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蒙田全集
《蒙田全集》将在国内首次收录蒙田的全部作品,一是《蒙田随笔全集》,另一个是《蒙田意大利游记》。
《蒙田随笔全集》:共107章,分3卷,是16世纪各种知识的总汇,有“生活的哲学”之称;其散文语言平易通畅,不假雕饰,不仅在法国散文史上开创了随笔式作品之先河,而且在世界散文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在书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等等无所不谈,特别是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娓娓而谈的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全集传世至今已4个多世纪,仍然受到世界读者的追捧和喜爱。
《蒙田意大利游记》:蒙田于1580年9月5日从法国博蒙出发,途经瑞士和德国,进行了为期共17月又8天的意大利之旅。离开蒙田城堡书房,作者有机会深入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象而生动地记录下了所经之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人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旅客关注点在名胜古迹上面不同,蒙田将目光停留在表现“人”的标志上,不论是乡野播种的土地,还是城市的行政结构、马路铺设、建筑特点,还有对于新出现的工艺技术与农耕器械,都表示同样强烈的兴趣,不厌其烦地一一作一番认真的描述。蒙田旅行,就像蒙田写作,信马由缰,不仅欣赏到了自然界各种形态的生生不息演变,更了解到了五花八门的人生、观念和风俗。
《蒙田随笔》在国内版本多而新,且销量稳定,说明市场有一定需求。本版的优势在于:1.选文全面、资料充实,首次收录蒙田的所有作品,并补充名家序言、作家年表、名家评论、插图等;2.译文优质,由翻译名家马振骋先生一人翻译,文风统一,译文信达雅;3.装帧高端精美。旨在将蒙田的作品开发得全面、深入,打造国内优秀版本。
“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
马振骋 (一) 米歇尔.德.蒙田(一五三三至一五九二),生于法国南部佩里戈尔地区的蒙田城堡。父亲是继承了丰厚家产的商人,有贵族头衔,他从意大利带回一名不会说法语的德国教师,让米歇尔三岁尚未学法语以前先向他学拉丁语作为启蒙教育。 不久,父亲被任命为波尔多市副市长,全家迁往该市。一五四四至一五五六年,父亲当波尔多市长,成为社会人物,得到大主教批准,把原本朴实无华的蒙田城堡改建得富丽堂皇,还添了一座塔楼。 一五四八年,波尔多市民暴动,遭德?蒙莫朗西公爵残酷镇压。由于时局混乱,蒙田到图卢兹进大学学习法律,年二十一岁,在佩里格一家法院任推事。一五五七年后在波尔多各级法院工作。一五六二年在巴黎最高法院宣誓效忠天主教,其后还曾两度担任波尔多市市长。 蒙田曾在一五五九至一五六一年间,两次晋谒巴黎王宫,还陪同亨利二世国王巡视巴黎和巴勒拉克。住过一年半后回波尔多,世人猜测蒙田在期间欲实现其政治抱负,但未能如愿。 一五六五年,与德?拉?夏塞涅小姐结婚,婚后生了六个孩子,只有一个幸存下来,其余俱夭折。一五六八年,父亲过世,经过遗产分割,蒙田成了蒙田庄园的领主。一五七一年,才三十八岁即开始过起了退隐读书生活,回到蒙田城堡,希望“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在平安宁静中度过有生之年”。 那时候,宗教改革运动正在欧洲许多国家如火如荼地进行,法国胡格诺派与天主教派内战更是从一五六二年打到了一五九八年,亨利四世改宗天主教,颁布南特敕令,宽容胡格诺派,战事才告平息。蒙田只是回避了烦杂的家常事务,实际上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都听在耳里。他博览群书,反省、自思、内观,那时旧教徒以上帝的名义、以不同宗派为由任意杀戮对方,谁都高唱自己的信仰是唯一的真理,蒙田对这一切冷眼旁观,却提出令人深思的隽言:“我知道什么?” 他认为一切主义与主张都是建立在个人偏见与信仰上的,这些知识都只是片面的,只有返回到自然中才能恢复事物的真理,有时不是人的理智能够达到的。