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丛书:“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以创新驱动阶段高等教育社会互动机制为主线,以此过程中大学的变革为切入点,研究了大学在创新的产生、扩散、应用等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作用。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丛书:“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丰富了创新系统理论的相关内容,在剖析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功能机制演化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高等教育-社会-经济之间互动机制的分析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创新系统中高等教育机构的定位、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关联及其结构框架、互动机制,对融合教育学理论与创新系统理论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今天,我们正深处变革的社会!在全球急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大学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大学如何通过不断地创新来推动经济的转型与社会的发展?大学又将如何持续地推动自身地组织变革从而更加适应这个充满活力的世界?大学又如何使学生应对充满创新的社会?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看到了以一流大学为知识核心的区域创新创业集群的产生与繁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无不深度介入本地区,乃至全球层面的技术创新、知识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大学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具有创造潜质的优秀毕业生,也深刻地改变了知识生产的模式。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无论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从科技组织层面来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深远。创新的源头,一是大学和科学院的科学新发现所产生的原创性创新成果;二是引进先进技术,并能消化吸收并进行创新。同时,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针对全社会而言的,不只是企业的新发明转化为新技术,更重要的是全社会推广和扩散。创新驱动的内容是以产业创新形成新型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形成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产品创新形成新市场和经济增长点,以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保障,以战略创新形成协同创新体系。我国创新驱动重点应是自主创新,可以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也或者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创新驱动内容围绕科技创新和国家创新的制度展开,通过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为创新型经济提供创新人才。
今天,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其基本职能从最早的传授经典文化知识、学者的自治共同体,到柏林大学所倡导的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多元巨型大学的出现,乃至创业型大学、全球大学的滥觞,其理念和功能则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形塑与扩充。这种大学理念的变革与外部环境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王志强博士的《“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中为数不多的、以深入探讨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变革之间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成果。作为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中的后起之秀,王志强博士持续地对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系统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研究专注于国家创新创业系统演进过程中高等教育的变革,通过历时性的纵向维度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对国家创新能力提升所起到的关键制度性主体作用;通过共时性的横向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机构在理念、组织、功能等不同维度下产生的深层次变革。
随着世界性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密切结合,创新对经济活动的作用愈加明显,大学则深受工具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而摆脱了象牙塔内做学术的封闭状态,逐步建构起了在创新过程中的制度性主体这一地位。美国学者沃尔马克认为,现今衡量大学科研产品的结构已不是仅仅局限于研究生学位的授予数量和科学论文的发表数量,而是专利数量、项目合同经费、创业公司的数量,而上述指标也逐渐成为衡量大学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教育、科研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已成为大学的主导成长模式。王志强博士的研究从大学变革的维度切人,通过分析社会需求与大学内在发展逻辑的交叉点,体现了内外两种力量的撕扯对大学理念和变革路径的影响。这种张力越强,造成的撕裂空间越宽广,意味着大学变革的范围更加宽广,其影响也更加深远。
大学变革的各种要素既是承接社会变革需要的载体,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基本变量。王志强博士提出了创新驱动过程中大学变革的三重维度,这一观点既具有理论原创性,也具有很强的实践价值。大学变革存在着理念之维、结构之维、制度之维三个维度。大学变革的理念之维,体现了文化、历史、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变革的内在规范性;大学变革的结构之维则建构了大学参与“创新驱动”过程的边界,使大学成为了三螺旋合作创新机制中的稳固结构,在这一结构之中,大学成为创新过程的知识核心组织;大学变革的制度之维则为其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为大学的变革提供了法律依据、政策保障、资源支持、制度规范。
王志强,男,甘肃省酒泉人,教育学博士,温州大学创业人才培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之江学者”,瓯江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新创业教育、国际与比较教育。近年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浙江省人文社科重大攻关汁划等国家、省部级课题。先后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复旦教育论坛》等教育学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研究型大学与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欧盟国家创新政策热点问题研究》等著作多部。研究成果获第七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第十八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
