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有关驱油用低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原理、合成方法、结构表征、抗温抗盐机理及性能评价方面的专著。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目前我国的部分油田(塔里木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西北石油局)的高温高盐油藏已进入了二次采油后期或三次采油初期,主要特点是油藏高温高盐、特高温高盐、高含水或特高含水,原油产量递减速度快,原油采收能力大大降低,甚至有些油井已关井。为了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三次采油技术的开发应用已势在必行。实验表明,常规的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二元复合驱和三元复合驱所用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难以在此类油藏条件下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抗盐不抗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抗温不抗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岩石多孔介质中吸附严重,这些缺点制约表面活性剂在高温高盐油藏提高采收率中的应用。主要现象集中在产生盐析效应、与钙镁离子结合产生沉淀效应和产生严重的色谱分离而失去应有的活性,因而研制新型表面活性剂成为推广应用高温高盐化学驱的关键技术。
针对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在特高温高盐油藏中产生盐析效应和沉淀效应导致活性失效问题,采用有机化学理论、现代测试技术和三次采油等理论,以结构决定性能作为指导思想,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设计、合成路线和合成方案入手,采用醚化反应、开环化反应和磺化反应三个步骤合成三聚和四聚磺酸盐型TTSS系列表面活性剂,测定中间体的环氧值、羟值和最终产物的活性物浓度及表面张力。采用质谱仪、红外光谱仪、DSC差示扫描量热仪、熔点测定仪和元素分析仪等对合成的三聚和四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合成的系列产物达到了目标分子结构,且高温下的热稳定性好。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引言 1
1.2 低聚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
1.2.1 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状况 1
1.2.2 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 3
1.3 低聚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进展 3
1.3.1 阳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 4
1.3.2 阴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 6
1.3.3 非离子低聚表面活性剂 20
1.3.4 两性低聚表面活性剂 21
1.3.5 不对称低聚表面活性剂 32
1.3.6 展望 32
1.4 低聚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进展 33
1.4.1 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活性 33
1.4.2 Krafft点 35
1.4.3 增溶性 35
1.4.4 协同效应 35
1.4.5 低聚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质 36
1.5 低聚表面活性剂应用前景 36
1.5.1 石油工业 36
1.5.2 新材料制备方面 37
1.5.3 化学化工方面 37
1.5.4 生物技术方面 38
1.5.5 日用化学方面 38
参考文献 39
第2章 低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46
2.1 三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46
2.1.1 三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46
2.1.2 丙三醇三环氧丙烷基醚环氧值的测定 48
2.1.3 丙三醇三环氧丙烷基醚的红外光谱测定 48
2.1.4 1,2,3-三(2-羟基-3-烷基醚-丙烷基)丙三醇醚的羟值测定 49
2.1.5 1,2,3-三(2-羟基-3-烷基醚-丙烷基)丙三醇醚的FTIR谱图 50
2.1.6 最终产物表征 50
2.1.7 最终产物活性物含量测定 54
2.1.8 最终产物熔点和Krafft点测定 56
2.2 四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56
2.2.1 四聚磺酸盐型系列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56
2.2.2 季戊四醇四环氧丙烷基醚的环氧值的测定 58
2.2.3 季戊四醇四环氧丙烷基醚的红外光谱测定 59
2.2.4 季戊四醇四乙二醇单烷基醚的羟值测定 60
2.2.5 季戊四醇四乙二醇单烷基醚的红外光谱 60
2.2.6 最终产物表征 61
2.2.7 最终产物活性物含量测定 66
2.2.8 最终产物熔点和Krafft点测定 66
2.3 小结 67
参考文献 67
第3章 物理化学性质及抗温抗盐机理 71
3.1 物理化学性质 71
3.1.1 表面张力法测定CMC 71
3.1.2 TTSS(n-3-n)物理化学性质 72
3.1.3 TTSS(n-4-n)物理化学性质 75
3.2 从反离子结合度方面研究抗温抗盐机理 76
3.2.1 反离子结合度的测定 77
3.2.2 抗温机理研究 77
3.2.3 抗盐机理研究 80
3.3 从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研究抗温抗盐机理 81
3.4 从胶束热力学性质方面研究抗温抗盐机理 83
3.5 小结 87
参考文献 88
第4章 驱体系筛选及性能研究 93
4.1 表面活性剂驱 93
4.1.1 材料与实验装置 94
4.1.2 实验方法 96
4.1.3 TTSS(n-3-n)的耐温性研究 97
4.1.4 表面活性剂体系优化 99
4.1.5 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 99
4.2 三相泡沫驱 103
4.2.1 纳米聚合物微球制备 103
4.2.2 三相泡沫体系筛选 106
4.2.3 三相泡沫体系驱油性能 109
4.2.4 三相泡沫驱驱油机理 113
4.3 小结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5章 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及经济评价 120
5.1 地质模型 120
5.2 井网布置和可动油储量丰度 124
5.2.1 表面活性剂驱井网布置 124
5.2.2 油储量丰度对比图 125
5.3 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 127
5.3.1 基本原理 127
5.3.2 Eclipse软件表面活性剂驱模块简介 129
5.4 历史生产数据拟合 131
5.5 表面活性剂驱数值模拟结果 135
5.6 经济效益评价 138
5.7 小结 140
参考文献 141
索引词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