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人口流动模式的转变,随迁子女的规模持续增长,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特别需要引起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和重视。本书基于制度排斥、家庭资本和资源稀释三大理论,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在学情况、就读学校性质、受教育年限三个层面,对3~18岁随迁子女在幼儿园、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受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序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时期,伴随这一波澜壮阔历史进程的是大规模的人口流动。20世纪90年代后,举家迁移的家庭式流动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随迁子女的规模也随之迅速扩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7周岁及以下随迁子女的数量已高达3581万人。随迁子女正处于学龄期,在流入地接受较好的教育,有助于他们提升文化素质、积累人力资本。这不仅可以促进随迁子女的自身发展、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还可以提高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然而,他们在城市接受各级教育时受到制度排斥、家庭资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本书呈现的内容就是对这个问题所做的思考。
书稿源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得益于我的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杨菊华教授。2011年我跟随杨老师攻读博士学位,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步走入学术殿堂,投入人口流动的相关研究,并根据老师的建议和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了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
本书以3~18岁的随迁子女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从在学情况、就读学校性质、受教育年限三个教育层面,分析了他们在幼儿园、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的受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制度改革、教育投入、家庭支持、学校配合、社会帮扶、经济发展六大方面提出了改善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提升随迁子女教育福利水平的对策建议。本书在以下方面做了创新和发展:一是拓展了研究对象,涵盖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随迁子女;二是丰富了分析视角,采用比较分析的视角在重点关注随迁子女的同时,还将其与户籍人口子女和留守子女做比较研究,此外,比较分析受教育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各教育阶段和各教育层面的异同;三是深化了研究内容,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探讨了制度因素、家庭资本对随迁子女受教育状况的影响。希望本书的出版有助于社会各界准确、全面和深入地认识随迁子女的受教育状况;有助于为政府制定、出台、修改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以提高随迁子女的教育福利;有助于推动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
本书在写作和修改过程中,虽然经过长时间思考,殚精竭虑,多次修改,但受学识、能力的限制,本书还有许多肤浅、疏漏之处,希望得到读者的批评指正。
谢永飞
谢永飞,1979年12月生于江西兴国。2005年6月毕业于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人口研究所,获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获人口学博士学位。现为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南昌大学赣江青年学者。自2005年以来长期从事人口社会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迁移和流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的回流意愿研究、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投入研究、江西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制度排斥、家庭资本与流动儿童的教育机会、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与江西人口、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性别偏好与政策博弈:江西省出生性别比偏高分析、南昌市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市民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闲暇生活研究等。在《人口与经济》《教育与经济》《南方人口》《西北人口》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第1章 导论/001
1.1 研究背景/002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005
1.3 研究方法/008
1.4 研究意义/010
1.5 本书结构/012
第2章 文献综述/015
2.1 在学情况/016
2.2 就读学校性质/024
2.3 教育结果/034
2.4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与发展/040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044
3.1 相关理论和视角/044
3.2 理论分析框架/055
3.3 研究假设/061
第4章 数据与方法/071
4.1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071
4.2 变量的定义与操作/080
4.3 分析方法/088
4.4 样本的基本分布特征/091
第5章 在学情况/101
5.1 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01
5.2 模型分析结果/111
5.3 总结与讨论/125
第6章 就读学校性质/133
6.1 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34
6.2 模型分析结果/145
6.3 总结与讨论/159
第7章 受教育年限/166
7.1 双变量的描述性统计/167
7.2 模型分析结果/171
7.3 总结与讨论/176
第8章 定性资料分析/182
8.1 户籍制度与教育制度的排斥/183
8.2 家庭资本的各显神通/196
8.3 兄弟姐妹结构的影响/208
8.4 总结与讨论/211
第9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214
9.1 受教育状况/214
9.2 影响因素/217
9.3 对策建议/227
9.4 结语/233
参考文献/236
后 记/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