卓泽林,男,广东深圳人,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讲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国里昂高师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全校性创业教育研究、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近年来在《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学报》《教育发展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教育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绪论
第一节 创新驱动阶段各发达国家的创新战略
一 美国的创新战略
二 日本的科技与创新战略
三 英国的国家创新战略
四 德国基于工业4.0的创新战略
五 法国34个振兴计划
六 欧洲2020创新战略
第二节 创新驱动阶段的社会经济变革核心趋势
一 从封闭的创新链到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
二 从分布式创新到集群创新
三 从层级组织到蜂巢组织
第三节 创新驱动阶段的大学:从模式1走向模式3
一 模式1研究的进展及其困境
二 模式1研究向模式2研究转向
三 模式2研究的价值与局限
四 模式2研究向模式3研究的转向
五 模式3研究及其价值
第一章 “创新驱动”过程中大学变革的内涵、维度与路径
第一节 从创新系统论到创新驱动:创新理论研究的流变
一 走出黑箱:创新研究从技术走向系统的转型
二 创新系统演化的实践形态:大学在创新集群中功能机制的建构
三 “创新驱动”的内涵及其特征
第二节 大学在“创新驱动”过程中的主体功能建构
一 大学作为共生演进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
二 大学作为创新生态系统形成过程中的知识核心
三 大学在“创新驱动”阶段中的功能转型
第三节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变革的三重维度
一 理念之维:大学从经济话语向学习话语的回归
二 结构之维:大学知识创造向创新扩散的转型
三 制度之维:大学创新过程的外部规范与引导
第四节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变革发展的战略转型
一 重新审视大学的理念与价值,形塑鼓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大学理念
二 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机制
三 营造自由、开放、允许失败的创新环境,建立大学变革的制度体系
第二章 “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大学变革的关键领域及其趋势
第一节 创新驱动下美国大学持续变革的关键领域
一 大学变革的基础: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二 大学变革的动力:激励教师的创新创业活动
三 大学变革的桥梁:推动大学的技术转移活动
四 大学变革的轨迹:产学合作创新的机制
五 大学变革的目标: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
第二节 创新驱动阶段美国大学变革战略趋势
一 研究型大学是构建国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 研究型大学为创新创业服务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 基于创造的学习:美国创客教育融入工程教育的主要战略
一 创客运动的兴起及创客教育的价值内涵
二 创客教育+STEM教育:美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战略的变革路径
三 创客教育对大学创新能力的塑造:以卡内基梅隆大学为例
四 创客教育对我国高校工程人才培养的借鉴价值
第三章 欧洲国家创新战略驱动下的大学变革
第一节 欧盟层面加强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 超国家层面的欧盟创业教育政策
二 统一性与碎片化:欧盟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三 未来欧盟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三大领域
四 团结之路:欧盟加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趋势
第二节 英国创新战略中的大学变革
一 英国创新战略的整合
二 创新战略实施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的变革
第四章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大学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结构与功能
一 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分析
二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分析
三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分析
第二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一企业的合作机制
一 大学一企业合作机制的整体协调性
二 大学一企业合作机制的价值差异性
三 大学一企业合作机制的动态适应性
四 大学一企业合作机制的有序平衡性
第三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与产业部门合作的现实问题
一 大学与产业部门协同创新的机制建设不足
二 大学与产业部门的分层分类合作形式尚未建立
三 大学与企业合作的制度建设与资源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第四节 区域创新体系中大学一企业合作机制的政策建议
一 重塑大学在创新驱动过程中的知识主体功能
二 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创设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
三 发挥企业在创新转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 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章 区域创新创业体系中的大学变革——以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
第一节 圣地亚哥创新集群形成过程中的大学
一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创业的表现形式
二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支持创新创业的组织架构
三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
四 结语
第二节 耶鲁大学主导的纽黑文区域创新集群
一 耶鲁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社会背景与动力
二 耶鲁大学走向创业型大学的路径探究
三 耶鲁大学转型后所造成的影响
四 结语
第三节 剑桥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系统构建
一 导言
二 分析框架
三 剑桥大学科技转化政策的嬗变
四 剑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架构的变革
五 剑桥大学促进科技转化导致反面影响的证据
六 结语
第四节 三所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集群中的经验总结
一 大学领导力的重要性
二 与产业界和政府合作
第六章 “创新驱动”阶段大学内部的变革路径: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构建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及启示
一 引言
二 全球化知识企业: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定位
三 组织结构整合: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需求
四 协同推行项目: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新布局
