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书写艺术,历代书法名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珍品。在保存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上,除碑帖和钩摹本以外,当代景德镇陶瓷老艺人邱细乐先生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独创了翰墨瓷板这样一种崭新的保存名家书法作品的形式。瓷林由273块长150厘米,宽40厘米,厚0.5厘米的长方形瓷板构成。是邱细乐先生沿着书法史的发展脉络,把散藏在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中的西晋到清末历代89位书法大家艺术风格不同的124幅传世至今精品名作,全部用手工临摹烧制到瓷板上,形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彩色书法艺术宝库。这些书法名作的原迹现在寻常难得一见,而瓷林可以把这些名家墨宝集中长久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本书收入了瓷林的全部瓷板,按作者时间编排,每幅作品下对该书法作品的作者生平、书法风格和本幅作品的艺术特点进行简介。如今的青少年广泛使用电脑,对书法艺术日益生疏;而科技越发达,越需要发扬人文精神,让广大青少年接受民族优秀传统的熏陶,提高他们的素养和审美力。本书为青少年学习书法、欣赏书法提供了很好的载体,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较大贡献。另一方面,各国经济交流日益密切,通过本书可以重现名家墨宝,也能使西方朋友领略到中国书法的价值,成为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一种途径。
墨宝瓷林以在瓷板上手工临摹烧制书法真迹的形式,将西晋到清末历代89位书法大家艺术风格不同的124幅传世至今精品名作集中到本书一册之中,令读者能够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中国书法艺术之美。这种文化创新的实践与精神也是中国文化传承至今的内在动力之一。
序一 我和墨宝瓷林
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书写艺术。千百年来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各具特色。历代书法名家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然而,这些以纸绢为载体的书法珍品历经寒暑燥湿之变化,水火虫蛀之破损,人为战争之毁坏,大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湮灭,得以保存下来的只是凤毛麟角,而幸存传世的名家书法真迹历来都是深锁在皇宫内府,即使有少量墨宝为私家所得,也往往秘不示人,寻常百姓难以窥见。就是在现代,由于空气质量不好,深藏在博物馆的古代书法珍品也不轻易拿出来展览。这对书法爱好者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为了传承书法艺术,从北宋镌刻《淳化阁帖》开始,人们便采用木刻或石刻的方法有意识地保存名家书法作品,在真迹被湮灭的情况下,后人也能从石刻碑帖上看到原迹的大致轮廓。但是,启功先生认为:木版或石刻的碑帖,从钩摹开始,中间经过上石、刊刻、捶拓、装裱多道工序,原貌自然打折扣,不是十分凭信,于是,直接从原迹上钩摹下来的影子,即所谓双钩廓填本或摹拓本就成为最可信的依据了。用双钩廓填的方法复制几个副本,也是保存名家书法作品的途径之一。唐朝的钩摹本十分精到,佳者几可乱真,仅下真迹一等。但是钩摹本也是以纸质为载体,均难免不受到霉变或虫蛀的破坏,保存下来不易。