“我们不能肯定知道了什么,我们只能知道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其中包括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二) 从一五七二年起,蒙田在阅读与生活中随时写下许多心得体会,他把自己的文章称为Essai。这词在蒙田使用以前只是“试验”、“试图”等意思,例如试验性能、试尝食品。他使用Essai只是一种谦称,不妄图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作为定论,只是试论。他可以夹叙夹议,信马由缰,后来倒成了一种文体,对培根、兰姆、卢梭(虽然表面不承认)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我国则把Essai一词译为“随笔”。 这是一部从一五七二至一五九二年逝世为止,真正历时二十年写成的大部头著作,也是蒙田除了他逝世一百八十二年后出版的《意大利游记》以外的唯一作品。 从《随笔》各篇文章的写作时序来看,蒙田最初立志要写,但是要写什么和如何写,并不成竹在胸。最初的篇章约写于一五七二至一五七四年,篇幅简短,编录一些古代轶事,掺入几句个人感想与评论。对某些萦绕心头的主题,如死亡、痛苦、孤独与人性无常等题材,掺入较多的个人意见。 随着写作深入,章节内容也更多,结构也更松散,在表述上也更具有个人色彩和执著,以致在第二卷中间写出了最长也最著名的《雷蒙?塞邦赞》,把他的怀疑主义阐述得淋漓尽致。这篇文章约写于一五七六年,此后蒙田《随笔》的中心议题明显偏重自我描述。 一五八年,《随笔》第一、二卷在波尔多出版。蒙田在六月外出旅游和疗养,经过巴黎,把这部书呈献给亨利三世国王。他对国王的赞扬致谢说:“陛下,既然我的书王上读了高兴,这也是臣子的本分,这里面说的无非是我的生平与行为而已。” 蒙田在意大利畅游一年半后,回到蒙田城堡塔楼改建成的书房里,还是一边继续往下写他的《随笔》,一边不断修改;一边出版,一边重订,从容不迫,生前好像没有意思真正要把它做成一部完成的作品。 他说到理智的局限性、宗教中的神性与人性、艺术对精神的疗治作用、儿童教育、迷信占卜活动、书籍阅读、战马与盔甲的利用、异邦风俗的差异……总之,生活遇到引起他思维活动的大事与小事,从简单的个人起居到事关黎民的治国大略,蒙田无不把他们形诸于笔墨。友谊、社交、孤独、自由,尤其是死亡等主题,还在几个章节内反复提及,有时谈得还不完全一样,有点矛盾也不在乎,因为正如他说的,人的行为时常变化无常。他强调的“真”不是划一不变。既然人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想法与反应,表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这些不同依然是正常的“真”性情。 蒙田以个人为起点,写到时代,写到人的本性与共性。他深信谈论自己,包含外界的认识、文化的吸收和自我的享受,可以建立普遍的精神法则,因为他认为每个人自身含有人类处境的全部形态。他用一种内省法来描述自己、评价自己,也以自己的经验来对证古代哲人的思想与言论;可是他也承认这样做的难度极高,因为判定者与被判定者处于不断变动与摇摆中。 这种分析使他看出想象力的弊端与理性的虚妄,都会妨碍人去找到真理与公正。蒙田的伦理思想不是来自宗教信仰,而是古希腊这种温和的怀疑主义。他把自己作为例子,不是作为导师,认为认识自己、控制自己、保持内心自由,通过独立判断与情欲节制,人明智地实现自己的本质,那时才会使自己成为“伟大光荣的杰作”。 文艺复兴以前,在经院哲学一统天下的欧洲,人在神的面前一味自责、自贬、自抑。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抬头,人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尊严与个性,把人看作是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秀。蒙田身处长年战乱的时代,同样从人文主义出发,更多指出人与生俱来的弱点与缺陷,要人看清自己是什么,然后才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与自然,才能活得自在与惬意。 (三) 法国古典散文有三大家:拉伯雷、加尔文与蒙田。拉伯雷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智慧的代表人物,博学傲世,对不合理的社会冷嘲热讽,以《巨人传》而成不朽。加尔文是法国宗教改革先驱。当时教会指导世俗,教会不健全则一切不健全,他认为要改革必先改革宗教。他的《基督教制度》先以拉丁语出版,后译成法语,既是宗教也是文学方面名著。蒙田的《随笔》则是法国第一部用法语书写的哲理散文。