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论
1. 了解 介入放射学分类及发展简史。
2. 熟悉 介入放射学常用器材。
3. 掌握 介入放射学定义、分类和常用影像导向设备。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IR)是以医学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监视下,经皮或经血管穿刺途径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的新兴学科,既有外科手术学的特点,又涵盖了内科药物治疗的机制,但又不同于传统外科学、内科学的诊疗方法,而是采用“非外科手术”方式的经皮穿刺“介入”人体的微创技术替代传统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从而大大减轻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介入治疗给药途径与内科静脉滴注、肌内注射给药方式截然不同,是通过导管直接插入靶器官部位给药,不但病变局部药物浓度高(药物效价可提高2~22倍),疗效佳(疗效提高4~10倍),而且不良反应小。总之,介入放射学拥有传统外科学和内科学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尤其对一些通过外科手术和内科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疾病,介入放射学开拓了微创、简捷、卓有成效的治疗途径。因此,目前介入放射学在临床中已确立重要地位,并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介入放射学技术种类繁多,本教材首先介绍常用的介入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并发症等。教材还将介绍这些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介入放射学是在不断总结人类同疾病长期抗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同其他学科一样,也经历了不断探索、创新、完善的漫长过程,古埃及人利用天然芦苇管扩张狭窄的尿道,便是介入治疗最早的萌芽,其发展简史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早期探索阶段
介入放射学是在诊断性血管造影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伦琴发现X线后不到1年,Haschek等即利用石膏作对比剂进行尸体动脉对比的尝试。1923年德国学者Berberich完成了经皮穿刺将溴化锶注入人体进行血管造影术,揭开了血管造影探索的序幕。自1928年Santos等完成首例经皮直接穿刺主动脉造影以来,人们从未放弃对血管造影的探索。1929年德国心脏外科学者Werner Forsmann进行了自体右心导管插管。为此Werner Forsmann与美国学者库南德和理查兹因对“心脏导管的创始和发展及对循环系统病理变化研究”的贡献,共同荣获195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综上所述,科学家们在20世纪上半叶所进行的艰难的探索和尝试,为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一时期的发展步伐较为缓慢,直至Seldinger技术的临床应用,血管造影术这一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才真正得以迅速发展。
二、Seldinger技术启用阶段
1953年,瑞典医师Seldinger在护士静脉穿刺的启发下,首创了采用套管针、导丝和导管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的血管造影技术,从而替代了传统手术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的方法,成为当今介入放射学的操作基础。由于该技术操作简捷、创伤小、无需缝合血管,大大提高了介入操作的安全性,之后该技术又拓展到其他非血管性领域的应用。为此Seldinger医师被授予北美放射学会荣誉会员称号。1956年Oedman、Morino 和Tillander等分别采用Seldinger方法进行选择性插管术,使血管造影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为此Seldinger医师被授予北美放射学会荣誉会员称号。
三、创新与发展阶段
在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进程中,放射学家将外科手术治疗模式逐步加以改良以适应介入放射学的应用,使原本仅用于影像诊断的方法逐步发展成为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如经皮腔成形术、血管栓塞术、经动脉灌注术、经皮活检、抽吸引流术等。随着自然科学、生物技术的进步及新材料的研制,与介入相关的器材不断更新、完善,有力地推进了经皮穿刺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1964年美国放射学家Dotter首先应用经皮穿刺插管,采用不同直径的同轴导管扩张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获得成功,标志着介入放射学创新技术的兴起,成为指导当代介入成形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石。在此基础上,1973年Guntzig发明了球囊导管,并逐步替代了同轴导管扩张术;1977年,Eurich首次将球囊导管用于冠状动脉成形术之后,又拓展到非血管领域中的应用;1969年Dotter首先完成了犬腘窝动脉内支架植入的实验,并于1983年发明镍钛记忆合金螺旋管状支架;1985年,Gianturco和Palmaz分别发明了不锈钢Z型自膨式球囊支架,避免了球囊扩张术后早期出现再狭窄的弊端;此后具有不同功能的新型支架相继问世并应用于临床。
1930年,Brooks首次应用自体肌肉碎片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栓塞治疗的先河;1972年Rosch报道采用自体血凝块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治疗大出血;1967年,Porstman采用介入方法进行动脉导管未闭的封堵术,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效果。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各种栓塞器材的相继问世和导管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栓塞治疗术的临床应用。1973年Remy等首先报道了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1974年Carey和Grace报道了明胶海绵栓塞剂的临床应用;日本学者打田日出夫等率先采用经导管化疗栓塞用于肝癌的治疗应用;1976年,Fernstrom和Johansson报道在X线透视监视下经皮肾造口网篮钳取石获得成功。
1967年由美国著名放射学家Margulis率先提出“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radiology a new subspeciality”。1976年Wallace在《Cancer》杂志上以“lnterventional Radiology”为题系统地阐述了介入放射学的内涵之后,并于1979年在欧洲放射学年会第一次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上作了专题阐述,此命名遂逐渐被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
影像设备和器材的发展在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与高分辨率影像增强器、自动高压注射器匹配应用,使得血管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操作更加便利、图像更加清晰、诊疗效果更加显著。超声、CT、开放式磁共振(MR)的临床应用,使非血管性介入诊疗技术开展得更加顺畅。非离子对比剂的应用、长距离跟踪技术(步进技术)的出现等,使介入放射学操作更加安全。与此同时,与介入放射学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有了迅速的发展,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动脉模型的建立、栓塞材料的研制和介入器材的设计改进等方面。卓越的材料工艺学提供了优质的介入器材,使内支架、导管栓塞术、基因治疗等应用领域更加宽广,为介入放射学的安全、高效、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基本保证。随着介入医师手术操作的逐步规范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诸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介入放射学在发展中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学科。
