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在代词并入理论和代词可及性理论等框架的指导下,以代词并入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以代词并入的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这类双音词从共时平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从历时角度来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其内部都包含了一个代语素。由于这类双音词数量较多,且有相似的演变轨迹,因此本书选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双音词进行研究,全面考察其演变过程,探讨其形成动因和机制,总结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这一研究不仅填补了汉语语法研究上的一个空白,而且从类型学角度深化了对汉语代词演变轨迹的认识,有助于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
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中代词演变轨迹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的代词演变规律。
语言演变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性的“并入”机制或现象,如名词并入、动词并入、被动并入以及介词并入等。“并入”理论(Incorporation Theory)是Baker于1988年提出的,认为“并入”是一个语义上独立的词进入另一个词的内部,二者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虽然“并入”理论的提出是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研究者往往从生成语法角度来考察并入问题,把并入看成共时平面句法移位的操作规则。
但由于“并入”涉及语言的历时演变,因而也有不少学者从历时角度运用“并入”理论来讨论词语形成过程中的“并入”现象,尤其在词汇化研究中采用了“并入”理论。
张田田博士的专著《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应该是并入现象历时研究的一部代表作。《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在代词并入理论和代词可及性理论等框架的指导下,以代词并入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以指示代词和虚化的人称代词并入后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如“于是、因此、其实、既然、诚然、不然、然后、然而、加之、尤其、否则、管他、反之、总之”,等等。这类双音词从共时平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从历时角度来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内部都包含了一个代语素。由于这类双音词数量较多,且有相似的演变轨迹,因此该书选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双音词进行研究,以代语素并入的时间、并入的方式、并入后的结果为切入点全面考察其演变过程,探讨其形成动因和机制,总结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认识,也丰富和验证了认知心理机制在此类双音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类型学角度深化了对汉语代词演变轨迹的认识,有助于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
虽然语言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并入机制,目前汉语研究中没有对并入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我们认为《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可以说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我们认为,对汉语并入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以代词并入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代词并入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现象,以代词中哪类代词的并入为主、并入的时间、并入的方式,并入后的句法结果、并入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代词的并入对于与它相关的连词和副词形成的影响等,都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研究,还可以丰富和验证认知心理机制在此类双音词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机制,如隐喻、语言推理、主观性与主观化、非范畴化等,是以代词并入方式形成的双音词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机制。由于不少语言中都存在并入现象,因而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语言类型学价值。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中代词演变轨迹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的代词演变规律。这些都是《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的作者张田田,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受到良好的语言研究训练,2009年来上海师范大学跟随我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张田田博士给老师和同学们的感觉是为人朴实,为学踏实,勇于钻研,读博期间即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毕业后被录用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难能可贵的是工作不久就申请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1项,并顺利结项,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求索》、《海外华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体现出很好的语言研究功力和学术潜力。
《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是张田田博士前一段时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衷心希望张田田博士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有新成果面世。
陈昌来写于2017年元旦
张田田,女,1984年12月生,安徽和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语法及汉语词汇。曾主持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一项,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级课题两项、参与上海市教委资助课题一项,并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海外华文教学》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绪论
