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所写囊括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著名作家,如鲁迅、许地山、废名、巴金、夏济安、张爱玲等,作者善于截取这些20世纪人文大师人生经历中的片断,勾勒出每个人物的有趣侧面或其重要方面。本书稿始终贯穿“有情”之旨意,既是书中大师们生命中荡漾的感情,亦是作者写作此书时倾注的真情。作者是沈从文研究专家,在本书中用18篇文字、一整章的体量记录了沈从文生活的各个侧面。
鲁迅文学奖、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张新颖zui珍爱的随笔集,沈从文研究专家,复旦中文系课堂片段原样呈现,让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能亲近的文字。
张新颖,一九六七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等多种奖项。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当代批评的文学方式》、《来路》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
小引/1
A 卷 “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
孤桑好勇独撑风/3
“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7
“我要看来看去的看一下”/9
猫头鹰、蛇之类/12
暗途、河流、墓碣/15
启发悲哀和苦感/18
《缀网劳蛛》编后记/21
许地山著《印度文学》/28
莫须有先生言行录/31
“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34
刘西渭的孤独/38
钱锺书挖苦胡适/42
读《林徽因文集》/46
林徽因一生中的几个情景/50
深夜赛跑的赤子/53
“我的骨骼里树立着它永恒的姿态”
——牛汉和《悼念一棵枫树》/56
旧北平的调子和成长的歌、59
读夏济安记、65
一只粗糙的手的抚慰
——略谈张爱玲《同学少年都不贱》/73
B 卷 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
寻访戴望舒游学法国的事/81
抗战和他们的诗
——戴望舒、艾青、穆旦:三代诗人的例子/87
鱼化石/92
山山水水总关情/100
葡萄苹果死于果子,而活于酒/108
穆旦在芝加哥大学
——成绩单隐含的信息及其他/111
穆旦与萧珊/122
用最简单的语言写最单纯朴素的诗/137
一个年轻艺术家的学习时代
——从《关于罗丹》看熊秉明/144
C 卷 “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沈从文早年的教书生活/157
“天知道这是一本什么书!”
——沈从文的一篇佚文和他的“骄傲”/165
野话/168
沈从文与音乐/171
沈从文在革命大学/175
沈从文的一九五一年/184
“看了会新书,情调和目力可不济事”
——沈从文对新兴文学的意见/193
“但丁在什么桥头曾望见一个白衣女郎走过”
——沈从文的济南印象/197
漫说《从文家书》/203
远的因缘,近的感念
——关于《沈从文别集》/214
沈从文从事文物研究时的心态/218
沈从文佚简:谈罗汉图/221
“我不理解他”/229
花的收藏/232
沈从文谈汪曾祺/233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所见沈从文签名本/237
D 卷 怀念
个人命运和时代悲歌/247
贾植芳先生的乐观和忧愤/250
沧溟何辽阔,龙性岂易驯
——琐记贾植芳先生/254
早春日记中的人和事/265
鱼化石(节选)
一
夏济安在西南联大教书的时候,爱上他班里的一个女学生,可是一个人内心狂热痴想,很少化为切实的言行,偶有笨拙的表示,自以为深意存焉,对方却极可能浑然不觉,结果,自然是没有什么结果。《夏济安日记》在台湾是一本很有名的书,重版多次,我手头所据的是时报文化出版公司一九八〇年第八版的复印件。一代名家的这一段苦恋心迹,不能不令读者感慨良多。
夏济安那时来往较多的年轻同事有卞之琳、钱学熙等,而卞之琳的恋爱苦恼之深犹甚于他,所以他有时候会把自己跟卞之琳比,以苦比苦,似乎苦还可以忍受,恋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独于己如此,这也勉强算是个安慰。一九四六年一月十二日记:钱学熙“批评卞之琳爱情失败后,想随随便便结个婚,认为这是放弃理想,贪求温暖,大大要不得。”夏济安在日记里替卞之琳——其实是为自己——辩解道:“可是像卞之琳这样有天分有教养的人,尚且会放弃理想,足见追求理想之难了。”
卞之琳苦恋的对象是张充和。一九三三年,卞之琳虚岁二十三,夏天在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秋天认识了来北大中文系念书的张充和。因为张充和,卞之琳诗创作也发生了很有意味的变化。当初闻一多先生曾经当面夸他在年轻人中间不写情诗,他自己也说一向怕写私生活,“正如我面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激情,我在私生活中越是触及内心的痛痒处,越是不想写诗来抒发。事实上我当时逐渐扩大了的私人交游中,在这方面也没有感到过这种触动。”“但是后来,在一九三三年初秋,例外也来了。”——他在《《雕虫纪历》自序》中坦言——“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由于对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仿佛作为雪泥鸿爪,留个纪念,就写了《无题》等这种诗。”但事情并不到《无题》诗时期为止,“这番私生活以后还有几年的折腾长梦”。说得更郑重一些,这其实是一个人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经验和记忆。其中不乏一些感情的细节,如《无题三》所写——
我在门荐上不忘记细心的踩踩,
不带路上的尘土来糟蹋你房间
以感谢你必用渗墨纸轻轻的掩一下
叫字泪不玷污你写给我的信面。
门荐有悲哀的印痕,渗墨纸也有,
我明白海水洗得尽人间的烟火。
白手绢至少可以包一些珊瑚吧,
你却更爱它月台上绿旗后的挥舞。
香港的张曼仪女士是卞之琳研究专家,她编选的《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卞之琳》一书附有《卞之琳年表简编》,极其简单的年表,许多事情只能略而不记,却特别在意地记下了与张充和相关的“细小”信息,如一九三三年的初识;如一九三六年十月,回老家江苏海门办完母亲丧事,“离乡往苏州探望张充和”;如一九三七年,“三月到五月间作《无题》诗五首”,又,“在杭州把本年所作诗十八首加上先两年各一首编成《装饰集》,题献给张充和,手抄一册,本拟交戴望舒的新诗社出版,未果,后收入《十年诗草》。”如一九四三年,“寒假前往重庆探访张充和”,其时距初识已经十年。年表虽然是张曼仪所编,这些事情却一定是卞之琳讲出来并且愿意郑重编入年表中的。
一九五五年,卞之琳四十五岁,十月一日与青林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