探讨,研究比较深入。作者采取了以实地调研为主的经验研究方法,细致地还原了北京六里屯和广州番禺两地的垃圾焚烧厂反建事件,用“过程-事件分析法”剖析事件过程中公众、专家、政府三方如何表达意见,在此基础上,对事件中传播与行动之关联进行研究。作者多次深入实地进行田野调查,所得材料十分扎实,研究结论可信。特别是书稿提出的“差异化的媒介近用状况影响公众参与的路径选择,行动抗议常成为公众竞逐体制内权力资源的重要方式”这一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不仅对于现实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也体现了相当的创新性。
尹瑛,女,1981年出生,博士,副教授,供职于江西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现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新闻理论和媒介社会学。
绪论
一 研究缘起与议题背景
二 研究视角及问题
三 研究策略与方法
四 基本结论与内容框架
第一章 个案叙事:北京六里屯居民反建的传播实践
第一节 事件缘起:历史遗留问题与累积性不信任
一 未能兑现的政府承诺与居民不信任感的产生
二 居民的无效反抗及其对政府不信任感的强化
第二节 旧患新伤:垃圾焚烧风险的呈现及其问题化
一 怨气集结
二 不信任感的强化
三 媒体的“风险启蒙”
第三节 集体维权:体制内外的行动表达
一 体制内表达:投递申诉信与申请行政复议
二 体制外抗议:挂条幅、堵垃圾场和集体上访
第四节 有序参与:摸索中实践与政府的策略性对话
一 监督地方政府执行中央决策
二 替政府找台阶“下台”
三 持续参与推动政府“认错”
第二章 个案叙事:广州番禺居民反建的传播实践
第一节 事件缘起:媒体报道激活的“沉默”议题
一 未被关注的媒体报道与业主发帖
二 “垃圾焚烧”话题的“消失”与“重启”
第二节 媒体“动员”:政府决策的问题化
一 曝光政府“偷步”行为
二 披露决策背后的权力腐败现象
三 呼吁决策民主
第三节 业主行动:内外资源的有效动员
一 揭示决策风险结构共同利益
二 展开资源动员
第四节 公众参与:垃圾处理政策的公开辩论
一 一场未能播出的风险辩论
二 居民发起的公开辩论
三 政府主导下的专家咨询会
第五节 “围观”效应下的政策转向
一 上书全国人大,扩大议题影响
二 强化亲身参与,推动政策议程
三 有序参与,推动决策程序民主化
第三章 传播权的竞逐:媒介近用差异下的公众行动
第一节 六里屯案例:媒介近用困境与公众的协商策略
一 媒介近用困境的现实表现
二 媒介近用困境的原因分析
三 媒介近用困境下公众的协商策略
第二节 番禺案例:以媒体为中介的公共讨论的展开
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共鸣
二 媒体介入对公共讨论品质的影响
小结媒介近用对公众参与目标及路径的影响
一 “理性”行动者依据行动风险最小化原则设定参与目标
二 差异化的媒介近用促成公众对参与路径的差异化选择
第四章 话语权的争夺:风险决策的多方博弈
第一节 官方话语中“消失的风险”
一 官方话语的“遮蔽性”
二 传播资源控制与风险遮蔽的实现
第二节 风险定义中被展示的专家话语
一 专家话语与官方话语的“合谋”
二 利益集团游说与专家话语的“被收编”
第三节 策略性的公众话语
一 抽象风险的具象化
二 揭露被遮蔽的风险
三 行动作为话语
小结 公众参与促成相对公正的风险博弈
一 “公共利益”的重构与决策偏好的矫正
二 公众参与建构“先于体制”的传媒公共性
结语 构建公众有效参与的协商平台
一 我国转型期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策略
二 公众参与过程中传播与行动的“相互赋权”
三 以传媒公共领域保障公共讨论与协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冲突性环境事件中的传播与行动:以北京六里屯和广州番禺居民反建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例》:
1.媒体筛选新闻事实的常规标准的影响
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作为新闻价值判断的常规标准,是影响媒体日常新闻筛选的重要依据;而媒体普遍采用的新闻归口制度则通过将记者部署于不同的新闻条线来保障记者每天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媒体的这些筛选新闻事实的日常化标准可以说先天决定了底层民众近用媒介的困境。这正如一位受访记者所言“从消息来源的角度说,民众要接近媒体当然是没有政府容易,这个在国外也是如此,政府是最大的信源,掌握着最大量的信息,这个很正常”。
与此同时,垃圾焚烧议题本身的专业特性也限定了媒体记者对该议题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在风险沟通领域,专家一民众间存在的风险知识落差以及感知方式差异本身就是沟通中常见的障碍(吴宜蓁,2007),“垃圾焚烧”作为垃圾处理的一种处理技术,其具体操作规范、前置程序、技术标准、潜在环境风险等,不仅对于六里屯居民而言是一个抽象概念,对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的记者而言也同样如此,这种认知偏差不可避免会影响媒体记者对特定议题的判断。
一位长期跑海淀区政府条线的新闻记者始终认为居民反建是非理性的,是对政府工作不够理解的结果,在他看来,海淀区政府为了解决垃圾问题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地沟油回收、废旧电池回收等,上马垃圾焚烧厂也是为了解决填埋场臭气的问题,而对于焚烧厂选址是否科学的问题,受访记者表示:“中海枫涟山庄和茉莉园那边后面是山,他们是在一个山坳里头,就算我把这个填埋场的臭味降到再低,他们还是能闻到,因为这个气味吹出去到山那还得折回来,就算那不建焚烧厂了,这个气味100年还有。”而当笔者追问到:“既然按你说的,那个地方是个簸箕形的,那不是更不适合建垃圾焚烧厂吗?”受访记者则说道:“这个不是建不建的问题,而是这个垃圾必须处理。可能我跟官方接触比较多,比较能理解他们的难处。所以为什么媒体也是在帮政府解释这个问题,因为你这个不做,那垃圾怎么办?有别的办法吗?追到源头来说,还是老百姓没有理解。”
六里屯垃圾填埋场即将填满,海淀区垃圾面临无处可埋的处理困境,政府为破解难题,决定上马垃圾焚烧项目——其实从受访记者的话语表述逻辑中不难发现其和官方话语逻辑如出一辙,而从事情后续的发展来看,尽管垃圾围城危机迫在眉睫,采用垃圾焚烧技术势在必行,但在此前提下,至少应当科学选址。
而较早关注到居民诉求中的理性声音,公开质疑该项目环境风险和决策过程的记者则表示,他本人对议题新闻价值的判断则与他个人长期以来对环保议题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新闻敏感密不可分,“这个事情的价值肯定是非常有价值,因为这个事情我很清楚,如果这个垃圾厂真的成立的话,这个事情对北京市的危害太大了。因为他们开始给我提供了很多很多的资料,我开始是不太懂的,后来看了之后就发现这个新闻价值是无疑的。而且我本人一直就对环保感兴趣。……像这种热点问题的采访,我认为非常有意思的一点就是你拥有的材料非常的多,关键就在于你怎么能从中发现关键的新闻点”。
换言之,垃圾焚烧这样相对抽象议题的新闻价值判断对于非专业的记者而言确实存在一定的价值判断困境,部分记者在接触该议题时存在的认知上的偏见会影响到他们对议题价值的判断,在此背景下,记者个体相关专业知识的积累及其新闻敏感的强弱成为影响特定议题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