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魏小娜所*的《真实写作教学研究》提出的
真实写作是指基于真实情境和真实写作任务的动态的、生成的、改造的、探究的写作,迥异于我国重视客观摹写、张扬主观表达、重视真情实感的传统
真实写作。这一新的真实写作从根本上揭示了我国中小学生写作缺乏语境意识、忽视逻辑理性的原因。
自序追寻理性的写作
绪论
一、问题的由来
(一)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教学的实践困惑
(二)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的理论困惑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的梳理
(二)国外文献的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
三、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一)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和意义
(一)突破与创新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的理性反思
一、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的内涵
二、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的理论基础
(一)摹写客观真实的凸现:传统语言观的折射
(二)主观表达的张扬:我国传统思维模式的映射
(三)写作人格真实的重视:我国诚信伦理文化的熏染
三、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理论基础反思
(一)传统语言观反思:反映之镜的破碎
(二)我国传统思维方式反思:传统思维方式的近代转换
(三)我国诚信伦理文化的反思:对写作文化锁定的批判
四、问题与启示
(一)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的理论基础缺乏教育学检验
(二)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教学目的与手段的错位
(三)中小学传统真实写作教学内容的匮乏和褊狭
第二章 真实写作的基本理论
一、真实写作的本质
二、真实写作的基本内涵
(一)真实的情境:基于情境认知理论
(二)真实的写作任务:基于真实性评价理论
(三)多元形态的课程统整:基于整体语言理论
(四)小结:真实写作的意义
三、课程论视角下真实写作内涵的理论辩护
(一)时代发展的需求与真实写作内涵
(二)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与真实写作的内涵
(三)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与真实写作的内涵
第三章 真实写作教学的目标体系
一、真实写作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从后喻文化取向向前喻文化取向转型
(二)从个体内省取向向社会化理性认知取向转型
(三)从文化锁定取向向文化自主取向转型
二、真实写作教学目标体系的表述
(一)真实写作目标体系表述的技术操作
(二)真实写作目标体系的表述的实践
第四章 真实写作的教学内容
一、真实写作教学内容对课程内容的依赖
二、真实写作课程内容的结构
(一)语文课程内容的独特性
(二)现有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
(三)真实写作课程内容的结构
三、真实写作的课程内容要素
(一)功能文体学文体知识:真实写作对传统写作课程知识的更新
(二)认知类写作知识:真实写作对传统写作课程内容的开拓
(三)写作活动:真实写作对传统写作课程内容的补缺
四、真实写作的教材设计
(一)真实写作教材设计的理念
(二)功能文体学文体知识的教材样章 设计
(三)认知类写作的教材样章 设计
五、真实写作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的转化
(一)真实写作的教学内容辨析
(二)真实写作课程内容向教学内容转化的措施
第五章 真实写作的教学设计及评价
一、真实写作的教学设计
(一)真实写作的分课型教学设计
(二)真实写作的新修改观
(三)真实写作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
二、真实写作教学的评价
(一)真实写作的真实性评价
(二)真实写作的测试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