行文旁征博引,非常自在,损害词义时决不追求词藻华丽,认为平铺直叙胜过转弯抹角。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学、历史教训等无所不谈,偶尔还会文不对题。他不说自己多么懂,而强调自己多么不懂,在这“不懂”里面包含了许多真知灼见。不少观点令人叹服其前瞻性,其中关于“教育”、“荣誉”、“对待自然与生活的态度”、“姓名”、“预言”的观点更可令今人听了汗颜。在当时被认为缺乏条理、粗鄙俚俗,带着外省烙印的散文,其实在法国必须等到雨果、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的出现才又见到如此炫丽的文笔,如此丰满的形象。 城堡领主,两任波尔多市市长,说拉丁语的古典哲理散文家,听到这么一个人,千万别以为是个道貌岸然的老夫子。蒙田在生活与文章中幽默俏皮。他说人生来有一个脑袋、一颗心和一个生殖器官,各司其职。人历来对脑袋与心谈得很多,对器官总是欲说还休。蒙田所处的时代,相当于中国明朝后期之时,对妇女的限制也并不比明朝稍松,他在《随笔》里不忌讳谈两性问题,而且谈得很透彻,完全是个性情中人。当然这位老先生不会以开放前卫的名义教人红杏出墙或者偷香窃玉。他只是说性趣实在是上帝恶作剧的礼物,人人都有份,也都爱好。在这方面,没有精神美毫不减少声色,没有肉体美则味同嚼蜡。只是人生来又有一种潜在的病,那就是嫉妒。情欲有时像野兽不受控制,遇到这类事又产生尴尬的后果,不必过于死心眼儿,他说历史上的大人物,如“卢库卢斯、恺撒、庞培、安东尼、加图和其他一些英雄好汉都戴过绿帽子,听到这件事并不非得拼个你死我活”。这帖蒙氏古方心灵鸡汤,喝下去虽不能保证除根有效,也至少让人发笑,有益健康,化解心结。 蒙田说:“我不是哲学家。”他的这句话与他的另一句话:“我知道什么?”,当然都不能让人从字面价值来理解。 记得法国诗人瓦莱里说过这句俏皮话:“一切哲学都可以归纳为辛辛苦苦在寻找大家自然会知道的东西。”用另一句话来说,确实有些哲学家总是把很自然可以理解的事说得复杂难懂。 蒙田的后半生涯是在胡格诺战争时期度过的。他在混沌乱世中指出人是这样的人,人生是这样的人生。人有七情六欲,必然有生老病死。人世中有险峻绝壁,也有绿野仙境。更明白昨天是今日的过去,明天是此时的延续。“光明正大地享受自己的存在,这是神圣一般的绝对完美”。“最美丽的人生是以平凡的人性作为楷模,有条有理,不求奇迹,不思荒诞”。 蒙田文章语调平易近人,讲理深入浅出,使用的语言在当时也通俗易懂。有人很恰当地称为“大众哲学”。他不教训人,他只说人是怎么样的,找出快乐的方法过日子,这让更多的普通人直接获得更为实用的教益。 早在十九世纪初,已经有人说蒙田是当代哲学家。直至最近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法国知识分子谈起蒙田,还亲切地称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贤人,仿佛在校园里随时可以遇见他似的。 (四) 《随笔》中有许多引语,原书中都不注明出处,出处都是以后的编者所加。蒙田的用意在《随笔》第二卷第十一章《论书籍》中说得很清楚:因为,有时由于拙于辞令,有时由于思想不清,我无法适当表达意思时就援引了其他人的话。……鉴于要把这些说理与观念用于自己的文章内,跟我的说理与观念交织一起。我偶尔有意隐去被引用作者的名字,目的是要那些动辄训人的批评家不要太鲁莽,他们见到文章,特别是那些在世的年轻作家的文章就攻击,他们像个庸人招来众人的非议,也同样像个庸人要去驳斥别人的观念和想法。我要他们错把普鲁塔克当作我来嘲笑,骂我骂到了塞涅卡身上而丢人现眼。此外,引语绝大多数为拉丁语,小部分为希腊语、意大利语和法语。非法语部分后皆由法国编者增添法语注解。本集根据法语注解译出。 注释绝大部分是原有的,很少几个是参照唐纳德?弗莱姆(DonaldFrame)的英译本《蒙田随笔全集》、迈克尔?斯克里奇(MichaelScreech)的《随笔全集》中的注释。注释浅显扼要,以读懂原文为原则。 这次《全集》中的历史人物译名,基本都以上海辞书出版社《世界历史词典》的译名为准,少数在词典内查不到的,则以一般规则而译,决不任意杜撰。 《随笔》的文章原来段落很长,这是古代文章的特点,就像我国的章回小说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把大段落分为小段落,在形式上稍为变得轻巧一点,至于内容与语句决不敢任意点烦和删节。 此外,原著目录中各章后面只是一个题目,译本中每章题目下尚有取自正文的几句话,作为便于阅读、突出重点而加的导语。 此次上海书店社出版的《蒙田全集》是根据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文库”的《蒙田全集》一九六二年版本译出的。
