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拜物教批判、财产权批判的立体视角,深入阐释马克思阶级概念在其文本中的总体内涵,进而从“现实之维”“形上之维”“历史之维”“实践之维”分析当代阶级概念的理论背景与现实境遇,并梳理了当代西方学者消解阶级概念的逻辑演进。*后,在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深入反思与批判“激进政治”思潮。该书重申与坚守了马克思阶级概念,不仅回应了当今国外激进思潮,也为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作者的话
阶级概念或者说历史唯物主义革命主体的问题,在我脑海里徘徊八个年头了。当初选定这个题目作为博士论文的时候,确实“不被看好”,只是我的执意才使得这一选题能够继续。随着时间的进展,今天在西方学术界,讨论革命主体的著作已经渐渐从多年沉寂中,呈现出了复兴的迹象。以最新的一些著作诸如奥利弗·哈里森(oliver Harrison)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革命主体:拉克劳、奈格里与巴蒂欧》(2014)、拉查拉托(Maurizio Lazzarato)的《符合与机器:资本主义与主体的生产》(2014)以及吉多·斯塔罗斯塔(Guido Starosta)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方法与革命主体》(2015)等等为例,均反映了身处资本主义更新换代中的人们,基于时代境遇对于“阶级”的重新思考。如果我们将视野放置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早期阶段,关于阶级概念讨论也大量存在,更不要说传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了。倒是十分奇怪的是,阶级在今天国内的学术界却变成了一个人们不愿提及的话题,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一个过时的话语体系。应该说,从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或者德波的“真在不在,拟在真在”的思想来看,阶级作为资本与劳动分离之后必然展现的一种现代性现象,被慢慢地在资本逻辑所塑造的拜物教意识给遮蔽了。因而,今天要触及马克思的思想,就不能仅仅是“哲学地”、“政治经济学地”,毋宁更是要包含“政治地”这一维度。
总体来讲,对于这个似乎“不合时宜”的论题大致有三个方向需要铺展,一个是马克思本人的阶级概念与其政治哲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二是在以资本主义转型为由,断定现代社会与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主义社会之间存在非连续性,两者之间在质上是断裂的。从而认定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理解方式在当代已经失效了,呼吁人们需要重新激活新的抵抗策略,以及发展出各种概念和方法试图建构新的抵抗主体。诸如拉克劳、墨菲的“边缘群体”、奈格里、哈特等的“诸众”概念等等;三是要深入勘定新的抛弃阶级概念的主体建构是否是有效的,这种抵抗是否真的宣示了革命的不可能性,还是这些激进左翼理论自身进入了“革命退却”的阵地。当然,在流行的误读中,往往从后现代主义进入他们,还可能指责他们的无政府主义的影子。应该说,这些年,我就在上述三个方向上来回摆渡各种思想资源,从马克思开始,然后切入到当代激进左翼理论,以便回溯并为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以及革命作理论上的辩护,本以为不会太难的问题却至今依然觉得十分艰难。所以,在2011年写完初稿的时候,我给标题改为“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概念——基于政治哲学解读的尝试”。这些年来,在此种尝试性的思考中着实走的并不容易,倒不是因为这些人物出现的各种新的概念需要不断去阅读,而是他们之所以要建构新的抵抗主体,就在于资本主义自身的宰制方式与传统马克思主义阶级理念所以指向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不同,言说的语境、言说的旨趣、言说的方法、言说的资源都需要更新,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更新换代,那么抵抗的主体就需要不断的思考下去,所以注定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在马克思的阶级概念与当代人的抵抗主体之间进行理论思考的命题。从本著作来看,虽然我意图捕捉到上述问题中的某些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徘徊越久,想的越多,问题延展的越来越广,特别是当代激进左翼理论中的“主体”问题需要作一个专题式的写作。于是,我本想对文中过多的对拉克劳、墨菲作为激进左翼个案研究,扩展到对朗希埃、哈特、奈格里、韦尔奇诺、布当等人讨论的想法在此搁置了。当然对于这个专题绝非是“猎奇”,而是试图去捕捉这些思考者是如何判断资本主义的新特征,从而基于这些特征又是如何思考马克思的革命主体、以及马克思的解放可能性的问题。
阶级概念没有死去,它的分析话语在当今依然能够抓住时代的现实!
