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深入、系统地阐述了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理论、实践与方法。前面部分(第1-5章)主要是对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静态分析,包括公共危机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概述以及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模式和理论、法制化、国际借鉴、风险管理等主要内容;第6-11章主要对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展开多切面的动态分析,作者将公共部门危机管理分为事前管理阶段、实时管理阶段(事中管理阶段)、事后管理阶段三个阶段,其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危机预警与事前管理,公共部门危机状态下的信息管理、媒体沟通与公关对策、网络舆情引导、危机决策分析,善后对策与事后管理等;最后,本书还对公共部门危机管理评估机制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展开了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第三版前言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对第二版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导言”中新增加“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的内容,突出强调了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的最新进展,系统梳理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新内容、新要求、新理念和新精神,全面反映了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201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以及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中提出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最新的政策和规定。
第二,在“第3章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法制化”中增加“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法治创新”一节,突出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危机管理法治创新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第一例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例直接依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事件调查的案例——上海市黄浦区“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而国务院对2015年6月1日发生的“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进行调查,也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适用情况的重要考验。二是我国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立法获得大丰收,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立法制度创新点频现,最为突出地体现在三部法律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第三,对所有章节后面的阅读案例进行了更新,选取了近几年发生的影响深远的重特大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简要介绍与深度分析,阐明了重特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置过程,总结了应急处置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选取的重特大公共危机事件主要包括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湖北监利长江段“6·1”“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河南平顶山“5·2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上海市黄浦区“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西藏拉萨“8·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江苏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公司“8·2”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沪昆高速湖南邵阳段“7·19”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爆燃事故、长沙市岳麓区“7·10”重大道路交通(校车)事故、晋济高速公路岩后隧道“3·1”特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山东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大事故、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公司“6·3”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等。
第四,对全书文字了进行大量的精炼、简化,保留了最重要的内容。
此外,特别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政治与公共管理出版分社策划编辑朱海燕女士,《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是在她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才顺利完成的。
张小明
2016年4月10日于北京
张小明,男,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中心(中欧应急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危机管理、风险管理、公共安全法治、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公共管理研究。同时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首批专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理论专家、总局党组安全生产理论创新组成员,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兼职研究员,中国应急管理学会、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行政管理》等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络环境下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长效机制研究》、《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等***、国际合作等科研课题多项,获得***、省部级奖项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