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趣是连接人们与自然的情感纽带,在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和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支持下,本书集上海野趣之精华,以15处蕴含自然之美的场馆和公园为线索,串连起一组连接喧闹都市与静谧乡土的野趣驿站,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妙趣横生的、从馆藏自然到城市公园再到郊野秘境的自然旅行地图。书中还汇聚了各个野趣驿站的自然教育活动,便于读者参与互动,获得更多乐趣、习得更多知识。期待每一位读者在未来探访上海野趣的旅行中,享受自然、健康和快乐,并将尊重自然、呵护野趣的精神传递到四面八方。
在上海这座庞大的水泥森林里,是否有野趣存在?其实只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野趣就在我们身边。本书将带领读者去寻找和发现科普场馆、公园等地点中的动物、植物、水流等野趣,体会和鉴赏其中的美好和乐趣,以及如何正确地赏玩和保护它们。能让人们增长自然知识、扩宽视野,体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
序:于广厦间寻莺啼
在大中华地区说起自然保护,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会是洞庭鄱阳、白山黑水、三江之源,而说起自然教育的典范,人们则常常提及香港、台湾、上海、苏州等地。自然工作者保护的生态系统与大众欣赏的自然之间似乎有一个悖论:广袤的野外拥有巨大体量的自然资源,它们是欣赏自然的绝佳去处,但正是因为地广人稀,很少有人会花特别心思去指导访客如何欣赏;相反,大都市里聚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城市管理者往往会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利用到极致,对小块的栖息地进行相对精细的管理,并对空间有限的科普场馆进行精心布置,从而高效地向访客介绍自然。编撰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整理出藏在上海闹市之中最有代表性的野趣,鼓励人们了解和体会自然,并为寻觅野趣提供参考。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与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其实一直就在努力将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寻找既交通便利又充满郊野之趣的地区。相对于上海市区,崇明岛尚可算是广阔之地,它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是需要人们投入很多精力开展保护的地区。同时,上海也有着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让人们在市内就能参观展馆、体会郊野。想不到吧?其实在鳞次栉比的广厦之间就藏着许多可以学习自然的机会那些精心布置的展馆、别具匠心的城市公园让人们足不出城就可以看遍古今中外成千上万的物种。而在距离市中心个把小时车程的地区,人们就可以体验芦荡万顷、飞鸟翩跹的自然美景。所以各位读者,不管您是上海本地的居民,还是来沪旅游的贵客,只消继续翻阅本书,各种野趣攻略便一览无余,各位不妨据此一一探索。当然,如果我们将眼光从这一个个具体的地点抽离出来,从更广阔和长久的角度来看野外,上海这片土地,应当视为一个与自然紧密结合的人类群落。对于大多数现今的上海人而言,海或者野外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高楼大厦,能见到的和自然最为相关的事物至多也就是城市公园和黄浦江了。但是请不要忘记,上海是一个典型的河口城市,和我国及世界上的其他河口城市例如广州、伦敦、阿姆斯特丹、曼谷等类似,其历史发展曾是高度依赖自然的。在开埠之前,得益于密集的水网,上海是典型的鱼米水乡。历史上的上海(或许此处说松江更为确切)人民,将自然界慢慢沉积形成的新土地开垦成农田,在河海交汇的丰富营养中渔樵耕读、赏花闻莺。而这些场景和地区,不正是我们探索野趣的地方吗?看看上海的地名吧,洋泾浜(今延安路)、肇嘉浜、徐家汇等,有多少名字和水没有关系呢?没讲错吧,河流湿地才是上海不变的脉络。20世纪中叶,上海工农业的迅猛发展导致湿地质量严重退化、郊野面积急剧减少。城市的脉络一度奄奄一息90 年代,上海市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等同于一双鞋的占地,也就是说除了行道树和公园以外,市民恐怕只能在自家阳台或者花鸟市场里寻觅到一丝自然的气息。近年来,得益于城市管理观念的转变,通过城市的环、楔、廊、园的绿化建设,以及公园破墙开放等,目前上海人均绿地面积从一双鞋逐渐增长到一张报纸、一张床、一间房。如今,公共绿化大量普及,居住社区变得环境优美,市民对于绿的观念也有了明显的改变。到2020 年,上海绿道总长度将达到1000 余千米。这些绿道将像线一般,串联起城市公园、郊野林地、历史建筑、传统村落等珍珠。上海将重闻莺啼蛙鸣,再现水清天净。这样想来,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座城市。野趣既是上海浪漫的过往,也是美好的未来。如果愿意将繁荣的陆家嘴和南京路视作这片水乡中的新生事物和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阶段,那么我们在探求野趣的时候,其实也在贴近这座城市最本源的历史。而同样,人类作为自然界的生物,郊野不也是我们起源的地方么?我们发展的最终点,或许就是物质精神富足后的重归自然吧。最后还要赘言几句。本书所总结的上海最易发现野趣的地点,是基于诸多自然保护工作者的经验汇编而成的。我们最大的愿望,除了分享这些场所的信息之外,更希望本书成为读者亲近自然的起点。如果各位读者能够在访问书中所列地方之后,逐渐激起对自然的情感并主动学习更多知识,甚至觉得不够尽兴而主动探寻更多区域,找到不太为人所知的野趣,则是更大的收获。而同时,我们也真诚希望,在城市管理者的不懈努力下,上海会有更多形式的野趣去处,让这本书变得越来越厚。祝各位读者在上海野得尽兴!《野趣上海》编写组
主编:任文伟(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项目办公室) 金惠宇(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编委:涂荣秀(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李柯(上海无痕生态工作室),施雪莲(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上海项目办公室) ,严晶晶(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张建卫(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联合会),何家婧(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
各章作者:朱筱萱(上海自然博物馆),彭丽瑾(上海海洋水族馆),殷海生(上海昆虫博物馆),李柯(上海无痕生态工作室),赵莺莺(上海植物园),夏欣(上海动物园)执笔,何鑫(上海自然博物馆),谢文婉、杨静(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寿海洋(上海辰山植物园),张凯(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执笔,宋晨薇(华东师范大学),冯雪松(上海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胡坚(上海村村游工作室)
序:于广厦间寻莺啼 / 1
上海自然博物馆 / 4
上海海洋水族馆 / 24
上海昆虫博物馆 / 42
苏州河梦清园环保主题公园 / 58
上海植物园 / 72
上海动物园 / 90
上海后滩湿地公园 / 108
世纪公园蔬菜花园 / 122
上海辰山植物园 / 136
上海共青森林公园 / 152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 170
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 / 186
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202
上海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 / 216
天马山公园 / 232
后记 /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