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刘兆林搜集、筛选自己描写乡情、亲情、风情的散文作品三十余篇结集为《巴彦雪》,这些作品笔致浑朴、情感真挚、气韵内敛,汹涌的深情中带着淡淡的无奈和忧伤,甜、咸、苦、涩蕴含其中,读来令人如临其境,感慨不已。
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
——“乡愁文丛”总序
王剑冰
我们强调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当中就有乡愁。乡愁是中国人热爱家乡、牵念故里的独特情结,是一种美好自然的文化观念。社会越是变化、越是浮躁,这种情结就越显珍贵。乡愁也是一种寻根意识,记住乡愁,记住美好的童年,记住美好的向往,也便是铭记我们的根本。
我们每个人都是故乡的一片叶子,这片叶子无论飘落多远,都无法摆脱大树对于叶子的意义。一个人的身上总有着故乡的脉络,流着故乡的血,带着永远不可改变的DNA。一个个的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个村子的化身,他们走出去,分散得到处都是,却不会把村子走失。
说起乡愁,那是一种与生俱在的情怀,住在心中的故乡常常鲜活在那里。故乡是安放你的灵魂、温暖你的寂冷的地方,是接纳你的疲惫、抚慰你的忧伤的地方。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记忆中的余香总在儿时的故乡。那里有我们最亲密的玩伴、最爱吃的食物、最漂亮的衣衫、最天真的憧憬。而芬芳入梦的,多是亲人亲切的面容与温馨的相聚场面。那些亲人或已故去,或还在乡里。现在多数人对故乡的感觉同对年节的感觉一样,那种热闹团圆、香气弥漫的味道是乡情中最重要的部分。“每逢佳节倍思亲”,所以归乡最多的时刻是年节,带着满满的怀想、满满的辛苦,万水千山相携于途,构成最为壮阔的乡愁景观。古往今来,人们因为各种缘由漂泊在外,但总是要找机会赶回故里。金圣叹曾列举“不亦快哉”之事,其一即是“久客得归,望见郭门,两岸童妇,皆作故乡之声”。然而他们的欢喜中又带着那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复杂心理。漫长的时光已然流逝,乡愁的话题始终没有停息,情怀早已渗透于诗歌典章,直至后来,还有余光中、三毛、席慕蓉不约而同地同题《乡愁》。
诚然,远在故乡之外的游子,生发的多为眷念之情,即使老杜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返乡之举,回到家乡也还是要再出去,因“莼鲈之思”而辞官归返的张季鹰毕竟是少数。还有,余光中的《乡愁》或代表了一些人对于故乡的认知,那就是故乡即是母亲(或双亲)的代名,对于故乡的怀念即是对于母亲的怀念,回故乡即是为了看母亲,母亲不在了,故乡的概念便模糊起来。随着生活的变化,有人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回乡的矛盾,记忆与现实发生了冲突,那种期待值与仪式感渐渐折损,许多美好已然变成了永久的追忆。所以有人会说:“我是真的爱家乡,不过爱的可能是记忆里的家乡。”确实,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这是时间所带来的不可逆转的事实。然而不可逆转的还有那份强烈的牵绊,永恒的顾念并未因此而中辍,情感的执拗还是同那些疏离与怨怼扯断了关联。生生不息地以文字表达出来的乡愁,也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特有的传统。
作家们大都已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但我们却能看出那种深深的乡愁情结,这其中有写生养自己的故乡的,也有写生活过的第二、第三故乡的,还有赞美如故知的他乡的。文丛中,地域山水皆有代表,民俗风情各具特色,多方位地展现出人与历史、人与环境的关系,彰显对亲人故土的真挚情怀以及对世态人生的深切感慨,给我们带来亲近,带来回味,带来启迪,让我们感受到温馨而深挚、苍郁而辽阔的文字力量。
我们说,在意乡俗年节,提倡尊崇温情,爱护碧水蓝天,留住美好记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内容之一,也是复兴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这样会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得愈加贴近期待与理想,也会使我们愈加容易找得到灵魂家园、记得住美丽乡愁。大象出版社倾心打造这样一套阵容壮观的“乡愁文丛”,就是带有这样的初衷。该文丛是具有欣赏性、研究性、珍藏性的文学工程,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与期望。“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随着时间的挥手远去,
这种记忆与期望会愈加显现出它的意义。
2017年初春
刘兆林,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辽宁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发表长篇作品《不悔录》《绿色青春期》《雪国铁梅》《儒林怪杰》,中、短篇小说集《啊,索伦河谷的枪声》《雪国热闹镇》《三角形太阳》《违约公布的日记》,散文集《高窗听雪》《和鱼去散步》《父亲祭》《在西藏想你》《脚下的远方》等。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冰心散文奖、八一文艺奖、庄重文文学奖、东北文学奖、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等。
第一辑 乡情
月是故乡明
巴彦雪
捡庄稼
童年伴我一生
我自豪,我是雪中的绿色
流浪汉还乡
怀念一颗种子
永远31岁的前辈
我的粮食关系
我的文学老师
写早了的自传
大沟乡风景
辽宁在海边
第二辑 亲情
母亲
和父亲搏斗
父亲祭
和妻子处关系
感谢跳舞
和儿子交朋友
给儿子的信
清明烧纸
过年
孙子的旺叔
第三辑 风情
听雪书屋
冰峪的山羊
桓仁秋色
去东极迎日出
黑龙江漫游日记
丝绸路上的少女
白鹿原下樱桃红
谁无乡情与乡愁(代后记)
过年
过年,就是把周而复始的漫长日子,集中几天,过成最隆重的日子。漫长日子中,最值得隆重一过的,是冬天和春天相交的节点,从这节点开始,春天来了!所以,过年就是过春节!!这与由西方人过出来的那个不咸不淡后来我们也跟着马马虎虎过一过的新年不同,这是中华文明最富希望的日子,谁不欢欢喜喜地盼!!!
孔子却曰:“君子有三戒……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得”之戒,于诸事多已力不从心的我,圣人不提醒也早开始自戒了,唯过年团聚这一“得”念,怎么也戒不了。我家是典型的独生子女之家,儿子儿媳都是独苗,我和老伴都上无老人,下只有一个幼儿园小班的毛童孙子,我们天各一方,过着最简单家庭的清静日子,有能力不戒之得,也只有以独生孙子为核心的“三国四方”过年团聚了。眼下中国,到处是六颗行星绕一颗恒星转的独子家庭圈,圆满实现这一团聚,并非易事。
比如蛇年(前年)春节,我高姿态精心拟定了个团聚方案,让儿子一家三口先到岳父家过年三十,初三再回我家拜年,初四“三国四方”到饭店大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