在保存名家书法作品的方法上,除碑帖和钩摹本外,本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独创了翰墨瓷板这样一种崭新的保存名家书法作品的形式,即在白如玉的瓷板上按书法原迹纸绢的尺寸,涂刷一层类似古旧纸绢色的陶瓷颜料为底色,然后在底色上用手工将原迹笔画连同原迹上历代鉴藏玺印临摹出来,有时还要把原件上的水迹残痕、破边蛀洞也一一仿制出来,达到与原迹逼真的程度。仿制完工后经多次高温窑炉烧制而成,达到永不剥落、永不变色的效果。从色彩上看,碑帖只有黑白两种颜色,十分单调。而翰墨瓷板却色彩丰富,不仅将原迹作品中古旧发黄的纸绢色,就是连原迹上红色的历代鉴藏玺印、水迹残痕、破边蛀洞也能一一仿制出来。翰墨瓷板还能将原作品上的装裱形式表现出来。譬如经过装裱的原迹作品,前后常用龙凤图案花纹织成的裱绢作为隔水。对此,翰墨瓷板亦能照样表现出来,而碑帖就无法做到。在笔意方面,由于原迹是使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毛笔书写出来,它表现出来的书法线条是软性线条。而碑帖是用尖硬的铁刀在坚硬的碑板镌刻而成的,其所刻线条自然是硬性线条,与原迹的笔意不符,而翰墨瓷板仿真时所使用的亦是软而富有弹性的瓷用料笔,故完全可以表现出原迹的应有笔意。在显型方面,大凡用墨书写的书法作品,因常随其书法家当时各异的情趣而不同程度地呈现出渗涸、枯涩、飞白、浓淡等书法固有的特性。面对这些特性,碑帖要么完全避开,要么把虚画刻成实画,将潜性的表现转换成显性的表现,这就减损了原迹作品上理应具有艺术魅力;而翰墨瓷板则完全能反映这些书法特性,制作者可以运用陶瓷颜料的料性和油性来充分表现原迹作品上这种淋漓尽致的妙趣,达到下真迹一等的效果。从保存效果来看。碑帖原石存放时间过长,会因自然风化,而产生剥落、破损,锤拓下来的碑帖以及印刷品都是纸质的,不易做到防霉、防蛀;而翰墨瓷板是经多次高温窑炉烧制而成的,不仅永不变色、永不剥落,更不会霉烂、虫蛀。故几年来,文博界的专家认为,翰墨瓷板是迄今为止人们用于保存、展示古代名家翰墨较为理想的载体。翰墨瓷板较之碑板重量要轻,用红木框架镶嵌装饰,然后再悬挂在墙上,犹如一幅古色古香的名家真迹,展现在人们眼前,它既不会像纸质字画那般易被风吹晃动,又便于长期保存;即便日久时迁自落灰尘,或不慎弄脏瓷板画面,只须用湿布轻轻一揩,又完好如初。因而翰墨瓷板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物收藏价值。2001年2月广州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邀请国内专家教授在东莞市举行翰墨瓷林鉴定会,著名古书画鉴定专家、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时年88岁高龄的杨仁恺老先生看到翰墨瓷板后大加赞赏,亲笔题写鉴定词,认为艺术效果殊佳,据所知在国内尚属首创。称其是对书法文物保护和普及的一个全新突破。
在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后,本人就萌发了一个构想,从散藏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院)及私人收藏家中的传世至今的历代名家墨迹中择其精品,沿着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全部用手工临摹烧制到瓷板上,形成一座举世无双的彩色书法艺术宝库墨宝瓷林。这个构想得到上海丁福仁先生的大力支持。丁先生倾囊相助,鼎力合作,我们凭着对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始终锲而不舍,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尤其是在2006年4月这个瓷林制作的关键时期,我的妻子何梅秀身患胆管癌。她在临终时说:我在九泉之下也要保佑你做完瓷林。我悲痛万分,坚持工作。经过二十余年的努力,仅我一人以手工制作,终于在2008年底完成了从西晋到清末的历代名家书法珍品的仿真工程墨宝瓷林。