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启蒙运动前的一位知识资深和批评家,也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一位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马振骋,1934年生于上海,法语文学翻译家,先后翻译了圣埃克苏佩里、波伏瓦、高乃依、纪德、蒙田等法国重要文学家的作品。著有散文集《巴黎,人比香水神秘》、《镜子中的洛可可》、《我眼中残缺的法兰西》等。其《蒙田随笔全集》(全3卷)2009年荣获“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并被评为“2009年度十大好书”。
第一~三卷随笔集
译序“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马振骋/1 原版《引言》/1 致读者/1 第一卷 第一章收异曲同工之效/1 是不是可以说,动恻隐之心是和气、温良或软弱的表现,因而那些天性柔弱的人,如妇女、儿童和庸人,更易陷入这种情态;因而蔑视眼泪与哀求,只认为美德凛凛然不可侵犯,这才是崇高坚强的灵魂的体现,对不屈不挠的大丈夫行为怀有的爱戴与钦佩。 第二章论悲伤/5 当意外事件已经超越我们的承受力量,我们感到沉痛,麻木,心如槁木死灰,只能用“人变成石头”来表述了。 第三章感情在我们身后延续/9 “愚者即使得到他所期望的东西还心犹未甘, 而智者有了什么会心满意足,决不再去自寻烦恼。”(西塞罗) 第四章如何让感情转移目标/16 心灵……若没有依托,也会迷失方向;应该给心灵提供目标,让它聚精会神,决不旁骛。 第五章身陷重围的将领该不该赴会谈判/19 罗马人认为欺诈只能奏效一时,若要别人认输,就不能依靠狡计与运气,而应在一场光明磊落的战斗中两军对垒以勇取胜。 第六章谈判时刻充满凶险/22 不错,战争中自然有许多不讲道理而又言之有理的特权,“但愿谁也不要处心积虑去利用他人的无知”(西塞罗),这样一条规则是不存在的。 第七章我们做的事要从意图去评判/25 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能力与手段去遵守诺言。在这方面结果与做法完全不为我们掌控时,我们所能掌控的就只有自己的意志了。 第八章论懒散/27 我以为最让我的精神受惠的是无所事事,养气敛情,全由自己……哪里知道随着时间心境愈来愈沉重,愈颓唐。 第九章论撒谎/29 假若谎言跟真理一样,只有一张面孔,我们的关系就会好处理多了……但是真理的反面有千万张面孔和无限的范围。 第十章论说话快与说话慢/34 善于思考的人动作敏捷灵活,善于判断的人动作缓慢沉着。有的人没有准备就哑口无言,有的人有了时间也不见得会好好说。 第十一章论预言/37 ……在我们中间还留下一些依照星辰、神鬼、身体外形、梦和其他的预卜方法——这是人天生强烈好奇的明显例子,高兴为未来的事操劳,仿佛当前的事却用不着花多少心思去解决似的。 第十二章论坚定/42 任何光明正大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的手段不仅是允许的,还应该是赞扬的。讲究坚定,主要是耐性忍受那些对之无可奈何的不幸。 第十三章王者待客之礼/45 这也是与人相处的共同规则,就是地位稍低的人先到场,地位稍高的人则让别人等待片刻。可是…… 第十四章善恶的观念主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看法/47 我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清楚说明事物进入我们内心通过了重新组合。纵使有一人接受了事物真正的本意,还是有千人会给予它一个新的相反的歧义。 第十五章无理由死守阵地者必须惩办/66 勇敢如同其他品德,都有界线;越过界线,就走上了罪恶的道路。若不知道克制,会从勇敢变成鲁莽、固执、疯狂,到了那时就难以自拔。 第十六章论对懦夫行为的惩罚/68 因软弱造成的错误与因恶意造成的错误,中间有巨大的差别,这样说实在是有道理的。 第十七章几位大使的一个特点/70 与人交流总能有所得益(这是世上最好的学校之一),我在旅途中采用这样的方法,把话题拉到对方最熟悉的事物上去。 第十八章论害怕/74 恐惧使我们丧失勇气去尽责任与捍卫荣誉,然而恐惧也会显出它最后的力量,使我们在它的驱使下,奋不顾身地显示出勇气。 第十九章死后才能评定是不是幸福/77 ……梭伦从前对他提出的警告,那就是不论命运女神对他露出怎样美丽的面孔,人决不能自称是幸福的,只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才见分晓。 