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四十余年之功撰写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并称宋代颇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洪迈,字景卢,号容斋,南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治学通儒”。他读书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最终成为《容斋随笔》这一皇皇巨作。
《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内容严谨博大,从诗词文翰到典章制度,再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堪称有宋以来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后世学人称道,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
本书分别从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四大方面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内容丰富,方便读者阅读和理解。
宋代非常具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体著作之一
历史学家公认的研究宋代历史必读之书
⊙毛泽东十分喜欢看的书
《容斋随笔》十分重视思想文化发展中的别创与独到见解,对学术上的浅妄、倒退、烦琐、讹误现象有很多一针见血的批评,这使得毛泽东对这部书念念不忘、爱不释手。毛泽东是重视“推陈出新”的大家,所以对《容斋随笔》十分喜欢。
⊙有叙有议的珍贵史料笔记
《容斋随笔》内容丰富,涉及经史诸子百家、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涉及领域广泛的史料笔记。它议论精辟,评论恰当,历来受到世人的称道。其重要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对于后世研究意义重大。
⊙与历史对话,提升个人修养
《容斋随笔》是一部关于历史、文化、艺术、哲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笔记小说,以记事、考证、评论为主要写作内容。读者阅读此书,不仅仅是与历史对话,也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因为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可看天下、知天下、品天下、论天下,书中传递的历史信息,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知识广度和个人修养。
《容斋随笔》是南宋著名学者洪迈穷尽四十余年之功编纂而成的一部史料笔记,该书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称为宋代最有学术价值的“三大笔记著作”。
洪迈,字景卢,号容斋,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官至端明殿学士。他学识渊博,一生涉猎典籍颇多,被称为博治通儒,有志怪小说集《夷坚志》传世,并编有《万首唐人绝句》等著作。他读书每有心得,便随手记录下来,集腋成裘,撰写成《容斋随笔》这一皇皇巨作。洪迈在《容斋随笔》卷首说:“余老去习懒,读书不多,意之所之,随即纪录,因其先后,无复全次,故目之曰随笔。”
《容斋随笔》共5集74卷1220则。这部书内容博大,从经史子集到诗词文翰,从典章制度到医卜星历,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堪称宋朝之前的百科全书。其考证辨析之确切,议论评价之精当,备受称道,是我国古代笔记小说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被后世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的必读之书。后人更将《容斋随笔》中有关诗歌部分,辑为《容斋诗话》。