瓷林由260块长150厘米、宽40厘米、厚0.5厘米的长方形瓷板构成。在这些瓷板上共临摹烧制了从西晋到清末历代84位书法大家的不同艺术风格的165幅传世精品名作。这84位书法名家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这165幅书法作品件件都是影响深远、价值连城的艺术墨宝。这些书法名作的原迹现在分别为国内外各大博物馆(院)和私人收藏家深藏,寻常难得一见。在这座瓷林中,我们可以把这些名家书法墨宝集中长久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供人们临摹和欣赏。
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这座瓷林,我把每幅书法名作瓷板进行拍照,编辑成册。并由本人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对每幅书法作品的作者生平、书法风格及作品的艺术特点撰写了简介,列在每幅书法作品之下,供大家参考。由于本人知识浅薄,时间仓促,难免存在谬误之处,敬请专家予以教正。
邱细乐,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
丁福仁,1945年生于上海嘉定。曾在江西工作二十多年,现为江西景德镇陶瓷上海艺术中心董事长、上海福仁艺术馆馆长和上海瓷林艺术馆馆长。
邱细乐,1949年生于江西景德镇,祖籍江西丰城,大专文化,中国高级工艺师。1969年毕业分配到一家瓷厂工作。1988年开始研究实验翰墨瓷板工艺,获得成功。后历时多年完成中国历代书法墨宝瓷林。
序一 我和墨宝瓷林
序二 上海瓷林诞生记
杨仁恺先生关心支持书法墨宝瓷林
周志高先生题字
汪木即先生题字
毛国典先生题字
黎明中先生题字
郭立先生题字
李同欣先生题字
向守志先生题字
两晋 南北朝书法作品
平复帖
快雪时晴帖
平安、何如、奉橘帖
远宦帖
丧乱得示、孔侍中、妹至等帖
临钟繇千字文
中秋帖
鸭头丸、地黄汤、东山等帖
伯远帖
孝女曹娥诔辞
万岁通天帖
隋唐 五代书法作品
真草千字文
出师颂
梦奠帖
行书千字文
卜商、张翰二帖
汝南公主墓志铭
兰亭序(天历本)
倪宽赞
飞鸟帖(临本)
文赋
兰亭序(神龙本)
书谱
孝经
鶺鴒颂
草书古诗四帖
上阳台帖
朱巨川告身帖
祭侄文稿
刘中使、湖州二帖
自书告身帖
自叙帖
小草千字文
苦笋帖
千字文残卷
兰亭诗
张好好诗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
夏热帖
两宋书法作品
土母帖
自书诗卷
道服赞
集古录跋
诗文稿卷
自书诗卷
谢赐御书诗
蔡襄尺牍
行草书自书诗卷
黄州寒食诗
二赋卷
祭黄几道文
桤木诗 吏部陈公诗跋
次辩才韵诗、次韵三舍人诗二帖
东坡尺牍
松风阁诗卷
诸上座帖卷
华严疏卷
山谷尺牍
蜀素帖
苕溪诗卷
拜中岳命作
复官 珊瑚二帖
虹县诗卷
研山铭
尺牍
秾芳诗卷
草书千字文
杂书卷
洛神赋
赐岳飞手敕二帖
后赤壁赋卷
自书诗卷
怀成都诗
西塞渔社图卷跋
行书五段卷等帖
城南唱和诗
汪氏报本庵记
佛遗教经
木鸡集序
自书诗卷
元代书法作品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书苏轼西湖诗卷
闲居赋
洛神赋
书杜工部次昭陵诗卷
急就章卷
述张旭笔法记卷
题画二诗卷
城南唱和诗卷
心经卷
自书诗卷
苕之水诗卷
明代书法作品
草书唐宋人诗卷
敬斋箴等三帖
自书诗卷
济阳登太白酒楼却寄施湖州
箜篌引等诗卷、梦草记
张一川小传
自书诗卷
落花诗卷
西苑诗
白燕诗四首卷
草书古诗卷
书杜甫诗卷
书大唐中兴颂
真书阴符经、府君碑合卷
草书杜甫饮中八仙歌
自书诗卷
清代书法作品
行书诗卷
草书唐人诗卷
右军大醉诗轴
孙逖奉和李右相中枢山水轴
真书轴
行书游侠传卷
行书轴
行书诗文轴
相鹤经轴
论书轴
篆书四铭斋
隶书六言联
隶书五言联
隶书四条屏
心成颂轴
临石鼓文四条屏
附录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证书
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
上海市文联艺术品鉴定中心证书
墨林瓷板与原迹、刻帖对照图例
媒体采访 学术交流
后记
丁福仁先生简介
邱细乐先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