第二十章探讨哲学就是学习死亡/81 我们生涯的终点是死亡,我们必须注视的是这个结局;假若它使我们害怕,怎么可能走前一步而又不发愁呢?凡人的药方是把它置之度外。只有愚蠢透顶才会懵然无知!真是把马笼头套在了驴尾巴上。 第二十一章论想象的力量/101 在我对人类习俗与行为的研讨中,稀奇古怪的见证只要是可能的,都当作真人真事来使用……这总是人类才干的一种表现。 第二十二章一人得益是他人受损/112 ……每一事物的产生、成长与生殖俱是另一事物的变异与衰老。 第二十三章论习惯与不轻易改变已被接受的法律/113 聪明人内心必须摆脱束缚,保持自由状态,具备自由判断事物的能力;但是行止上又不得不随波逐流。 第二十四章相同建议产生不同结果/129 当一切考虑都对我们不合适时,最可靠的方法以我来看,是采取最诚实与最正义的做法;既然看不清最短的路,永远走最直的路。 第二十五章论学究式教育/139 我想说的是植物吸水太多会烂死,灯灌油太多会灭掉,同样,书读得太多也会抑制思维活动。 第二十六章论儿童教育/152 农业中,播种前的耕作以及播种本身,方法都可靠简单;可是让种下的作物存活茁长,这里面就有无数的学问与困难;人也是这样…… 第二十七章凭个人浅见去判断真伪,那是狂妄/188 心灵愈空愈没有分量,一有论点压上去,就会轻易下沉。 第二十八章论友爱/193 由欲念或利益,公共需要或个人需要建立和维持的一切交往,都不很高尚美好;友谊中掺入了友谊之外的其他原因、目的和期望,就不像是友谊了。 第二十九章艾蒂安?德?拉博埃西的二十九首十四行诗/207 您将会同意我的看法,加斯科涅还没出过更有创意和更优雅的诗篇。 第三十章论节制/209 “追求美德过了头,理智的人可成疯子,正常的人可成痴子。” 第三十一章论食人部落/215 思想灵活的人好奇心大,观察到的东西也更多,但是他们妄加评论;为了说得振振有辞,让人信服,禁不住会对历史稍加篡改。 第三十二章神意不须深究/228 柏拉图说,谈神的本质比谈人的本质更容易讨巧满足,因为听者对此一无所知,也就可以把一件玄妙的事说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 第三十三章不惜一死逃避逸乐/231 “要么活着无忧愁,要么死去挺快活。生活累人时就要想到死。活得辛苦不如死得干脆”(古希腊谚语)。 第三十四章命运与理智经常相遇在一条道上/233 命运变幻无常,在我们面前展现的面貌也就千变万化。这不也是在明白无误地伸张正义么? 第三十五章论管理中的一个弊端/237 互通信息的做法给大众交往带来不少方便。因为大家随时随地需要别人的帮助,若互不了解,人会陷入绝境。 第三十六章论穿戴习惯/239 世上的其他物种生来有皮毛甲壳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唯有我们一出世娇里娇气,没有百般呵护,就难以存活,这真是叫人不敢相信。 第三十七章论小加图/243 小加图正是怀着小人之心,更多于为了荣誉,才做了一件慷慨正义的好事,这位人物真正是好样的,大自然选择他让我们看到人的勇气与坚定可以达到什么程度。 第三十八章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哭和笑/248 我们的躯体内是各种体液的大汇合,根据我们的性情其中一种占主导地位;同样,我们的心灵内也有各种不同的活动冲击它,必然也有一个活动统率全局。 第三十九章论退隐/252 离开人群是不够的,换个地方是不够的,应该排除的是心中的七情六欲。 第四十章论西塞罗/265 要赞扬一个人,却提出不合他身份的一些优点(虽然值得一提)和一些非主要的优点,这总有点像是嘲弄和侮辱。 第四十一章论名声不可分享/271 名望用甜蜜的声音迷倒了多少英雄好汉……其实只是一个回声、一个影子、一场梦,风一吹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四十二章论我们之间的差别/274 世间万物都是以其本身价值来评价,唯独我们人除外。称赞一匹马矫健挺拔,而不是夸奖它的马具华丽;一条猎兔犬要跑得快,而不是由于它的项圈美。 第四十三章论反奢侈法/286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认为……一会儿按照这个标准,一会儿按照另一个标准,摇摆不定评论事物,追逐时尚,对推行者顶礼膜拜,这对城邦造成的危害比瘟疫还大。第四十四章论睡眠/289 那些大人物在处理事关成败的政务军机时,照样镇静如若,一如往常,连睡眠也不缩短,实属少见。 