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逻辑:生活行为与慢性病》从一位医学界人士的角度出发,以一篇篇小品文的形式,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生活行为与习惯及应对一些常见疾病的要点。对于一些大众耳熟能详的健康知识,作者给出了它们背后的生理学原理;将流于表面的口口相传、真假难辨的说法,变成了具体的、有指导性的知识:而对于一些误传的信息,予以了澄清。
《健康的逻辑:生活行为与慢性病》集科学性与常识性于一体,相信必定会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法则。对人来说,无论帝王将相、平民百姓概莫能外。不过,人是智慧的动物,创造并发展了科学,用科学格物致知,逐步地认识和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于是人们用它来优生、抗衰老、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甚至推迟死亡的到来。这些关于生老病死的学问便统称为医学。虽然医学尚不能完全突破这一自然规律,但如今出生缺陷减少、许多疾病可以防治、人的寿命延长,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在许多传染性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被消除和控制的同时,伴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又产生了新的问题:慢性病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的发病率猛增,严重危害民众的生命健康。此类疾病虽然可治,但更需预防。
今年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名为《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的文件,对我国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文件强调了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防治慢性病中的重要性。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的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与心理平衡等。而健康的行为则含义更广,如何看待疾病、如何利用医疗资源、如何辨别“健康信息”的真伪等皆属其列。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是与生俱来的,民众需要了解、学习,社会需要宣传、推广,而医务界同仁更应该将向民众普及这些医学知识视为己任。
本人从医五十余年,诊治病人无数,但深感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之重要。而如今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的预防更应着重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此为一;其二,事实上我国数亿中老年人,已经慢性疾病缠身,对于这些疾病的合理治疗,其实亦是预防——医学名词为“二级预防”,即预防严重的并发症。治愈这些慢性病可能性不大,但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却完全可能。
近年来,陆续写了些相关的文字,其中少部分亦曾在某些报刊上刊出过。此次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负责同志鼓励,复将其整理、改写,以期与其他各篇风格统一,用于出版。此前本人亦曾出版过一些讲述健康生活方式的医学科普书籍,承蒙读者厚爱,尚以为可读。此次出版的不同之处在于:除包括了一些最新的健康生活方式资讯外,亦包括了部分上述关于合理治疗、二级预防的内容,是为使读者更多受益之意。
本书名为《健康的逻辑》是为强调不良生活行为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引起读者对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视。
医学名词多晦涩难懂、医学内容多枯燥无味,是医学科学普及的难点。许多年来,致力于医学科普的同仁曾努力将其写得通俗易懂,如今随着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一难题已逐步解决。但医学内容之枯燥无味则仍横阻于作者与读者之间。近年有些媒体尝试增加民众接受此类知识的兴趣,却又似有将医学知识“娱乐化”之嫌,如何解决尚待专家们研究。就出版物而言,若将医学知识写成诗歌、小说之类固然读者爱读,但恐不易在有限的篇幅中将科学的内容表述充分。本书中的各篇,每篇在1500~1800字之间,一篇一题、各皆独立,夹叙夹议,在讲清楚科学原理的同时努力写得活泼些,成一种小品文的形式,使读者在阅读之时即或不觉愉悦,至少也不感枯燥。是否能达此目的,尚待读者、专家评述。
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包括的内容甚多,一则本人专业领域狭窄,无多体会之内容不敢妄写,二来有些内容已有相关专家著有佳作在先,读者尽可择优阅读,故本书内容并未能面面俱到。即使如此,疏漏、谬误之处信必有之,尚望专家、读者见教。
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荔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全利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全利医师杂志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仂会名誉理事。曾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多年从事肝癌的研究和推进全科医学、健康教育等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4(余篇,主编《现代内科学进展》、《全科医学概论》等专著十余册。发表科普文章近干篇,主编、著作科普书籍40余册。
序篇 也谈健康
国家发布:“三减三健”防病保健
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莎士比亚说得好:“……全在我们的意志”
第一篇 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于吃的“指南”
“病从口入”新说
胆固醇风波
实在应该吃得淡些、更淡些
喝水的学问
吸烟之害:迟到的认识
与嗜烟者之辩
饮酒其实也伤心
饮酒确实能致癌
运动收获健康
让我们“健走”去吧
第二篇 关于心脑血管病
关注生活行为,预防心脑血管病
知道这种高血压病吗?
