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定 价:128 元
- 作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协调会议办公室编
- 出版时间:2017/5/1
- ISBN:9787300239453
-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C53
- 页码:67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K
本书各篇论文围绕理论创新成果与话语体系建设、新型智库建设与话语体系建设、如何创新对外话语体系传播方式、如何提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等主题展开研究探讨。
人类历史充分证明,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就不可能成为黑格尔所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民族。环顾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内容。占据文化制高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提高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不仅迫切需要把我国这个有丰富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转变成为具有强劲文化创新能力的文化强国,还要创造性地提升我们的文化传播能力。
实际上,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的传播已经不仅仅是传播,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已经统一在同一个过程之中了,因为文化生成的问题阈和创新的语境已经国际化或全球化了,文化的创新只能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得以实现。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处在一个大变革的转折点上,在这个时机谁能够掌握文化引导力量和话语权,谁就能够掌控文化创造和传播的过程。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我们必须认真寻找和创新对外表达中国立场和中国声音的话语方式,提升我们对外文化传播的能力。首先,在推进对外文化传播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必须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发展现实,提炼出适合描述中国道路、反映中国力量、体现中国价值、表达中国精神的中国话语。在21世纪,不能寄希望于某一种文化能拯救世界,更需要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相互合作。交流的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其他文化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文化,重新界定自己的文化;二是通过其他文化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就如伽达默尔所说的视野融合;三是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可以丰富各民族文化的内涵;四是激发文化的创造力。我们参与文化交流互鉴的前提,就是必须有自己自觉而清晰的中国文化的表达,有我们自己作为主体的“前理解结构”。我们必须以“贴切我们想法的话”对话“他们”,而不是用“贴切他们想法的话”去对话“他们”。如果“我”已经变成“他”,那就没有必要与“他”对话了。正如荷兰学者洛伦兹所说的,“认同即意味着相同,差异即意味着不同或他者;因此认同和差异互为前提,没有认同就无所谓差异,没有差异就谈不上认同”。中国文化是在中国的疆域中展开,在神州大地和广阔的海疆上,一代代中国人用自己历史性的实践活动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正如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宝库中,有丰富而深邃的哲学和伦理思想,有多姿多彩的文学艺术形态,有生生不息的民间文化,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提炼新时代话语的前提资源。有自己独立的话语体系是参与话语对话的前提。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话语,那么就会成为或被人视为只是别人思想的应声虫③,并且逐渐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
文化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成活动的现象。要贴切我们的文化,就必须反映我们的现实社会和生活。在当代中国,表达中国文化的话语方式,必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的话语必须依靠中国实践着的力量。依靠“中国力量”,即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因此表达中国文化的话语也应该是反映创造中国奇迹历史进程的“中国话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