第四十五章论德勒战役/292 ……不论是将军,还是每个士兵,他们的目的与目标是获得全局的胜利,零星的战果不论有多大的好处,都不应该叫他们偏离这一点。 第四十六章论姓名/294 蔬菜的种类不论有多少,都包含在“沙拉”这个名称下。同样,在谈论姓名这个题目时,我也就此做出一盘大杂烩。 第四十七章论判断的不确定性/300 语言有充分余地说好或者说坏。一切事情都可以顺着说与反着说。 第四十八章论战马/307 我们的战士在奔跑中换马,他们也习惯每人带两匹马,往常在鏖战中拿着武器从一匹疲劳的马跳到一匹精神十足的马上,骑者身手矫健,良驹又那么善解人意。 第四十九章论古人习俗/315 这是人的通病,不但庸人有,差不多人人都有,都以他们自己的生存环境来决定自己的看法与好恶。 第五十章论德谟克利特和赫拉克利特/321 一切活动都暴露我们的本性。这同一个恺撒的心灵,从他组织和指挥法萨卢斯战役看得出来,从他安排声色犬马的豪宴也看得出来。 第五十一章论言过其实/325 修辞学的发明,是为了操纵和煽动一群乌合之众和暴徒,这个工具专门用于病态政体,就像是药。 第五十二章论古人的节俭/329 提比略?格拉古,虽是罗马第一号人物,因公出差每天只得到五个半苏。 第五十三章论恺撒的一句话/330 “由于人的劣根性,我们对从未见过、隐蔽与陌生的事物更相信更畏惧”。 第五十四章论华而不实的技巧/332 世上自有一些技巧,实属于穷极无聊,有时还以此求人赏识;如诗人写诗,通篇的诗句都用同一个字母开头。 第五十五章论气味/335 “女人没有气味就是最好闻的气味”。 第五十六章论祈祷/338 求助神的力量去做一桩坏事,那是徒劳。心灵必须纯净,至少在祈祷的时刻,还要摒除邪念;否则反而会徒取其辱。 第五十七章论寿命/348 人在自然环境中都会遭到种种不测,使原本的期望生命戛然中断……让人活到年高力衰,然后寿终正寝……这种死亡其实在人生中极为罕见。 第二卷 第一章论人的行为变化无常/1 从古史中很难找出十来个人,他们一生的行为是有恒专一的。有恒专一却是智慧的主要目的。 第二章论饮酒/9 圣贤不论如何智慧,终究在酒的力量面前投降,这已是一个古老有趣的问题了。 第三章塞亚岛的风俗/20 以死的代价来换取这一生的安全、麻木、无动于衷、免除痛苦,这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不能享受和平的人,避开了战争也是无用。不能体验安闲的人,避开了劳苦也是枉费心机。 第四章公事明天再办/35 用理智的推理来给人的行动确立一个正确的准则,又不让命运行使自己的权利,这是很难两全的。 第五章论良心/38 柏拉图认为,惩罚紧紧跟在罪恶的后面,赫西俄德纠正了柏拉图的说法,他说惩罚是与罪恶同时开始的。谁在等待惩罚,就在受惩罚;谁该受惩罚,就在等待惩罚。 第六章论身体力行/43 死亡是我们一生中要完成的最大的事业,我们却无法对此身体力行。习惯与经验可以锤炼人,使他忍受痛苦、耻辱、清贫和其他逆运;但是死亡,我们只能试验一次。第七章论授勋/55 奥古斯都的传记作家,都强调他的一条治军方针: 对有功的人赏赐非常慷慨,授勋则十分吝啬。……对荣誉的奖赏也仅是荣誉而已,它们的价值与品位在于极少数人才能获得;若要奖赏一文不值,那只须到处滥发。 第八章论父子情/59 不及早有自知之明,不感到岁月不饶人,会使身体与心灵两方面都受到极度的摧残,……这样的错误使世上多少伟人身败名裂。……为了他们的荣誉,我多么愿意向他们进一言,文治武功已不是他们所能参与的时候,还不如及早退隐享受清福。 第九章论帕提亚人的盔甲/78 小西庇阿向一名给他看美丽盾牌的年轻人说:“盾牌确实很美,我的孩子,但是罗马士兵应该把希望放在右手,而不是左手。” 第十章论书籍/82 历史学家的作品我读来更加顺心;他们叙述有趣,深思熟虑,一般来说,我要了解的人物,在历史书中比在其他地方表现得更生动、更完整,他们的性格思想粗勒细勾,各具形状;面对威胁和意外时,内心活动复杂多变。 第十一章论残忍/96 人类的一种普遍义务,不但对于有生命有感情的动物,并且对树木花草都要有爱惜之情。我们对人要讲正义,对其他需要爱护和珍惜的动物要爱护和珍惜。 第十二章雷蒙?塞邦赞/112 自高自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病,所有创造物中最不幸,最虚弱,也是最自负的是人。他看到自己落在蛮荒瘴疠之地,四周是污泥杂草,生生死死在宇宙的最阴沉和死气沉沉的角落里,远离天穹,然而心比天高,幻想自己翱翔在太空云海,把天空也踩在脚下。就是这种妄自尊大的想象力,使人自比为神,自以为具有神性,自认为是万物之灵,不同于其他创造物。 第十三章论他人之死/302 “马西利纳斯,你别折腾了,仿佛你在讨论什么大事;活着并不是大事,你的仆人和那些牲畜也都活着。诚实、聪明、神色不变地去死,才是大事。” 第十四章我们的思想如何自我限制/309 “只有不确定才是确定的,只有人才最可悲和最自大。” 