第一章 汉语代词及代词并入现象的研究概述
一、汉语代词的综合研究
1.1 代词的立类与分类研究
1.2 代词的语用功能研究
1.3 汉外代词比较研究
1.4 对专书或断代的代词研究
二、汉语并入现象与代词并入现象研究概述
2.1 汉语并入现象研究
2.2 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代词并入时间
一、并入时间为上古时期:以“于是”成词为例
1.1 引言
1.2 “于是”的连词化
二、并入时间为中古时期:以“既然”成词为例
2.1 引言
2.2 “既然”的连词化
2.3 从词汇化的角度分析“既然”与“由于”在主观性上的差异
三、并入时间为近代时期:以“诚然”成词为例
3.1 引言
3.2 “诚然”的副词化
3.3 “诚然”连词用法的产生
3.4 副词“诚然”的传信功能和连词“诚然”的关联功能以及人际互动功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代词并入方式
一、位置:后置与前置
1.1 后置:以“因此”成词为例
1.2 前置:以“然后”成词为例
二、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与非句法结构关系
2.1 动宾结构关系:以“加之”成词为例
2.2 偏正结构关系:以“其实”成词为例
2.3 非句法结构关系:以“然而”成词为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代词并入后产生的句法结果
一、副词化:以“尤其”成词为例
1.1 引言
1.2 “尤其”的副词化
二、连词化:以“否则”成词为例
2.1 引言
2.2 “否则”的连词化
三、标记化:以“管他”成词为例
3.1 引言
3.2 “管他”的连词化
3.3 “管他”连词化的机制和动因
3.4 “管他”话语标记功能的产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
一、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
1.1 代词并入的类型以指示代词为主
1.2 代词并入以后置为主
1.3 代词并入后整个结构倾向于形成连词或副词
1.4 汉语代词演变轨迹———与印欧语对比
二、代词作为词内成分的双音词的形成动因和机制
2.1 代词作为词内成分的双音词的形成动因
2.2 代词作为词内成分的双音词的形成机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语言演变过程中存在着较为普遍性的“并入”机制或现象,如名词并入、动词并入、被动并入以及介词并入等。“并入”理论(Incorporation Theory)是Baker于1988年提出的,认为“并入”是一个语义上独立的词进入另一个词的内部,二者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虽然“并入”理论的提出是以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研究者往往从生成语法角度来考察并入问题,把并入看成共时平面句法移位的操作规则。
但由于“并入”涉及语言的历时演变,因而也有不少学者从历时角度运用“并入”理论来讨论词语形成过程中的“并入”现象,尤其在词汇化研究中采用了“并入”理论。
张田田博士的专著《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应该是并入现象历时研究的一部代表作。《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背景,在代词并入理论和代词可及性理论等框架的指导下,以代词并入为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以指示代词和虚化的人称代词并入后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如“于是、因此、其实、既然、诚然、不然、然后、然而、加之、尤其、否则、管他、反之、总之”,等等。这类双音词从共时平面上看似没有任何关系,但从历时角度来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内部都包含了一个代语素。由于这类双音词数量较多,且有相似的演变轨迹,因此该书选取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双音词进行研究,以代语素并入的时间、并入的方式、并入后的结果为切入点全面考察其演变过程,探讨其形成动因和机制,总结汉语代词并入的特点和规律。这一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认识,也丰富和验证了认知心理机制在此类双音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从类型学角度深化了对汉语代词演变轨迹的认识,有助于汉语教学和汉语信息处理。
虽然语言演变过程中存在着普遍性的并入机制,目前汉语研究中没有对并入问题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因而,从这一角度看,我们认为《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可以说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我们认为,对汉语并入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以代词并入方式形成的双音词的演变过程和演变特征。代词并入从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是一个非常系统的现象,以代词中哪类代词的并入为主、并入的时间、并入的方式,并入后的句法结果、并入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代词的并入对于与它相关的连词和副词形成的影响等,都是值得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研究,还可以丰富和验证认知心理机制在此类双音词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汉语中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机制,如隐喻、语言推理、主观性与主观化、非范畴化等,是以代词并入方式形成的双音词演变过程中的重要机制。由于不少语言中都存在并入现象,因而对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语言类型学价值。通过比较不同语言中代词演变轨迹的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的代词演变规律。这些都是《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之所在。
《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的作者张田田,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受到良好的语言研究训练,2009年来上海师范大学跟随我攻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张田田博士给老师和同学们的感觉是为人朴实,为学踏实,勇于钻研,读博期间即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毕业后被录用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难能可贵的是工作不久就申请到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1项,并顺利结项,在《语言科学》、《古汉语研究》、《求索》、《海外华文教学》等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体现出很好的语言研究功力和学术潜力。
《汉语代词并入现象研究》一书是张田田博士前一段时间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衷心希望张田田博士以此为契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有新成果面世。
陈昌来写于2017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