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那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趣闻轶事——从萨拉热窝事件王储费迪南大公及其妻子被杀引发的连锁反应,到大战爆发各参战国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再到“速战速决的进攻战”如何发展成“把各参战国搞得焦头烂额”的堑壕战,以及这场美其名曰“结束所有战争的战争”如何成为下一次大战的导火索。
杨亮,河南安阳人。200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双学位班,喜爱文史、地图、漫画……著有《岁序飞歌》(插图)、《图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南明悲歌》等。
嗨!战友你好,现在你是一名西线的士兵了—一般情况下你会是名步兵……什么?你认为西线的阵地战就是躲在战壕里向对方开开枪放放炮?NO!如果你不想很快就挂掉的话就跟我来,下面的内容会将你培训成一名合格的士兵—起码也能保住你的小命。
首先,你要有作为一个新兵的自我认识和基本素养。作为步兵的你要背负70多磅的装备(相当于30多千克),一支步枪就有4.5千克重。有枪就得有子弹,150发子弹是必需的,另外你还得带着水壶(喝水用的)﹑毯子(睡觉用的)﹑铁锹(挖战壕用的)﹑便携式煤油炉(做饭用的)和放着杯子﹑餐具﹑袜子﹑牙膏﹑绷带﹑火柴﹑刮胡刀等乱七八糟的生活必需品的背包—哪一样都不能少,大家都管这种背包叫“狗”或者是“破烂”(可见大家有多讨厌它)。除了这些必需品外,你还可以在里面剩余的地方(如果你还有剩余的地方的话)装上内衣(这是比较讲究卫生的士兵)﹑家乡的纪念物(这是感情丰富乡愁较浓的士兵)﹑前线的纪念品(这是喜欢收藏的士兵)或者是几本书(这是知识分子出身的士兵)。
哦,对了,差点忘了告诉你,新发下来的皮靴会很紧很硌脚,如果你不希望脚丫子起水疱的话,zui好在穿之前用“红茶”浸泡软化一下。zui后切记:多喝水!记住一定要多喝水!重要的水喝三遍。
另外,如果你不想挨枪子儿的话,zui好准备一部《圣经》……我不是让你把《圣经》绑在身上当防弹衣,那不管用,我是说《圣经》和祈祷可以保佑你平安!不要笑,你是在笑我很迷信吗?没办法,当时大家都这么想,一个带了《圣经》的士兵后来现身说法地回忆道:“子弹遇到我就向旁边闪开。”可见这是管用的。一个在军队里流传很广的信念就是:你的命运是上帝早就安排好了的,如果上帝没把你的名字编排在某一颗子弹上,你就不用怕,只管放心大胆地迎着机关枪往前冲就行了,没事儿!什么?你说你完全不信,封建迷信不能忽悠你……好吧,这既然不能给你安慰,那么贴心的上级部门发给你的以下这则通知可能会对你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会用严密的逻辑和细致的分析安慰你,叫你完全不用担心和害怕:
不用担心
如果你是一名士兵,你可能身处以下两种情况:
在一个危险的地方或一个安全的地方。
如果你处于一个安全的地方……那你就不用担心。
如果你处于一个危险的地方,你可能会遭遇两种情况:
受了伤,或者没受伤。
如果你没受伤……那你就不用担心。
如果你受了伤,可能伤势很重,也可能伤势很轻:
如果伤势很轻……那你也不用担心。
如果伤势很重,也会出现两种情况:
你会死去或康复。
如果你康复了……那你也不用担心。
如果你死了……你更不可能会担心了。
综合以上种种情况,你根本不用担心。
怎么样?看完这个你是不是放心了……
在前线待上两三个月后,你会有个新的外号“长毛”……哦,NO!你参加的不是太平军。你试过两三个月不换衣服不洗澡、不刮胡子不理发吗?你试过在半穴居且布满泥浆的地下坑道里生活近4年吗?你能想象自己满身污垢蓬头垢面胡子拉碴的样子吗?经历过这些之后,你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觉得自己像咱们的老祖宗原始人一样。
接下来我要教你怎么防御。首先,你要在战壕前的木桩上缠上有刺的铁丝网,作为di一道防线—当然,要想缠上铁丝网你得先打木桩。缠铁丝网的时候你必须小心,因为铁丝上的铁刺会经常刺伤你的手指,这玩意儿本来是美国人发明的,用于西部养牛的围栏。缠完铁丝网后你就可以挖战壕了,挖战壕的时候要注意,如果你不想挖出口井来的话,zui好拣地势高的地方来挖,一般2米多高即可—如果讲究点的话自然是挖得越深越好—zui后堆上沙袋和木箱子就算是掩体工事了。为了在敌人攻进来时延缓他们的推进,你还需要在战壕坑道里设置“路卡”,比如说,用木棍之类的横插在战壕的内壁上。而为了防止敌人从侧面袭击,战壕zui好挖成锯齿形的。
一般来说,战壕分平行的三道,di一道是岗哨线,第二道是主力线,第三道是后备线。在这些平行的战壕之间又有纵横交错或弯弯曲曲的壕沟相连,就像一个大迷宫一样,方便前后方之间的联系,zui重要的是—能够保证你在顶不住的时候顺利地使用三十六计中的zui后一计,迅速地摆脱敌人的追击。
具体来说,战壕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也分豪华型﹑经济适用型和小户型。
在有些“超豪华”的战壕里还配备有暖气,但是这跟你没关系,因为那是给领导预备的。稍微好一点的是在预备阵地的“豪华”地下掩体里,那里面密密麻麻地排列叠放着很多木床架,上面铺着稻草,这里既是你们的集体客厅,也是你们的集体卧室,还是你们的集体食堂。你想象一下难民收容所就知道这是什么样儿了。不过这种条件算是好的了,除了空气不好有点潮湿外—因为在地下近10米—好歹也像个住的地方。而一般的战壕则是露天的,它的特点是又脏又乱又臭又挤,因为里面经常堆着发胀的尸体、死耗子和乱倒的剩饭剩菜,有些不自觉的战友还会随处大小便,虽然厕所就在战壕的一端—一般是一个一米多深的大坑,上面架上木板,其实就是一个大粪坑。后来大家编了首歌谣来调侃这种公用厕所,歌名就叫《我们的茅厕》:
其实,你只要用过我们的茅厕,
前线的茅厕,你就会知道那是什么!
