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的牡丹一度作为国花的主要候选花,以画牡丹而知名的画家汤兆基也被称为“汤牡丹”,针对当下中国牡丹研究处于零散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建立“牡丹文化学”的设想。他希望建立的“牡丹文化学”覆盖庞大的体系,涉及植物、园艺、药物、旅游、文学、美术等多个门类,需要跨学科跨地域梳理、整合其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它应当回答包括牡丹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承、应用在内的全部问题。本书是汤先生有关牡丹题材的书画作品结集,是一种有关牡丹文化的佳著。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中华民族对之情有独钟的名花。尤其到了盛唐时代,呈现出了空前繁荣景象。举国上下欣赏、歌咏、描绘牡丹成了风靡整个社会的风气。
牡丹在艺术作品中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重要形象,在视觉艺术中,中国画牡丹的成就尤其突出。
中国画牡丹最早见记载是南北朝的杨子华。到了唐代中国画各类画种成熟,花鸟画成为独立画种而迅速发展。汤垕《画鉴》:“宋之徐、黄,为古今规式。”徐熙富贵,黄筌野逸,从此开创了中国画牡丹的壮丽局面。
中国画家喜爱绘画牡丹,不仅因为牡丹具有可以用作比喻国家和富贵的特质,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劲骨刚心的象征。《事物纪原》曰:“武后诏游后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是不特芳姿艳质足压群葩,而劲骨刚心尤高出万卉,安得以富贵一语概之。”
上海与牡丹自古多有情缘。上海古镇法华镇,即现在的法华镇路地区,曾是遍种牡丹的“小洛阳”。南宋时期,洛阳花农南下逃难至此,所以,他们带来了洛阳牡丹并形成家家栽种牡丹的习俗,“法华镇牡丹”随之驰名江南。清朝和民国时期,海派中国画在上海发展,名画家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等都是喜欢画牡丹,且留有大量佳作,成为海派绘画的一大特色。
牡丹,以倾国倾城的身姿和繁华盛世的情怀,让中华数千年动容,那么时下牡丹在宣纸上的描绘,则是一代大国复兴的文艺标志。
汤兆基,擅长书画、篆刻,素有“三绝”之誉。篆刻古朴道劲,游刃有余,左手奏刀,又以“铁笔左篆”著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上海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杭州西泠印社社员,曾任《上海工艺美术》杂志主编,政协上海市委会常委、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工艺美术设计协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