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音梦花街
靡靡思南路上海当代流行乐私人话本》共包括50余篇音乐随笔,通过一座座地标和音乐人的故事概括了上海流行音乐3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变迁。本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作者在《Timeout上海》杂志上所开设的专栏冰不厌喳上刊发的。作者徐冰作为当代华语流行乐传播的鲜活直接参与者,采用零角度的叙述视角,描述出上海流行乐人乐事,以及碎落在风里雨里的弄堂滋味。另外,华语乐坛一些重要的事件,有趣的话题,也在书中一一呈现。
梦花街是上海老城厢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纷杂斑驳,延续着上海早期的本土生活气息;思南路是复兴公园旁一条南北走向的马路,幽香烂漫,是被法国人设计出来的一条迷情之路。这些,都是串联起这个城市的生态脉络。沿着这座城市的音乐地理脉络,品味曾经的流行小调,似水年华。上海的魔都气质,不知不觉就成为了那些音乐的本身或注解。
全书配有专业音乐人精选的65首经典歌曲二维码,扫一扫便可以左边倾听,右边阅读,或者体味这座韵味无穷的城市,或者回忆一段年少的美好时光,或者纯粹感受一次情感的温暖洗礼……
余音梦花街 靡靡思南路(节选)
气象万千的魔都上海主要有三大色块构成:老城厢的传统生态区域、国际化社区、先进商业金融区域。其中老城厢从元代就开始建城,在1846年上海开埠之后,已然自成一体,以吴越人文为基色,融汇了齐鲁、江汉、岭南等圈子,活色生香、生机勃勃;而国际化的社区,则以20世纪初的东方香榭丽舍大街霞飞路(今淮海中路)为沿线的法租界高级社区为典范,譬如武康路和思南路,时尚摩登、心旷神怡;外滩与南京路沿线,则是这个城市最繁华的象征,十里洋场、金碧辉煌。
源于此三基色,调色出了万花筒一般的这个城市。由近代城市资产阶级和文化精英主导的意识形态,慢慢演变为今天的市民文化。川流不息的人们,熙熙攘攘的表情符号。如今很少听得到几句上海话。
城市的气质,无论用小说、绘画还是音乐或戏剧,甚至足球或马拉松,都有地理的坐标在对应。我们年少时听过的唱过的某支歌,你还记得是在哪里吗?这本书里的很多背景和故事走向,也都是地理概念上的铺叙。
上海的马路命名,基本上东西横向为城市名,南北走向为省市地名。夹杂期间有些路名恰似你的温柔,甜爱路就是一例,很多情侣去那里荡马路都会故意说些无边无际的傻话。还有桃江路、愚园路、万航渡路、妙境路,露香园路……我之所以选名梦花街与思南路,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感觉很美。微风往事。而且这两条马路恰好象征了魔都的两极:极端的老城厢烟熏气和极端的海派克勒。
梦花街,从中华路口的百年老店大富贵开始到东头的柳江街也不过四百米长,很多弄堂在期间衍生。在街面上不少烟纸杂货店、小餐饮以及发廊的生态里,你听得到各种口音的叫卖声。有点经典滑稽戏《
七十二家房客》中的意思,让你仿佛穿越到了一百年前,不经意地亭子间里会串出来一位胭脂女郎和戴着西瓜帽的形迹可疑者,门缝里你似乎能闻到百年前的气息。这里周围,当初确实也存在过日本特务联络处和在此处生活的各地小生意人、乡绅、逃债者或落魄文人。不过这两年有个小插曲,就是梦花街19号的馄饨店,经过东方卫视《梦想改造家》改头换面成一个经典样板房让三代人可以体面地拥挤在一起,前来探访者无数。更想不到的是这家馄饨店与南昌路的葱油饼店的无照经营问题引起了总理的关注,这是题外话。梦花街上比较出挑的景点是学宫街边的文庙,这里算是孔夫子落脚的一个堂会。文庙路如今成为上海的秋叶原,这条动漫街上你经常会看到视觉系的男女们,他们与生活在这里的手里夹着油条的驼背大爷夹杂在一起,很是魔幻的感觉。