孙亮,哲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从事马克思哲学文本、国外马克思主义、当代法哲学研究。2015—2016年在德国耶拿大学哲学系做访问学者。出版专著《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一个批判性建构》(2013),译著《chaoyue后殖民理论》(2015)、《今日马克思》(2016)。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动态》《学术月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20余篇。独立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等资助课题。
作者的话
导言
第一章 马克思政治哲学语境中“阶级”概念的阐释视角与原则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政治哲学的两个向度
二、“规范政治哲学”的颠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运思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与政治哲学话语建构
第二节 拜物教批判
一、“资本主义政治的特殊性”
二、“资本主义政治的经济性”
三、拜物教批判的阶级意识维度
第三节 财产权批判
一、财产权:从自由的确证到贫困的责难
二、“历史地”考察财产权
第二章 马克思文本语境中阶级概念的总体内涵
第一节 “前”马克思的阶级概念谱系学考察
一、古希腊时期的“阶级”观念
二、近代时期的“阶级”观念
第二节 阶级概念阐释的难度与形成要素
一、难度
二、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第三节 “阶级人”与阶级概念的多重维度
一、逻辑起点与真实主体
二、“阶级”的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
第四节 “深入历史的本质一度中”的阶级政治
一、阶级斗争的存在论根基与实质
二、经济的政治:阶级政治的建构
三、常规与断裂处的阶级政治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在当代的理论与现实境遇
第一节 现实之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变迁的社会影响
一、协作、手工与现代工业
二、社会存在: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
第二节 形上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哲学转型
一、从形而上学到后形而上学时代
二、后形而上学转向中政治思维的挑战与变更
第三节 历史之维:进步主义的“质疑”
一、进步主义的确立及其当代“遭遇”
二、历史唯物主义在何种意义上理解“进步”
第四节 实践之维:从阶级革命到新社会运动
一、“1968,五月风暴”:新旧社会运动的分水岭
二、“新社会运动”的认知定位:基于六个特点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概念的当代理解及其反思
第一节 逃离“生产”的“阶级分析”:韦伯与伯恩施坦
一、“生产”到“市场”:韦伯对阶级分析的语境置换
二、社会主义仅仅是一种“规范”:伯恩施坦的政治规划
第二节 基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解构”
一、爱德华·汤普森的“社会—文化”的阶级观
二、尼科斯·普兰查斯的“结构主义”的阶级观
三、郝伯特·马尔库塞的“人本主义”的阶级观
第三节 “后福特主义时代”的阶级“终结”
一、继续远离“生产”的分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
二、“话语解构”的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概念
三、从“对立”到“对抗”:消解阶级政治的“社会”概念
第四节 瓦解“经济主义的政治模式”:去阶级化的核心策略
一、列宁的“政治优先性”开启
二、葛兰西的“集体意志”的主体构造
三、“偶然性逻辑”的确立与批判
第五节 资本逻辑形态的嬗变:对“阶级解构”的一个反驳
一、“中断手稿”的续写与反思
二、社会冲突“场域化”与资本形态的“多元化”
三、重返“阶级话语”的理论召唤
第五章 勘定“去阶级化”的激进民主政治与马克思政治哲学诉求
第一节 “去阶级化”的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的构想
一、基本判定
二、激进民主构想对社群主义的批判
第二节 激进政治哲学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一、语境主义的批判
二、透过维特根斯坦重审
三、走向一种竞争性的多元民主
第三节 “去阶级化”的规训统治与总体性批判
一、“事物化”与规训的“物质形态”
二、“物化”与规训的“观念形态”
三、“总体性批判”与西方激进左翼的理论限度
第四节 激进民主政治路向的再反思:一种建设性思路
一、置于“实践智慧”语境的重审
二、“政治解放”的价值重塑及其“理论功绩”
三、汲取的不是结论而是其思考的能力
第五节 走向人类解放:马克思的阶级政治的终极追求
一、阶级革命:理性的构造抑或社会结构性的对立
二、阶级解放:超越自由主义的人的自由实现之途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