并非“意外”之“意外”
血管里的“斑块”
关注颈动脉,预防脑卒中
腔梗、脑梗一丘之貉
心梗、脑梗,肺亦可梗
因人而异的血脂“指标”
认识“他汀”
漫话阿司匹林
治疗的目的在于预防
用药如用兵,进退皆需慎重
第三篇 糖尿病与代谢性疾病
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避开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与胰腺癌或有关联
肥胖与减肥
血中尿酸何以增高
痛风病人饮食问题新解
第四篇 癌症与防癌
从细胞分裂看肿瘤问题
此消彼长,防癌还得下功夫
知否“生活方式癌”
喜闻上海癌情有转机
胃癌防治仍是任重道远
肥胖与防癌
癌症的早期发现:困惑与出路
此等小结节或可静观其变
防癌十计
懒惰的癌
这些癌症可能好办些
第五篇 肝炎问题
胜券在握,还需努力
应关注丙型肝炎问题
准父母们应加重视之事
第六篇 科学行为保健康
先看全科医生好
医学亦有无奈之处
健康不靠吃药
“少肌症”知道吗?
宜常看看方格纸
守住底线,小心受骗
“饭后不能吃水果”之辩
吃个大饼也能“增强免疫力”
女人与黄豆的那点儿事
出门旅游毋忘健康
走路防跌,吃饭防噎
《健康的逻辑:生活行为与慢性病》:
关于吃的“指南”
“民以食为天”,不过天晓得: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泱泱大国,真正解决了民众吃饭问题的朝代怕是不多。而时至今日,由于社会安定、科学进步、生产发展,尽管有些地区还要“扶贫”,但饭总是有得吃的了,在许多地方甚至已经是“营养过剩”了。超重、肥胖者日增,减肥已成产业。“三高”普遍被认为是由饮食之不当引起的,健康学者高呼要“管住嘴”。但人不能不吃东西,如何吃得健康便成了人人关心的话题:有主张“辟谷”的,有提倡素食的,有指责“洋快餐”的,有调查说某百岁老人就是喜欢吃肺膀的,到头来又有人认为“美食,人生之乐事也”……
确实,自古便有“食、色,性也”的话,要吃东西是人的本性,如今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享受些美食自然也是好事,更何况我中华美食誉满全球。
于是,问题成了“如何既饱了口福又有益健康”了。其实这个问题在全球来说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并非我们一国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都制订有“膳食指南”之类的文件作为指导。我国也不例外:由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邀请营养专家集思广益,讨论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版发行于1997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饮食条件亦不断变化,于是十年之后的2007年又作了修订、再版。2016年又再次修订、再版,并以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名义推广。应该说这是一个“国家级”的指南。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吃?答案应该是:按《指南》的意见办。
不妨来看看2016年6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是怎么说的。这指南倒也简洁,共有6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化,具体点说是每天多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营养学家们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全部需要,母乳之对新生婴儿除外。所以饮食应该多样化,以相互补充。平时工作一忙,煮碗面条、吃点快餐应付的人可能需要注意了。相反的情况也是应该特别提醒的。煮碗面条、吃点快餐应付的固然有,但人们饮食的总体趋势是菜越吃越多、饭越吃越少了。逢年过节、酒店宴客甚至不吃主食或是只吃很少的主食了。主食多为谷类食品,能给人体提供身体活动的基本能量,而且是最“经济”的能量。这里的“经济”二字倒不仅是指谷类食物相对较为便宜,而是指谷类食物中主要含碳水化合物,若无糖尿病,则是最容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素,且碳水化合物经代谢、提供能量后即转变为二氧化碳与水,不难排出体外,可以说是“最清洁的能源”。故这以“谷类为主”四个字的确很是重要的事。
2.多吃蔬菜、奶类、大豆
蔬菜能给人提供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其中深色蔬菜、红色蔬菜所含营养素尤为丰富。其实烹调得法,蔬菜之清香可口,亦属餐桌上的上品。豆类之中黄豆(大豆)的营养价值最高,制成的豆制品更丰富多彩,且易消化吸收,餐桌上应不可少。奶类营养丰富,其中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老少咸宜,乳酸钙更是补钙佳品。酸奶、奶酪不但别具风味,且酸奶之中多含益生菌及有助于人体肠道中益生菌生长的物质,于肠胃之健康、消化吸收之功能更大有裨益。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大鱼、大肉”多含贬义,其原因在于这“大”实是指“多”,过多则不利健康,故提倡“适量”二字。不但量应该控制,这肉还强调是瘦肉,目的在于减少脂肪的摄人。脂肪摄入过多易致人体肥胖,肥胖又易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危害健康。故脂肪类食物确乎不宜多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