第十五章欲望因不满足而更强烈/311 任何好事都不能给我们带来欢乐,除非是我们要面对失去的好事。“因失去而难过与为失去而害怕,同样伤神劳心。” 第十六章论荣誉/318 为了光荣而实施美德,美德也就成了十分无聊低俗的事。我们应该毫无功利目的地去实施美德,赋予它特殊地位,不与命途沾边。因为还有什么比名声更多偶然性呢?第十七章论自命不凡/334 唯有智慧才能同时造福于这个肉体与灵魂的结合体。 第十八章论揭穿谎言/368 当下世风不古,大家谈到自己时我们又能相信谁的呢?还由于谈到别人时我们也没有人或很少有人可以相信,这样说谎就失去了意义。风气腐败的第一特征就是排斥实话实说。 第十九章论信仰自由/374 好意若不加以节制滥用,会使人去做出后果恶劣的坏事,这也是屡见不鲜的。 第二十章天下没有纯一的事/379 苏格拉底说,不知哪位神试图把痛苦与欢乐揉成一团,但是又做不成,无奈之下想法在结尾处把两者串连一起。 第二十一章反对懈怠/383 勇敢对待死亡的最高、最自然的境界,是不仅看着它不慌不忙,还不操心,继续自由过日子,直到进入那个时刻。 第二十二章论驿站/387 居鲁士国王下令测试一匹马一天一口气能跑多少路程,根据这个距离派人在各站准备马匹,提供给前来给他送信的人使用。有人说这个速度可与鹤的飞行相比。 第二十三章论做坏事以图好利/389 罗马人感到自己的城市无限制地膨胀,疏散那些不怎么需要的人口,遣送到征服的土地上居住与务农。有时他们也蓄意跟某些敌人打仗,因为无所事事是堕落的根源。第二十四章论罗马的强盛/394 “罗马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做的,在他们的权威下由他们征服的国王掌管原有的王国,这样他们有了顺从办事的国王,他们把国王当作奴役的工具。” 第二十五章无病不要装病/396 “模仿痛苦的本领那么到家,凯利乌斯的风湿病再也不用装假。” 第二十六章论大拇指/399 医生说大拇指是居于首位的手指,从拉丁语源来说意为“强者”。希腊人称它是“另一只手”。 第二十七章胆怯是残暴的根由/401 菲里暴君亚历山大不能上剧院看悲剧,害怕演至赫卡柏和安德罗玛克受害时,让臣民听到他发出呻吟与叹息,然而他天天毫不怜悯地下令残杀多少人! 第二十八章凡事皆有其时机/411 有人问人已老朽还学习这些事干什么用,塞涅卡回答说:“离开时更优秀、更潇洒。” 第二十九章论英勇/414 在崇高的情境下,心灵会激越飞扬,要成为自然的日常状态,那是很难相信做到。 第三十章论一个畸形儿/422 我们所谓的畸胎,从上帝说来不是畸胎,他看到自己创造的万物中也有无穷的形态。 第三十一章论发怒/424 没有一种激情像发怒那样搅乱判断的公正性。哪个法官盛怒之下要判犯人有罪,会毫不犹豫让他去尝死亡的滋味。 第三十二章为塞涅卡和普鲁塔克辩护/432 不论在战时或平时,最高尚美丽的行为并不并不一定最为人传诵。 第三十三章斯布里那的故事/439 情欲都盘踞在心灵中,如野心、吝啬和其他,给理智带来更大的麻烦,因为理智只能利用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救;还有,这些欲念也是难以满足的,甚至尝到了甜头以后更加旺盛贪婪。 第三十四章观察朱利乌斯?恺撒的战争谋略/447 恺撒屡次三番强调一位将帅最大的用兵之道是懂得捕捉军机和行动神速;在他的战功中行动神速确是闻所未闻,不可思议。 第三十五章论三烈女/456 人所共知,恪守婚姻义务的人,在历史上找不出二十人,因为婚姻是布满荆棘的交易,没有一个妇女会终身屈从。即使男人,他们的处境稍为有利,也觉得难以照办。第三十六章论盖世英雄/464 如果要选择心目中的英雄人物,我觉得有三位凌驾于其他人之上。一位是荷马,另一位是亚历山大大帝,第三位最杰出的人物是伊巴密浓达。 第三十七章论父子相像/472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也有不可思议的怪事,不亚于奇迹中提出的难题。我们从中而生的这滴精液就是一种魔怪,其中不但包含祖先的形貌特征,还包含他们的精神性格。这么一滴液体中怎么会有说不尽的内容呢? 第三卷 第一章论功利与诚实/1 印度哲人丹达米斯听了人家讲述苏格拉底、毕达哥拉斯、第欧根尼的生平后,认为他们在什么方面都是大人物,但是对法律过于毕恭毕敬;为了同意和辅助法律,真正的道德不得不失去原有的许多活力;不论在法律的允许下,还是在法律的怂恿下,许多坏事都做了出来。 第二章论悔恨/17 其他人教育人;我则叙述人,描绘一个教育不良的个人,若由我来重新塑造,则会塑造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个人来。但是一切已成定局。 