五 硕果累累: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策略的成就
六 启示
第二节 美国顶尖理工大学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探究——以伍斯特理工学院工程教育培养为例
一 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二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三 余论与思考
第三节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案例
一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创新创业发展战略
二 KCL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构成要素
三 KCL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互动
四 KCL创业生态系统对我国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
第七章 我国大学构建创新系统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的历史演变
一 创新意识萌发阶段(1978-1996年)
二 创新体系初步构建阶段(1997-2005年)
三 创新体系稳步推进阶段(2006-2014年)
四 创新体系全面深化推进阶段(2015年至今)
第二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现状研究
一 我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特征
二 我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大学与其他创新主体互动机制的发展趋势
一 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增强
二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三 创新研究走向深化综合
四 大学主动协同创新意识增强
五 以创新平台为重要方式促进科研合作创新
六 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创新环境
第八章 推进我国大学创新驱动阶段的政策导向与大学自身的变革路径
第一节 梳理现有政策的结构性矛盾,清除影响创新主体互动的制度障碍
一 强化创新主体联合生产机制建设
二 加大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促进创新能力建设
三 改革创新制度环境,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四 培育社会创新文化,发展合作创新意识
五 搭建创新平台,强化创新合作
六 成立风险基金,减少投资风险
七 完善退出机制
第二节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研究:创业型大学的视角
一 创业型大学的崛起
二 创业型大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分析
三 创业型大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滑铁卢大学的案例
四 对我国地方高校战略转型的启示
参考文献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丛书:“创新驱动”战略下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机制研究 基于大学变革的视角》: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思想之后,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大学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就成为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则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措施,强调系统培养理念,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重视在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2012年年底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做出的重大决策。
目前,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重大转型期,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阻碍“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如教育与培训制度、人才培养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缺乏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等,特别是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动态化、开放式、交互性特征,亟须大学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起以推进创新、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目标的互动机制,通过协同创新的方式提升全社会的创新能力。中国大学的变革,也同样存在几个核心的问题:第一,大学就其本质而言,依然是一个追求理性、探索知识、崇尚自由的教育机构,“创新驱动”中的大学变革,如何将创新的内核与大学的理念完美融合,在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之下,将国家的意志与大学自身的理性思考结合,在创新的过程中不丧失自己的理性,又能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第二,大学变革在技术操作层面,意味着大学需要完善与产业部门之间的合作,大学的知识创造发明需要不断地转化,这就涉及如何为大学教师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激励大学教师的原创探索,因为大学是创新的源泉,所以大学自身要有自由的、宽松的、鼓励创新的内部环境和制度设计;第三,从大学变革的外部效应来看,体现在大学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大学与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网络如何形成。
一重新审视大学的理念与价值.形塑鼓励创新和自由探索的大学理念
“创新驱动”的社会在改变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的同时,也为中国大学未来的变革之路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大学在知识生产、知识传递、知识扩散和知识创新的每一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大学所创造的知识成果以及知识对经济的广泛应用性,对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显得日益重要。从人的发展本质来讲,工业文明时代将人看作发展的工具,通过制度化的教育机构、严格的流程标准、目标导向的评估体系等手段,将人的自身属性割裂开来,仅仅将人看作是实现社会发展、国家富强的工具,并没有将人自身的发展性、开创性统合起来。由此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中国的大学长期以来提供的都是一种理智教育或者说是一种为职业做准备的专业教育,造成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关系的割裂。“我国大学人文教育方面,目前最大的通病就是把人文教育等同于通识教育,把开设大学生文化素质课当成进行通识教育,然后在骨子里又极其简单地把通识教育看成是在主课之外增扩一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面,没有真正像美国一样把通识教育课程提升到大学本科阶段的主要课程和基础学术训练的高度。这实际上表现出了一种大学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巨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