明代河南巡按、监察御史李翰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说:“洪迈聚天下之书而遍阅之,搜悉异闻,考核经史,捃拾典故,值言之最者必札之,遇事之奇者必摘之,虽诗词、文翰、历谶、卜医,钩纂不遗,从而评之……此书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对于世俗教化颇有裨益。”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容斋随笔》说:“南宋说部,当以此为首。”
毛泽东一生“活到老,学到老”,他对《容斋随笔》更是情有独钟,从中年至晚年,《容斋随笔》一直伴随其左右。1944年7月28日,毛泽东致函谢觉哉说:“《容斋随笔》换一函送上。”随后,谢觉哉7月31日的日记就有读《容斋随笔》的大篇心得记载,此后9月20日、29日、30日,10月1日、4日等都有阅读与应用记载,从中可见,阅读《容斋随笔》也可以启迪日常工作的思维。
1959年10月30日,毛泽东出京视察,指名要带的有限书籍中就有《容斋随笔》。1972年,毛泽东曾将此书送给他青年时代的朋友、湖南第一师范的同学周世钊。即使在1976年9月8日,也就是毛泽东去世的前一天,还让别人为他代读《容斋随笔》37分钟。
古人云“开卷有益”,但是世上确实有许多坏书、无聊之书,郑板桥就曾告诫自己的亲人,读了坏书“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即使是所谓“好书”也不可轻信。在许多篇章中,洪迈就指出,古籍和今作中之所以有错误,有的是识见有误,有的是照抄了前人的成说,未加深考。所以读书要随时考证清楚,否则,自己的论证、学问就是建立在不可靠的基础上,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贻害别人。
读书时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动笔看书也不是简单地在书上划划杠杠、写点批语之类,而是要认真做读书笔记,做摘记。《容斋随笔》正是这样,有时是随读随记,有时是综合思考作一些综合摘记。在使用文字方面,则有时是直录原文,有时是用自己的语言撮要,对于直录的、引用的,洪迈是特别注意的,都较准确,注明出处。有时也加以评论、考证。《容斋随笔》不仅给人“勤笔勉思”的启示,更给人以可以直接引用的极有价值的资料。
在《容斋随笔》中,我们看到,洪迈不论是在朝时、在野时或出使时,又不论是春夏秋冬,或晨起更深,都是有空就读书的。积累知识是为学第一步,知识积累起来了,还要使这些知识有用,这就要善于综合思考。《容斋随笔》以大量的事例反复地显示了要融会贯通,才能提炼出观点。在洪迈看来,人生哲理、读书至道,正在于对万事、万物、万书之融会贯通。融会贯通,固然需要依靠天赋,但更多的要靠后天的努力。
从《容斋随笔》看来,论证可以分两方面,一是论述,二是考证。论述一般为综合性的,重点在展示论点,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考证则专题性较强,重点在于判定一件事、一个词、一个地名等是否正确,范围相对而言比论述小。但两者却又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考证虽有时作为论著的“零件”,但其本身也是立论点、摆论据、作论证的过程。论点不论是正面阐述命题,还是反面驳斥,都要明确,新鲜,论据则要丰富准确,论证则要辩证、周密而又有趣味。
一部《容斋随笔》,粗读可以消食解颐,细读可以增长知识。后人评价它“可以劝人为善,可以戒人为恶;可使人欣喜,可使人惊愕;可以增广见闻,可以澄清谬误;可以消除怀疑,明确事理”。为了使广大读者能够从中受益,我们将五卷随笔删繁就简,择其精妙,加以注释评析,以便于大家能够更好地从中吸取养分,而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此走上博学多能之路。笔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许多疏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唐品,本名唐建福1964年11月18号生于湖南临澧县。1984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即进入江西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1996年调入广东旅游出版社。编辑策划有季羡林、周一良等主编的《东方文化丛书》30余种,余秋雨著作全集22种《秋雨合集》。策划出版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教授胡平先生代表作《禅机》。另有于丹教授畅销书《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发行150余万册。现为自由出版策划人、北京唐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策划。
