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中,文化与社会变迁使人们的心理状态发生很大改变。本书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专题将探究在中国社会文化变迁的语境中,人们特有的心理及行为机制。书中收录的八篇论文多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内容涵盖较为丰富的研究领域,包括人们在不同文化混搭情境中地位感知对创造力的影响、文化价值观与族群关系认知、文化适应过程、文化排斥反应、政治参与效能感、文化规范与权威认同等主题。
杨宜音,女,1955年12月生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2010~2014)。《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主编。1997年香港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2~2003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5年9~12月台湾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2006年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心理学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心理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10~12月挪威科技大学心理学系访问学者。在学术书刊中发表论文80余篇/章。主要研究领域:华人社会心理,包括人际关系、群己关系与群际关系。
吴莹,女,1981年出生,河南汝南人。现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1998-2002年,攻读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士学位。2003-2006年,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硕士学位。2010-2013年,攻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6-2009年,任职于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13年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主要研究领域:文化社会心理学、群际心理学、阶层与社会心态、城市民族社区、精神康复社会工作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政部资助课题多项,担任过《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执行主编。
文化混搭心理研究与现实中国社会的发展(卷首语)【吴 莹 赵志裕 杨宜音】
地位阶层认知与群际接触中的文化混搭心理
文化混搭条件下的地位感知对弱势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张庆鹏 卢 芳】
外群体知觉与文化依恋:民族本质论的中介作用【利爱娟 杨伊生】
汉语二语者文化混搭性及文化适应的情感特征、影响与缓冲机制【伍秋萍 胡桂梅】
多元文化经验增强外文化排斥反应?
开放性和本文化认同的作用【胡洋溢 韦庆旺 陈晓晨】
流动儿童的双重文化适应与心理适应:家庭功能的中介作用【张春妹 朱文闻】
传统-现代文化混搭心理研究
当传统遇到现代:文化排斥效应对老字号现代化的影响【周懿瑾】
群己关系视角下社会个体化对政治认知及政治效能感的影响研究【张曙光】
儒家伦理、国家民族观与权威认同的危机【赵 锋】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投稿须知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