第三章论三种交往/32 生活是一种不均匀、不规则、多形式的运动。一意孤行,囿于个人爱好固执不变,决不肯偏离与迁就,这不是在做自己的朋友,更不是主人,而是奴隶。 第四章论分心移情/44 一个不愉快的念头留在心间,我觉得改变它比克服它更快见效。我不能让它从相反的方面去想,至少从较好的方面去想。变换着想法总能起一种减轻、化解和驱散的作用。 第五章论维吉尔的几首诗/55 各族人民在宗教方面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做法,如祭祀、点灯、焚香、斋戒、上供,此外还有谴责性行为。……可能我们有理由责备自己造出这么一件愚蠢的产品——人,称这种行为是耻行,完成这个任务的部位是耻部(此刻在下的这个耻部倒是实在耻为人知的了)。 第六章论马车/123 伊索克拉特向他的国王提出的劝谏,我觉得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可以添置华丽的家具和精致的器皿,因为这些东西使用长久,还可以传之子孙后代;但是应该避免一切在生活与记忆中迅速过去的奢华方面挥霍浪费。” 第七章论身居高位的难处/143 安贫乐道、不求闻达,并不怎么了不起。这是一种美德,我觉得你我这样的小人物,不用多费心思也能做到。有些人更在考虑退位后带来的荣誉,对退位还比身居高位时的冀望怀着更多的野心,这样的人什么事做不出来?尤其谋求野心走歪门邪道总是更为有效。 第八章论交谈艺术/148 讨论让人学到东西,同时又锻炼口才。我若跟一位有主见的人和强手讨论问题,他就会不断出手, 令我左右难以招架; 他的想象力会刺激我的想象力,嫉妒心、荣誉感、凝神专注会催促我、推动我超越自己。在讨论中你唱我和,意见一致,那是最没劲的。 第九章论虚空/173 眼看灾祸临头时,我觉得也是虚空之事兴隆的季节。当今到处都在做坏事,只是做些无用的事也像值得称道的了。 第十章论意志的掌控/237 贤哲告诉我们,按照自然的规律没有人是贫困的,按照人的意见人人都是贫困的。他们还细致区分从自然而来的欲望和因我们胡思乱想而来的欲望。大家看得到底的欲望是来自自然的,在我们面前躲闪、让我们追赶不上的欲望是来自我们的。钱财的贫乏易治,而心灵的贫乏则不可治。 第十一章论跛子/261 一般来说,人在传播自己的意见时聚精会神,当普通的做法不奏效时就会使用命令、力量、铁与火。真理的最佳试金石竟是信徒的人数,这里面庸人远远超过贤人;到了这种局面可不是幸事。 第十二章论相貌/272 野心、吝啬、残酷和复仇,本身并不具备天然的暴烈,都要借用正义、虔诚这些光荣的字眼作为火苗,点燃它们。当坏事变成合法行动,趁法官无作为时披上道德的外衣,那时才露出事物最丑恶的面目。 第十三章论阅历/303 心灵的伟大不是往上与往前,而是知道自立与自律。心灵认为会合适就是伟大,喜爱中庸胜过卓越显出它的高超。最美最合理的事莫过于正正当当做人,最深刻的学问是知道自然地过好这一生;最险恶的疾病是漠视自身的存在。 索引/362 第四卷 意大利之旅 译序蒙田的《意大利之旅》马振骋/1 穿越法国去瑞士(一五八〇年九月五日—十八日)/1 瑞士(一五八〇年九月二十九日—十月七日)/13 德意志、奥地利和阿尔卑斯地区(一五八〇年十月八日—二十七日)/28 意大利,去罗马的路上(一五八〇年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九日)/60 意大利:罗马(一五八〇年十一月三十日—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91 意大利:从罗马到洛雷托和拉维拉(一五八一年四月十九日—五月七日)/129 意大利:初访拉维拉(一五八一年五月七日—六月二十一日)/153 意大利:佛罗伦萨—比萨—卢卡(一五八一年六月二十一日—八月十三日)/178 意大利:第二次逗留拉维拉(一五八一年八月十四日—九月十二日)/196 集外 书信集 简介马振骋/233 〇一致安东尼?迪普拉先生,巴黎市长/234 〇二致父亲的信/236 〇三致蒙田大人阁下/250 〇四致亨利?德?梅姆阁下/252 〇五致洛比塔尔大人/254 〇六致朗萨克先生/257 〇七告读者/259 〇八致保尔?德?弗瓦先生/261 〇九致吾妻蒙田夫人/265 一〇致波尔多市市政官先生们/267 一一致马蒂尼翁大人/268 一二致南都依埃大人/269 一三呈亨利三世国王/270 一四呈那瓦尔国王/275 一五致马蒂尼翁大人/277 一六致马蒂尼翁元帅/279 一七致杜布依先生/280 …… 家庭纪事 简介马振骋/315 纪事/316 书房格言 简介马振骋/327 格言/328 蒙田年表/334 贤者蒙田刘苇/345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