容斋随笔
欧率更帖
八月端午
禹治水
浅妄书
地险
长歌之哀
张良无后
周亚夫
秦用他国人
李太白
温公客位榜
牛米
南夷服诸葛
晋之亡与秦隋异
韩信周瑜
国初人至诚
孔子欲讨齐
狐突言辞有味
孟子书百里奚
韩柳为文之旨
洛中盱江八贤
诸葛公
论韩公文
陈轸之说疏
唐扬州之盛
爰盎小人
玉蕊杜鹃
将帅贪功
汉二帝治盗
光武弃冯衍
曹操用人
谏说之难
孙膑减灶
次山谢表
唐诗人名不显者
孔氏野史
京师老吏
文章小伎
三长月
和诗当和意
真假皆妄
容斋续笔
戒石铭 069
存亡大计
田宅契券取直
张释之传误
巫蛊之祸
丹青引
诗文当句对
台谏不相见
周世宗
郑权
资治通鉴
田横吕布
禁天高之称
汉唐二武
买马牧马
后妃命数
严武不杀杜甫
朱温三事
大义感人
女子夜绩
董仲舒灾异对
韩婴诗
蜘蛛结网
孙权称至尊
三家七穆
萧何先见
曹参不荐士
汉唐辅相
唐帝称太上皇
东坡自引所为文
渊有九名
列子书事
古迹不可考
帝王训俭
陈涉不可轻
孔墨
李林甫秦桧
书籍之厄
周礼非周公书
醉尉亭长
容斋三笔
晁景迂经说
上元张灯
刘项成败
无名杀臣下
平天冠
魏收作史
北狄俘虏之苦
东坡和陶诗
陈季常
旧官衔冗赘
宣告错误
宰相不次补
孔子正名
枢密名称更易
缚鸡行
白公夜闻歌者
贤士隐居者
韩苏文章譬喻
孙宣公谏封禅等
赦恩为害
节度使称太尉
忠宣公谢表
唐贤启状
赦放债负
周玄豹相
司封失典故
君臣事迹屏风
唐夜试进士
前执政为尚书
老子之言
碑志不书名
曾皙待子不慈
渊明孤松
作文字要点检
大观算学
元丰库
政和文忌
神宗待文武臣
夫人宗女请受
杯水救车薪
秦汉重县令客
颜鲁公戏吟
郡后主婿宫
容斋四笔
周三公不特置
毕仲游二书
诏令不可轻出
诸家经学兴废
文潞公奏除改官制
北人重甘蔗
韩公称李杜
吕子论学
水旱祈祷
外台秘要
六枳关
王荆公上书并诗
一百五日
禽畜菜茄色不同
王勃文章
黄庭换鹅
窦叔向诗不存
草驹聋虫
娑罗树
得意失意诗
茸附治疽漏
西太一宫六言
华元入楚师
沈庆之曹景宗诗
蓝尾酒
姓源韵谱
文字书简谨日
青莲居士
熙宁司农牟利
东坡诲葛延之
当官营缮
闽俗诡秘杀人
至道九老
梁状元八十二岁
徽庙朝宰辅
经句全文对
官称别名
汉重苏子卿
曹马能收人心
容斋五笔
天庆诸节
狐假虎威
徐章二先生教人
王安石弃地
官阶服章
庆善桥
唐曹因墓铭
孙马两公所言
人生五计
瀛莫间二禽
萧颖士风节
开元宫嫔
欧阳公勋封赠典
东坡文章不可学
万事不可过
严先生祠堂记
大言误国
宗室覃恩免解
贫富习常
卜筮不敬
鄱阳七谈
糖霜谱
盛衰不可常
门生门下见门生
风灾霜旱
白居易出位
醉翁亭记酒经
唐臣乞赠祖
八种经典
欧公送慧勤诗
东不可名园
何恙不已
绝句诗不贯穿
谓端为匹
牛米
【原文】
燕慕容①以牛假②贫民,使佃苑中,税其什之八;自有牛者,税其七。参军封裕③谏,以为魏、晋之世,假官田牛者不过税其什六,自有牛者中分之,不取其七八也。予观今吾乡之俗,募人耕田,十取其五,而用主牛者,取其六,谓之牛米,盖晋法也。
【注释】
①慕容(huàng):字元真,东晋初年鲜卑族的首领,建立前燕国。他为了纪念自己的功绩,自创“”字。②假:借。③封裕:封裕,汉人,渤海封氏,封抽的儿子,为前燕记室监参军、太尉领中书监。
【译文】
燕国皇帝慕容把牛借给贫穷的农民,并且允许他们在苑囿中种地,但是要收取他们十分之八的租金,如果自己家里有牛的,就收取十分之七。参军封裕劝说阻止,他认为在魏、晋时期,农民租种官府农田和借用官府的牛所交的租金也不过是十分之六,而自己有牛的,双方各付一半,也不会收取十分之七或八的租金。如今我看了我们家乡的风俗,用佃户耕田,收取十分之五的租金,使用主家耕牛的,收取十分之六的租金,称之为“牛米”,这乃是晋朝的制度。
【评析】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李绅《悯农》中的句子,这让我们又想起满脸皱纹但又一脸纯朴的田间老农,他们起早贪黑,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依旧要在田间辛苦地劳作。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有一碗饭吃,能让全家老小填饱肚子,但这样高的租金,谁能承受得了?虽然粮食是他们自己种出来的,可官员却并不理会他们的难处与艰辛。这就是古代当时收取农民租金的制度啊!想一想,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多么幸福啊,我们应该感到知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