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按以下体系结构进行论述:第一,概述。通过对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等内容的阐述,引导学生走进管理学的大门,从而为管理学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些内容在第一章讲述。第二,历史演变及总结。本书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把握管理学的发展趋势。第三,管理职能。本书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是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沟通,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程序与方法,也就是解决管理实践中如何去做的问题。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一些管理技能。
管理学足一门研究和探讨组织及组织内资源配置的构造、过程、方式、方法的学科。管理学既是一门应用性、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也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更是管理学科群中最为基础的学科。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专著和教材,借鉴了管理学相关科研的新成果,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了管理学的新经验和新成就,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全书比较系统和全面地阐述了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力求概念准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通俗易懂。
本书的编写目标是:适应高职高专学校经济类专业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建设对管理学知识的要求;力争与我同高职高专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相匹配,满足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才的需要。
本书在借鉴国内外各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离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按以下体系结构进行论述。
第一,概述。通过对管理与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性质等内容的阐述,引导学生走进管理科学的大门,从而为管理学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些内容在第一章讲述。
第二,历史演变及总结。本书第二章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从而把握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管理职能。本书第三章至第八章,分别是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沟通,着重从管理者的工作或职能出发来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程序与方法,也就是解决管理实践中如何去做的问题。通过学习,使学,卜学会一些管理技能。
本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由于本教材的主要适用对象是高职高专学生,因此,突…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在每章中都设有学习日标、本章小结、引入案例、课后闯关等栏日,强化学生应用技能。
本书由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陈云端、龙春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张文英和长江职业学院黄丹莉四位老师共同编写完成。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有关管理学教材,吸收、借鉴并引用了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成果,引用了相关资料、案例等,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管理学原理/高等职业院校财经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为以矛盾论学说为基础的具体矛盾具体分析的方法,正是在承认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的同时,又不是机械搬用,而是能根据具体环境、条件灵活应用这些普遍的真理、原理、方法去解决具体问题。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一切从实际出发,离不开我国的国情,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传统是我们学习管理的前提;我们自己在管理领域的经验与教训是我们研究管理学的基础。
一方面,我们自己有着特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这是我们管理的出发点。同样,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史,它形成了极为复杂的传统文化体系,既有存在于人世之中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有体现在统治阶级身上优劣混杂的传统文化。封建统治阶级倡导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文化为主导。这种文化以“仁”为核心,坚持“中庸”的处事态度。它有扼杀人的个性、束缚人的创造精神、抑制社会活力的一面,也有崇尚集体观念,有利于促进社会统一和谐、发挥整体优势的一面。按现代管理的系统思想来说,发挥系统整体优势与调动系统各要素的积极性,两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前者以后者为基础,后者以前者为归宿。因此,我们对古代统治阶级的民族传统文化,就不能采取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做出具体分析,并与现代的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应辩证地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丰富管理科学的内容,服务于现代管理。
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共产党已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各个方面奋斗了90多年。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某些管理思想,甚至培育了某种新社会主义管理文化。比如,我们曾深入进行了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道德教育,深入进行了集体主义和组织纪律教育,这些都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学习管理学,研究管理问题,务必要把握住这些特有的国情,使之发扬光大。为调动人的积极性而采取的理想教育和精神感化相结合的方法、身教和言教相结合的方法、民主的管理方法等,都与行为科学的理论不谋而合,有的甚至发展了行为科学理论。
尤其需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总结提高。就管理领域来说,国家宏观调控措施的选择和运用、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合理划分、管理职能的转变、人事制度的改革、管理组织的调整、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等,都很有成效。这些管理实践活动是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学习管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管理学体系的出发点之一。
(五)具体学习方法
由于学习管理学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学好管理学对于管理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如何学习管理学?怎样学好管理学?是学习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这里介绍几种学习管理学的具体方法,可以供学习者参考与借鉴。
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通过对现实中发生的典型管理事例进行整理并展开系统分析,从中把握不同情况下处理管理问题的不同手段和方法,以掌握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技能的一种方法。案例分析中所用的案例都是典型的案例,具有典型性、生动性、具体性,因而能够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法。
2.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不同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异同点的研究,总结其优劣以借鉴或归纳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规律的方法。比如,对不同社会制度或不同管理体制下的管理加以比较研究;对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生产力水平下的管理加以比较研究;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水平条件下的管理加以比较研究,等等。
3.历史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予以总结概括,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实现古为今用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运用的结果最终构成了人类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因此,通过研究管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管理学的方法。
4.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数学知识,把握管理活动与管理现象内在的数量关系,寻求其数量规律,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任何事物都兼有质与量的规定性,管理也不例外。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既是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又是管理走向科学化的必经之路。
本章小结
1.关于管理概念,学术界许多学者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许多观点。本书结合中外学者的不同观点,认为管理是指为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协调以人为中心的各种资源的一系列社会活动过程。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管理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管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社会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市场的不断扩大要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管理呈现出系统化、人本化、效益化、科学化、战略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3.管理具有同社会化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学习和掌握管理二重性理论,对我们学习管理学,深刻认识我国的管理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管理模式,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具有普遍性、综合性、时代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管理学对于人们把握管理规律,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培养优秀的管理人才,实现管理国际化和管理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5.管理原则和方法是对管理活动的科学总结,是从管理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管理活动的行为准则。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最基本、最一般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6.学习和研究管理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等多种方法,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体系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