四、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现状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上海、贵阳、武汉等地率先在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导管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等领域开展研究,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目前在一些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78年,首次报道采用国产穿刺针、导管进行肾动脉造影获得成功。1979年林贵教授发表的肾动脉狭窄造影诊断和扩张治疗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是国内最早报道的有关介入放射学研究论著,标志着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兴起。1981年刘子江教授受原卫生部委托在贵阳医学院成功举办了“卫生部介入放射学学习班”,培养了国内最早的一批介入骨干,之后随着一批留学海外的学者学成回归,为推动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80年至1986年,先后报道了经皮肾动脉扩张成形术、经皮股动脉扩张成形术、冠状动脉成形术、经支气管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肺癌、经皮穿刺插管引流治疗腹腔脓肿、肾盂引流及经“T”管网篮取石等。由冯敢生教授等应用中药白芨作栓塞剂的试验研究,开创了介入放射学与祖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的新途径。在此期间国内先后开展了在X线、超声、CT引导下的经皮穿刺活检术,为单纯依靠影像学难以确诊的病变提供了病理学诊断依据。1993年,由放射科独立完成的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ransjug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tent shuul,TIPSS)取得了令人惊叹的疗效,是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1997年,国内首次报道热碘化油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癌的研究。1998年,报道灌注泵的临床应用。2001年由河南医科大学韩新魏教授发明的蘑菇状覆膜内支架,被医学界称为“韩新魏支架”,这是世界上首次以中国人命名的介入器材。
在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的过程中,在以林贵和刘子江教授为代表的第一代介入医师的努力下,介入放射学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时迈开了脚步。1986年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学组(CSIR)成立,1990年成立了中华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各种学习班、学术会议相继举办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向前发展。《介入放射学》(译著)的出版与《介入放射学杂志》的创刊是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1990年4月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从管理体制上确立了介入放射学的作用和地位,对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96年11月,国家科委、原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三大部委联合召开的“中国介入医学发展战略问题研讨会”,正式将介入放射学列为与内科、外科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诊疗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2011年和2012年原卫生部又相继出台了有关介入诊疗技术的多项管理规范文件。这些文件对开展介入诊疗的医疗机构准入制度、人员基本要求、诊疗技术管理规范和培训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介入诊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也被列入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的重要条件之一。近20年来,我国介入放射学在基础理论的研究、新技术与器材的开发等诸多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甚至处于领先地位,但是毋庸忌言,介入放射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介入治疗已形成由多学科加盟的大家族,如何保持和提升传统介入放射学的主导地位和份额,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目前介入放射学在各医院之间开展的状况并不平衡,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亟待完善和提高。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在基础研究和试验研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与范畴
介入放射学是临床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分类方法繁多。2011年和2012年原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有关文件是按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综合介入诊疗技术、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等进行分类,与国际分类方法基本相同。另外还有按照介入操作技术、介入操作领域、介入路径和临床学科应用等进行分类的方法。本教材按介入放射学治疗领域(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和介入放射学诊断(血管性和非血管性介入诊断)应用两大部分进行阐述。
一、治疗介入放射学
(一)血管性介入治疗
1.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
2.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3. 血管形成术。
4. 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
5. 肿瘤综合介入治疗术。
(二)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1. 经皮穿刺抽吸、硬化术。
2. 消融术。
3.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4. 非血管腔成形术。
5. 骨骼肌肉疾病介入术。
二、诊断介入放射学
1. 经皮穿刺活检。
2. 血管造影诊断。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所需器材
一、医学影像监视设备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各种介入诊疗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