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可以在招聘、调岗、休假、解雇等各个环节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和安排。为了保障劳动者拥有适度的自主选择权利,也为了维持公正、安定的劳动关系,劳动法律对用人单位的管理权进行适度的限制。本书旨在以劳动关系建立、履行的过程为线索,以真实的司法判例为分析基础,客观呈现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权力边界。
序 言
劳动关系是围绕着有偿劳动的交换关系,但是这种交换与普通民事关系中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换有本质上的不同。首先,劳动力具有人身依附性,即劳动力附着于劳动者身上,因此必然伴随交换关系而来的是劳动力提供者与劳动报酬支付者之间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意味着劳动者需要服从于劳动过程本身,还进一步意味着劳动者需要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其次,劳动力不同于货币、资本,具有不可储藏性。这使劳动者在交换中处于天然劣势,也就是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关系实质上并不平等。因此,与对于其他生产要素中物的管理权不同,对于劳动者的管理权因其人的特殊性必然产生具有限制性的一面,这就是本书所要讨论的主题。
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可以在招聘、雇佣、解雇等各个环节对劳动者进行管理和安排。在每个环节中,法律都对这种管理权进行适度的限制。本书以劳动关系的建立过程为线索,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块为分类,以劳动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具体规定为依据,分析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管理方面的权力边界。本书在内容上包括招聘管理、劳动合同签订与试用期管理、劳动合同变更管理、劳动规章制度管理、休假管理、工资绩效管理、解雇管理、特殊用工管理以及社会保险管理九个方面。
全书九大章共收录125个判例,它们均从法院判决书中筛选、编辑而来,并附有理论层面的评述,以客观呈现现实状况。通过这些判例,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各类疑难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的判断标准,也可以了解劳资双方间真实的博弈过程,劳动者权利意识的发展程度,用人单位的管理文化、管理风格、对劳动法律的认识状况等法律适用之外的问题。判例时间主要集中在2011~2016年,个别判例可回溯至更久以前。
在体例的选择上,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客观的参考,也为了准确呈现裁判者自由裁量的度,判例中的法院裁判要旨均尽量保留判决书原文。在其他相关文献中,通常的判例评析方法是把整个判例通篇评述,但本书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是从每个判例中发掘其有借鉴意义的点,对这些点进行重点提炼整理,把其他枝蔓淡化处理。同时,本书通过同一主题下系列判例中细微的事实与判旨差别来反映管理权的边界。通过这一复杂而烦琐的过程,判例最终经过编辑和取舍,作为劳动关系管理边界的判断标准被呈现出来。另外,本书在体例上借鉴了日本劳动判例研究中的通用格式,一般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分别用X、Y指代,简化行文。
应当知道,现有的司法判决文书数量众多,劳动关系的现实纷繁复杂,劳动法律的适用也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理念的变迁而处于动态的发展中。因此,尽管本书并不追求梳理繁杂庞芜的现实,但管窥的方法未免挂一漏万,不足之处还望方家不吝赐教。
刘晓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系讲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专业,之后任教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从事劳动关系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承担劳动关系管理、劳动争议处理方面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致力于搜集劳动领域的司法判例,探讨将劳动法理论与企业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自工作以来,在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22篇。
第一章 招聘中的管理权边界
一 招聘中的歧视问题
二 招聘中的信息沟通
三 入职体检管理
四 职业介绍与招聘管理
第二章 劳动合同签订与试用期管理的边界
一 劳动合同签订管理
二 劳动合同中的违约金问题
三 关于试用期的约定及试用期管理
第三章 劳动合同变更中的管理权边界
一 用人单位单方变更的情况
二 劳动合同变更的合理性认定
三 三期女性劳动者的工作变更问题
第四章 劳动规章制度中的管理权边界
一 劳动规章制度的内容和程序
二 劳动规章制度中的奖惩制度
三 违反劳动规章制度的严重程度判断
四 劳动规章制度的修改和解释
第五章 休假管理的边界
一 全民福利性休假
二 个人状况与休假
三 家庭生活与休假
第六章 工资和绩效管理的边界
一 工资支付管理
二 加班工资的计算
三 绩效考核与工资核算
第七章 解雇权的限制
一 我国的解雇限制制度
二 不胜任工作解雇
三 客观情况发生变化解雇
四 解雇中的特殊保护
五 违法解雇后的继续履行
第八章 特殊用工管理的边界
一 劳动关系的确认标志
二 实习生用工管理
三 非全日制用工管理
四 退休人员用工管理
五 借调用工管理
六 外籍员工和台港澳员工管理
七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第九章 社会保险管理的边界
一 社会保险缴费管理
二 社会保险争议的处理机构和时效
三 社会保险稽核及相关争议
四 社会保险待遇争议
五 其他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