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公众的精神需求更为复杂。本书提出媒介幸福感是心理能量的理论想象,并根据传播学和心理学相关的认知及需要理论为出发点构建了媒介幸福感的理论。此外,根据媒介幸福感形成的心理机制,探索了“媒介—主观幸福感”与“媒介—消极情绪体验”的转化模型,并从媒介养心的视野提出媒介对幸福感的培育途径及具体措施,及由此建立了媒介幸福感的测评体系及预警机制。
袁爱清,女,江西瑞金人,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幸福感、特殊群体传播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现代传播》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她的教学融合了媒介幸福感的理念与操作技术,倍受学生的喜欢,是学校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多次被评为江西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并受到江西日报,江西师大报,青春师大等媒体的报道。
第一章 命题:传播如何守住人类的幸福
第一节 本选题的意义、由来及结构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的主要视角、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二章 出发与归宿:媒介幸福感研究的“心”视角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研究的时代意义
第二节 媒介幸福感研究的社会意义
第三节 研究媒介幸福感的理论意义
第四节 媒介幸福感研究原则
第五节 媒介幸福感应用的领域
第三章 追问与回溯:媒介对幸福感的建构想象
第一节 幸福感
第二节 媒介与幸福感
第三节 媒介幸福感“正能量”的想象
第四节 媒介幸福感的建构
第四章 前因与后果:媒介幸福感的内涵与外延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框架
第二节 媒介幸福感特性
第三节 媒介幸福感影响因素
第四节 媒介幸福感提升途径
第五章 转型与构建:媒介幸福感整合理论探新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媒介幸福感的整合理论视野
第六章 中介与边界:媒介幸福感的心理机制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的内在基本要素
第二节 媒介幸福感机制影响模型转化过程
第七章 流转与规避:媒介养心的幸福感模型
第一节 媒介养心的结构
第二节 媒介养心的信任与依赖
第三节 媒介养心的动态模型
第八章 方向与引擎:受众从媒介中寻求幸福感的研究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信息寻求动机
第二节 从媒介中寻求信息的相关影响因素
第九章 拥有与超越:媒介幸福感的促进路径
第一节 媒介幸福感促进
第二节 媒介幸福感促进的相关因素分析
第三节 媒介幸福感的促进策略
第十章 回归与呼唤:媒介幸福感的干预策略
第一节 媒介干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媒介干预的原则
第三节 建立媒介干预策略
第十一章 童年的回归:流动儿童媒介幸福感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论
第四节 促进流动儿童媒介幸福感的建议
第十二章 公平与正义: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幸福感的研究
第一节 研究基础
第二节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及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发现
第十三章 健康与幸福:离退休老人媒介幸福感的研究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四节 研究发现
第五节 讨论与结论
第十四章 总结
附录 青少年媒介幸福感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