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天 “听”比“说”更重要
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滔滔不绝,没完没了,尤其是谈到那些我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时。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想让他人同意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尤其是推销员。中国也有旬俗话说得很好:“一个会听的人,往往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这些都强调了“听”比“说”更重要。在交谈中,卡耐基最强调的一点就是“听”比“说”更重要,你说得太多了往往会适得其反。
很久以前,一个小国的使者来到中国,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非常高兴。但这小国使者同时出了一道题:这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很多办法,请来珠宝匠检查,不管是重量还是做工,都一模一样。怎么办呢?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泱泱大国,不会连这点小事都不懂吧。
于是,皇帝召集了所有的大臣,让各位大臣来回答这个问题,也借机考验一下自己的这些臣民们。但没想到的是,大臣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答案及理由,却都被使者一一否决了。大臣们见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沉默着。
最后,一位老大臣胸有成竹地拿着三根稻草,请求试一试。皇帝看了看老臣,点了点头。这位老臣走到三个金人旁,将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又将一根稻草插入了第二个金人的嘴巴里,但稻草直接掉出来。他将手里剩下的最后一根稻草插入了第三个金人的嘴里,但稻草进去后却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高兴地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听后大惊,答案完全正确。
大家看着老臣有些不解,皇帝也想听听原因,便让大臣给大家讲讲为什么第三个金人是最有价值的。老臣不慌不忙地说:“第一个小金人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这种人最没有价值;第二个小金人只要听了就会说出去,这种人做事没有原则;而第三个小金人能听得进意见,而且会记在心里,做事有分寸,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此他的价值是最大的。”众人们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卡耐基认为听是一种高超的本领,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往往都比较强,不管什么信息,只要听一遍就能记住,就能领会。而一个不会倾听的人是不会具有这种能力的,很多时候,或许他们已经听了半天,还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懂对方的意思。因此,在交谈中我们应该少说多听。
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目的就是让我们少说多听。卡耐基告诉我们在交谈中还是让对方畅所欲言吧,因为关于对方的事和对方的问题,当然是他知道的比你多,这个时候你更应该做一个听众,当然你可以提几个问题,让他告诉你几件事。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观点,你可能会想要阻止他,但你一定不要这么做,因为那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当时对方还有不少意见要急着发表,这个时候他很根本就不会注意你的观点的。因此,要耐心,并用宽广的胸襟去倾听,要诚恳地鼓励对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2天多说无利
亨利毕业后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公司上班,到了公司除了领导,她认识的第一个人就是同事辛蒂。辛蒂就坐在他旁边,回家时两人还同路。因此,下班后两人经常一起走,边走边闲聊着。
可是,渐渐地亨利就发现辛蒂似乎是在躲着自己似的。每天下班时,总是找借口说要晚一会儿才走,让自己先走。亨利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
其实,是因为每次辛蒂和亨利在一起聊天,都是亨利一个人在那没完没了,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观点的时候,往往都会被亨利打断,弄得辛蒂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这让辛蒂感到很累,所以想离亨利远一点。
可见,多说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好处。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少说多听,不要为了一时的嘴上痛快而没完没了,弄得自己人际关系疏散。其实少说多听,不但利于整个交谈的顺利进行,在关键时刻还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H先生是一家生产汽车垫布的工厂的业务代表,前不久,他被派去和一家全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公司恰谈订购下一年所需要的汽车坐垫布。当时已经有三个重要的厂家做好了垫布的样品,并且这些样布都通过汽车公司高级职员的检验,各厂家也都收到了通告,要求每个厂家在某天以同等的条件参与竞争,以便公司最终确定申请方。
不巧的是H先生这几天刚好患有严重的喉炎,说话十分困难,几乎发不出一点声音。因此在参加高层会议时,H先生被领到了一个房间,与组织工程师、采购经理、推销经理以及该公司的总经理会晤。轮到H先生发言时,他站了起来,微笑着向大家点了点头,想要尽力说话,但只能发出嘶哑的声音。因此,H先生在一张纸上写道:“各位,很抱歉,我的嗓子哑了,我不能说话,请谅解。”
“让我替你说吧。”对方总经理说。H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对方先展示了H先生的样品,并称赞了它们的优点。然后又围着样品的优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H先生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偶尔微笑、点头或做几个简单的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