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老年退行性疾病概论;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老年骨骼退行性疾病;老年综合征的评估;老年退行性疾病诱发因素的控制。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老年退行性疾病是一系列有着复杂临床表现的疾病群,且疾病的发生与年龄直接相关,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机体的细胞、组织、器官尤其脏腑功能退化改变,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系统与骨骼系统表现得最明显。人体中缺陷分子的积累将直接推进疾病的病理发展,这些缺陷包括端粒、线粒体、蛋白质的受损及氧化损伤、DNA损伤等,且国际上对与这些因素相关的致病机制已有成熟权威的阐释。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在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便是老年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学与两医学在诊疗老年退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病理机制与致病因素的逐步明确,两者结合进行治疗显示出强大的作用。中医辨证个体化治疗更加注重老年人的整体状况,从老年人的心理、身体功能状况、尤其是自身体质的不同,脏腑功能的偏颇进行整一体的治疗,使其达到整体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局部的最优,只有整体最佳才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质量的保证。西医对症治疗,能针对机体局部病理改变明确地应用生物制剂,有效地抑制疾病的恶化发展,延长生存时间。中西医结合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可以做到高效低毒,不管在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上,都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问与发展前景。
本书从中医与西医的角度详细展开,内容涵盖诊断、治疗及预防、护理等方面,涉及老年性痴呆、老年性抑郁症、帕金森病等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退行性骨关节炎、颈椎病、腰椎病等老年骨骼退行性疾病,并对老年综合征评估、控制老年退行性疾病诱发因素等方面的知识有所涉及。
对于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李跃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国家老年病重点学科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肌肉与骨骼疾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养生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制国家新药“疏筋通络颗粒”国药证字:Z20050627;获“2015年中国药学发展奖骨质疏松学科贡献奖”“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从事老年疾病的临床研究33年,特别是对老年衰老等退行性疾病有深刻的认识,擅长全面对老年多种疾病进行权衡评估,从整体角度让患者维持生活质量,从而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目录
第1章 老年退行性疾病概论 (1)
第2章 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11)
第一节 老年性痴呆 (11)
第二节 老年性抑郁症 (45)
第三节 帕金森病 (64)
第3章 老年骨骼退行性疾病 (117)
第一节 骨质疏松症 (117)
第二节 退行性骨关节炎 (145)
第三节 颈椎病 (172)
第四节 腰椎病 (214)
第4章 老年综合征的评估 (227)
第一节 老年脏腑功能评估 (227)
第二节 老年躯体功能评估 (232)
第三节 老年精神心理评估 (234)
第四节 老年综合征常见危险因素评估 (235)
第五节 老年多重用药评估 (237)
第5章 老年退行性疾病诱发因素的控制 (239)
参考文献 (243)
《老年病中西医实用手册》:
(10)头皮针治疗
[取穴]根据颈椎病的不同类型,选择顶枕线(即百会至强间穴)的上1/3和顶结后线(络却穴透百会穴)。
[方法]手法用抽提法中抽气法,即用30号1.5寸毫针,快速进针,达帽状腱膜下层时将针体平卧,缓插进1寸许,然后用暴发力速提3次,每次至多提出1~2分。如此重复运针,以症状消失或减轻为度,再留针4~8h。无禁忌证者辅以牵引治疗。
(11)艾灸治疗
[取穴]大椎、完骨、百会穴。
[方法]将中型艾炷置于新鲜生姜薄片孔中,在上穴皮肤外涂万花油后施灸。当患者感皮肤灼热时,将姜片上提离开皮肤,旋即再放上行灸,反复如此。共灸3壮。
[按]艾条多为辛温通透、芳香走窜、振阳补虚之品;生姜有温中止呕、散寒祛痰功效,灸之温通督脉,直达病所。局部施灸,综合发挥热、火、药、特定腧穴效应,加强疗效。百会为止晕要穴,有开窍醒神、升阳息风等作用,是治疗眩晕的特定穴,以其有温热感逐渐扩散至全头、热力内渗至全头时效果尤佳。
(12)刺络拔罐治疗
[取穴]大椎、肩井、肩外俞、天宗、曲垣、压痛点。
[方法]每次取1~2穴,进行叩刺拔罐,刚开始重度叩刺,后改为中等度叩刺,外关、曲池轻度叩刺,叩刺后拔罐,留罐15min,最好用玻璃罐,以观察罐内出血情况。起罐后擦去血迹,拔罐当日嘱患者局部避水避风,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治疗10次。或者选择压痛点并配合手三阳经络走行,快速闪罐,以皮肤局部红润、充血为度,从而达到舒筋通络、活血镇痛的作用,10次为1个疗程。
(13)针刀治疗:针刀在大量的临床资料上看,治疗颈椎病有较好的效果。
[取穴]颈椎病多于患者的枕外隆突、项韧带、肩胛骨内上角等处有明显压痛点,尤其是可能触及到结节、条索之处,或者取风池、肩井、天柱、扶突、百劳等穴位有明显压痛点,取2~3穴。
[方法]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坐位低头,双手搭于椅背,使肩颈部放松,根据进针的具体部位,其进针深度可达枕骨平面、棘突尖,或棘突两侧,沿骨面或者肌肉走向先纵后横剥离数次,即可出针。对于棘突、棘间压痛明显,肌肉痉挛较甚或形成条索者,可行棘间韧带松解。对于颈椎小关节处压痛剧烈、活动受限者,可行关节囊切开及周围松解,同时可行按摩推拿治疗。神经根型及脊髓型颈椎病早期,可在相应棘间松解黄韧带。施术时患者的正常针感为酸胀或者向上肢、脊柱两侧等部位放射。治疗1次未愈,可间隔1周至2周后再做1次,一般做2~3次。
(五)名老中医治疗经验举例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眩晕、痹证、痿证、头痛、项强、肩背痛等范畴,中医在治疗此证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为建立颈椎病的中医最佳治疗方案,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对名老中医治疗颈椎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对于临床治疗颈椎病有很好的学习和借鉴作用。现对于其中部分专家经验予以说明,共临床参考。
1.李跃华经验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李跃华教授认为年老肾虚为中老年颈椎病的主要因素。患者年老体虚,肝肾不足,颈部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阻,痹阻不通而导致颈椎骨质退行性改变,发生骨质增生、韧带钙化、颈椎生理弯曲改变等,因而压迫椎动脉及神经根而造成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所致。其主要表现为眩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伴有头痛、头晕、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眩晕的发作往往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治疗颈椎病若仅从活血化瘀人手、或仅从祛风通络止痛人手,其治疗范围多局限在颈肩头局部,其作用靶点只是改善局部炎症和疼痛,是治标之法,没有顾及到年老肾虚是颈椎病骨质增生形成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