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职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主干课程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教师职业与师德认知,教学设计、实施及考核,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研制,教材编写与教学课件开发,慕课、微课与精品课程的开发及隐性课程的建设等。
《中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适用于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同时适用于农学、园艺等相关专业。《中职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充分体现了师范性、学术陛、技术胜“三性”合一原则。
更多科学出版社服务,请扫码获取。
依据教育部办公厅《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管理办法》(教师厅[2013]5号)、专家指导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职教师资本科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指南》、专家指导委员会《关于项目成果开发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项目组开发的本教材与传统教材不同,一改学科型教材编撰风格,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体现了“理实一体”的编撰理念、“工作框架”的组织原则、“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以及注重设计与思维训练的“本科标准”。
其一,充分体现“理实一体”的编撰理念。以“实践”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体现“实践”优先原则,强调在实践情境中构建理论知识,并习得只有在实践情境中才能获得的默会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过程在“实践-理论-再实践”循环往复中进行整合。
其二,充分体现“工作框架”的组织原则。根据企业、行业标准,以“工作框架”为原则,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并将项目任务依据并列、递进或包含的关系演绎为学习任务。从而将知识、技能等教材元素嵌入工作框架之中,组织教材内容。
其三,充分体现“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变革传统学科型教材以知识难易程度排序原则,教材依照“模仿-提升-创造”的“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安排教材内容顺序,通过范例呈现、模仿问题和原理的解析过程,将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技能等嵌入教师培养中。
其四,充分体现“本科标准”。不仅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而且更重视设计与思维的训练,凸显本科教学区别于高职的层次。
本教材总体上改变了传统知识观,使命题知识与能力知识并重;明言知识与默会知识并重。另外,改变了“知识是技能的基础”的传统观点,将“知识-技能”单向关系变革为双向关系,从而将教材编撰的“应用模式”转向“建构模式”。本教材尤其体现了师范性、学术性与技术性“三性”合一特点。
教材编撰人员充分理解本教材指导思想,熟悉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中职教师两个领域的基本要求。具体分工如下:路宝利、崔万秋担任主编,负责本书编撰指导思想起草、框架搭建及统稿工作;副主编朱玉莲、闫志军和王晶协助主编工作;第一和第二章由毕开颖编写;第三至第六章由秦文编写;第七和第十二章由程超编写;第八和第十六章由刘伟洋编写;第九章由路宝利编写;第十章由闫志军编写;第十一章由范博编写;第十三和第十四章由王晶编写;第十五章由朱玉莲编写。付蕾和凌志杰参与了本教材框架结构的设计。另外,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生王志兰、李双碉、吴佳露、郑冠群、董丽娇、董慧超参与了编撰工作。
由于本教材与传统同类教材在编写理念、体例与内容等各方面皆不相同,初次变革,难免出现疏漏与不足,敬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
路宝利,男,1969年生河北香河县人,教育学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学术带头人,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河北省研究生指导委员会哲教思政分委会委员河北省教育学会理事,首届秦皇岛市市管专家。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职业教育思想史以及应用型大学课程开发。近年来,主持完成教育部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研或参研国家、省部级课题20余项,其中两项主持课题分获第七届、第八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大辞海——教育卷》。
崔万秋,男,1962年10月生研究生学历,教育学教授,现任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院长,河北省教育学会理事,河北省教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教师教育研究出版《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等学术专著3部,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篇,获得河北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第十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等多项奖项。主持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课题研究。
目录
第一章 教师职业认知 1
一、中职教师体验 1
二、中职教师理解 2
三、中职教师认同 13
四、阅读与拓展 18
第二章 师德认知 19
一、师德案例 19
二、师德认知偏差与测试 28
三、阅读与拓展 32
第三章 教学计划 36
一、教学计划范本与模仿 36
二、问题与原理 40
三、训练与提升 42
四、阅读与拓展 43
第四章 教案设计 45
一、教案范本与模仿 45
二、问题与原理 47
三、训练与提升 50
四、阅读与拓展 50
第五章 教法设计 52
一、教学方法范例与模仿 52
二、训练与提升 56
三、阅读与拓展 57
第六章 教学实施 61
一、教学观摩 61
二、问题与原理 66
三、训练与提升 68
四、阅读与拓展 68
第七章 课程考核 73
一、《无土栽培学》试卷范本与模仿 73
二、问题与原理 76
三、训练与提升 82
四、阅读与拓展 82
第八章 学习指导 84
一、学习动机指导 84
二、学习内容指导 89
三、学习策略指导 93
第九章 培养方案研制 98
一、培养方案范本与模仿 98
二、问题与原理 114
三、训练与提升 118
四、阅读与拓展 118
第十章 课程标准研制 120
一、课程标准范本与模仿 120
二、问题与原理 125
三、训练与提升 127
四、阅读与拓展 128
第十一章 教材编写 130
一、范例与模仿 130
二、问题与原理 145
三、训练与提升 152
四、阅读与拓展 154
第十二章 教学课件制作 159
一、案例与模仿 159
二、问题与原理 161
三、训练与提升 165
四、阅读与拓展 171
第十三章 慕课 175
一、范本与模仿 175
二、问题与原理 177
三、训练与提升 180
四、阅读与拓展 188
第十四章 微课 197
一、范本与模仿 197
二、问题与原理 202
三、训练与提升 204
四、阅读与拓展 208
第十五章 精品课程设计与制作 217
一、范本与模仿 217
二、问题与原理 224
三、训练与提升 231
四、阅读与拓展 232
第十六章 隐性课程 239
一、校园环境隐性课程 239
二、校园活动隐性课程 243
主要参考文献 249
一、专著 249
二、学位论文 249
三、期刊论文 249
四、报纸文章 250
五、电子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