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项目批准号09BZW052,2013年结项,结果为良。主要内容是考察研究近百年来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既梳理、研究了新诗接受史的外在形态,又揭示出其内在嬗变逻辑、特征与根源;既研究了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创作、诗学建构的关系,从传播接受角度深化了对新诗情感空间、审美形式生成发展的认识,又论析传播接受对新诗“经典”生成所起的作用,敞开了“经典”塑造的历史,对新诗经典化现象与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与反思。该研究对重新认识百年新诗“经典”具有重要意义。
方长安教授的专著《中国新诗(1917-1949)接受史研究》人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付梓之前嘱我写几句话,我欣然应允。长安长期致力于中国新诗研究,是本学科点新诗研究方向的传承人。本学科点的新诗研究方向,由前辈学者陆耀东先生开创,已故中年学者龙泉明承教陆门,接踵其后。长安作为龙泉明教授的及门弟子,已是第三代传人。一个学科的研究方向,有三代人的学术积累,也可谓渊源深厚了。长安承接这样的学术传统,十余年来,孜孜砣砣于新诗研究,毫不放松,正应了陆放翁的一句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就。我在倍觉欣慰的同时,也深感一个学术研究方向的传承,全在于创新。以本学科点新诗研究方向的这三代学者而论,陆耀东先生是著名的新诗研究专家,是新诗史研究的拓荒者,穷毕生精力,成《中国新诗史》三卷,在学界广有影响。龙泉明教授的新诗研究,虽然同样走的是史的路线,却侧重于综合地论述新诗艺术的“流变”。长安的新诗研究,则于史的研究之途,另辟蹊径,将传播接受之学,引入新诗研究,是以有新诗接受史研究之说。
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研究文学,是最近一二十年来的学术新潮。这种学术新潮不是学者有意要赶时髦,而是因为其中确实蕴含了一种新的学术生长点,一种意义和价值增殖的可能性。以我个人的观察,这种学术新潮产生的近因,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进的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影响,它的渊源,也可能与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有关。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论述艺术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但他关于物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理论,却对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艺术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影响。也有论者说,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研究,与大众传媒的兴起和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包括比较文学研究有关,都是实情。这也说明这种新的学术研究的方法是由来有自,不是凭空杜撰。
借用一个经济学的术语,文学研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只注重供给侧的问题,即文学的创造过程与文学作品的功用和影响问题,却相对忽视需求侧的问题,即文学的接受过程及其对文学创造的作用和影响。包括从供给侧到需求侧的中介环节,文学的传播过程对文学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作用和影响。忽略了这些方面的东西,文学活动创造的产品,即文学作品是如何抵达社会人群,如何对社会人群发生作用,这种作用的结果又如何反过来作用于文学自身,对进一步的文学创造发生影响,都不甚了了,因而造成了文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大缺陷。20世纪80年代,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引进,虽然弥补了这一缺陷,却限于翻译介绍和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实践,真正将这一理念贯彻于文学史研究,改变传统的文学史研究以文学创作为中心,以作家作品为主体的局面,转而从读者的文学接受和接受的“效果史”角度研究文学史,由文学的创作史转向文学的接受史,由文学产品的生产史,转向文学产品的消费史,实现文学史研究的一次历史性的跨越和飞跃,却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起先是偏重于具体个别作家作品的接受史研究,是谓微观接受史研究,进一步才是宏观接受史研究,即综合地研究整体的文学接受史,或一种文类的文学接受史,长安的新诗接受史研究,即属于后一种情况。就陋见所及,在新诗研究领域,这应该是首创之作,所以值得重视。
方长安(1963-),湖北红安人,文学博士,武汉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重点研究基地“湖北现代人文资源调查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长江学术》主编;兼任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者。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冷战·民族·文学——新中国“十七年”中外文学关系研究》、《新诗传播与构建》、《传播接受与新诗生成》等专著7部,发表论文150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多个,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各一项;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湖北省社科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百篇博士论文提名奖指导教师。
导论
第一节 传播、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生成
第二节 传播与中国新诗现代性发生
第三节 读者阅读接受与新诗经典化
第一章 选本和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及形象塑造
第一节 选本视野中的《尝试集》
第二节 文学史著中的胡适新诗与形象
第二章 郭沫若接受史与白话自由体新诗合法性
第一节 接受史与形象生成
第二节 《女神》出场及其经典化
第三节 选本与《凤凰涅槃》沉浮
第三章 闻一多新诗接受史与形象塑造
第一节 《红烛》《死水》接受史及其逻辑
第二节 文学史著对闻一多形象的塑造
第四章 政治和诗学话语中的徐志摩与经典塑造
第一节 话语冲突中徐志摩诗人形象嬗变史
第二节 选本与《再别康桥》的经典化
第五章 李金发接受史与现代主义审美意识生成
第一节 萌动、营造与初叙
第二节 培育、渲染与言说
第三节 质疑中展示与阐发
第四节 压制与苏醒
第五节 彰显与内化
第六章 戴望舒诗歌接受史和《雨巷》的经典化
第一节 戴望舒诗歌接受史
第二节 选本与《雨巷》的经典化
第七章 卞之琳诗歌接受史和《断章》的经典化
第一节 卞之琳诗歌接受史
第二节 选本与《断章》的经典化
第八章 政治、诗学与何其芳诗歌接受史
第一节 语境更替与接受流变
第二节 选本与“何其芳现象”
第九章 政治与诗学对话中七月派诗歌接受史
第一节 七月派诗歌接受史综论
第二节 读者视野中的艾青形象
第二节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经典化
第十章 语境、读者与冯至诗歌命运
第一节 冯至诗歌的传播接受历程
第二节 读者批评与冯至诗歌创作关系
第三节 《十四行集》走向“经典”之路
第四节 冯至及其诗歌命运沉浮因由
第十一章 诗学和政治空间中的“中国新诗派”
第一节 “九叶派”到“中国新诗派”命名更替
第二节 选本与穆旦诗歌经典化
第三节 语境更替与穆旦的沉浮
第十二章 选、评与新诗发展建构——以《新诗年选(一九一九年)》为个案的考察
第一节 选评原则
第二节 编选体例
第三节 编评取向
第四节 新诗发展观
第十三章 百年新诗接受与经典化反思
第一节 批评与文本意义揭示
第二节 选本与诗人诗作遴选
第三节 文学史著与诗人诗作定位
第四节 三重向度之关系
第五节 新诗经典化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