不远处是上海滩历史最悠久的名校敬业中学,这里曾走出来8位院士,你可能想不到该校居然创建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向东南一公里处的薛家浜路旁有一条青龙街(今年已不在了),当年李叔同的城南草堂就在此,他在这里写下了学堂乐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所谓老城厢(这种区域生态散见于这个城市东西南北,不过这十年基本被拆迁,只有老南市区的一带还有整片的风貌),其实就是大杂烩的都市清明上河图。你一边走走一边耳机里听听被称作是中国第一支流行歌曲的黎锦晖的《毛毛雨》,或电影《马路天使》里周璇的《天涯歌女》,你与这个城市的关系起码提升了两个段位。我甚至在想,应该策划一个老城厢民谣基地,让那些民谣歌手们接接地气,唱唱弄堂里的原生态,让周围墙上那些百年瓦砖和屋顶上停留的麻雀们,一起分享到久违的喜悦,这该是多有趣的景象啊。
1914年起规划建设的思南路,是当时的超级高档社区,原名叫马斯南路(法国作曲家儒勒马斯奈,代表作《沉思》),20世纪20年代起聚集了大量的外侨,其中以银行家、外交官和自由职业者为多,号称小瑞士。而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居民结构里增添了大量的要员高管以及富商和名流。其中有周恩来、董必武、张静江、柳亚子、程潜、梅兰芳……旁边的南昌路弄堂里曾经是陈独秀《新青年》编辑部。穿越东方的卢森堡公园复兴公园,在兴业路上就是中共一大会址,毗邻的马当路是韩国流亡政府。可以说,
30年代前后穿越在这一带形形色色的人物,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
徐冰:上海资深音乐媒体人,乐评人,文化策划人。原上海电台音乐台监制,曾创办大陆较早《流行歌曲排行榜》、《中国原创音乐榜》。参与策划运作大型颁奖演唱会无数,发表乐评200余万字,制作音乐专辑六张。后来担任TVB内地官网总编、电视节目制作人。参与策划中国成功的大型娱乐项目《环球嘉年华》,担任亚洲首次西班牙斗牛总导演,近年来担任《中国梦之声》《中国好歌曲》等大型真人秀节目的音乐顾问和指导。
序
罗大佑
李泉
李义东
余音梦花街 靡靡思南路
1994年魔都文艺青年音乐地图
2017年魔都文艺青年音乐地图
说时迟 那时快
那时的校园歌手
那些年,上海制造的十五张专辑
上海滩流行乐进化论
魔都少女偶像组合们
汾阳路20号的猫知道
上海人的20段音乐记忆
上海流行音乐30年关键词
为上海流行乐的毛衣找到线头
从上海闲话到沪语流行歌
每一个城市的气质都是可以用来哼唱的
上海歌迷圣地的伤痕
你不懂80年代的茶座歌手有多红
黄色乐器白皮书
时代曲新唱的胭脂三点红
回声上海33年
说时迟,那时快为上海当代流行乐35周年而写
那些人 这些事
曾经像个淘气的孩子
或逃离或半途而废
上海滩音乐人另类样本之于会泳
罗中旭那些你不了解的事
北京东路2号片段之滕佳
王维倩的民国所以然
那三颗金光闪闪的松树啊……上海音乐人生存样本之聂小钧
最东京的上海女声
一只什么鸟一只什么羊
封底之王
怕怕女歌手的眼泪
为播禁歌我写下检讨书
写出一首流行歌之似水年华
竹露相晖 荷风劲随
顶马走了,上海还在
果然。薛之谦是个超级矛盾体
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吧
被制造的校园民谣
《战地新歌》分外香
把电影当成MV了
艺人是怎样做出来之康尼说
发烧碟是什么人的听觉食补
别欺负格莱美了
新世纪音乐的民间闲话 暨一个案例的描述
失乐园门口的鹦鹉
罗大佑为何与王靖雯解约
中国二人演唱形态的潮流演变
忧伤的力比多袁惟仁、陈晓娟的离别曲
广东流行音乐十二点整
飞碟在大陆的零星事件簿
流行乐心中的交响乐团
神曲三弄
小心情与大背景
为什么要吹吹梦花园乐队
清唱为什么《中国梦之声》导向歌唱本真
搞得掂搞不掂纷乱的音乐选秀大战
好歌曲到底好在哪里?
《我是歌手》洒下的毒
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吧
附录
中国流行歌曲创作生态分析报告(2013年)
中国内地各大排行榜之分析表
上海当代流行乐坛致敬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