你要是想到树林的尽头去,
首先得跨过一片粪便成河的区域,
那地方脏水四溢,走路要小心翼翼,
即便如此,你也和我一样要被溅上脏东西。
冬季里,你刚脱下裤子,
寒风就吹跑了你的手纸,
你也被风吹得摇摇晃晃,
结果就像长毛兵一样,
撒尿撒到了裤子里。
要是你喝多了脏水,
你就得跟我们一样拉肚子!
踏板就会被你弄脏—踏板是另架的—
如果你那里的壕沟大得离谱的话。
你需要注意的是上厕所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不是指你会掉进粪坑淹死,而是每天清晨敌军都会朝你们的厕所扔几颗手榴弹,或是打上几炮,因为他们知道这个时候厕所的客人是zui多的。如果你幸运没被炸死的话那就想一想被溅一身大便的滋味—也够恶心的,会搞得你一整天吃饭都不香。
不要抱怨了,条件更差的时候挖一个洞就算是战壕了,这个洞只能让你勉强蜷在里面—zui多外面再挡一块木板,美其名曰“狗窝”。你觉得这条件够差了吧?NO,还有更差的!那就是两三个人像挤火车一样都挤在一个这样的洞穴里,这个叫作“节假日低价旅行列车”。这样的战壕就像阴冷潮湿的墓穴一样,如果老天爷再下场小雨的话,那就爽呆了。如果你因此瑟瑟发抖的话,长官会温馨地提示你:不要把腿伸出洞外,因为外面在下雨;也不要抬头向上望,因为上面在渗水;胳膊不要乱动,否则冰冷的水就会像小偷一样钻进你的毯子,但是也不能像乌龟那样一动不动—为了防止睡着你还是要不时挪动挪动,以免你被冻僵后直接冻死。
条件很恶劣对吧?但更恶劣的是下大雨的时候。只要一下大雨,战壕就变成了雨水、泥水和尿水淤积的污水坑,你也会变成个泥人。想想吧,黏糊糊冷冰冰的泥浆灌进你的脖子里,钻进你的裤腿里,黏在你的裤裆里,你就像被扔进了搅拌机,你必须像猪一样在泥沼的汪洋里打着寒战步履蹒跚地挣扎。涌入战壕里的泥浆会把你的步枪变成一根像刚搅完黄油的棍子,你要用它来消灭敌人,想都别想。当然也不能说这样的步枪一点儿用都没有,起码它会给你一点安全感—总比手里什么也没有强。那怎么办呢?我可以告诉你个小窍门:在枪上面撒尿—这样可以把它冲洗干净(我告诉过你要多喝水的)。
如果你闷了的话,可以从枪眼里看看贴在地面上的风景,一片被弹坑雷坑和断木头覆盖的荒芜焦土,上面还有烧焦的植被,一丁点儿绿色都没有。你可以享受到免费登月旅行的待遇,因为坑坑洼洼的地面和月球荒凉的表面差不多。双方阵地之间是布满了弹坑﹑残骸﹑死尸的无人区—或者叫死亡区—一般有800多米的距离。
什么?你觉得我说的不够形象,好吧,那我就用文艺青年的手法来向你描述一下景象的可怕:
到处都是尸体、尸块、血水,以及爆炸留下的绿色软泥。地面呈现出月球表面的形状,布满密密麻麻的炮弹坑。你们的人就在离敌军仅几码的地方活下来或者死去。你们蹲在沙袋下面,在壕沟周围挖洞。成群的虱子爬到你们的身上。如果再挖深一点,铁铲就会碰到一些尸体,而这些死者曾经是你们的战友。在敌军发动炮火的瞬间,眼前就会布满碎尸—穿着靴子的脚、发黑的手和没有眼睛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