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林照是上海模坛元老,在模型圈有一定的知名度。作者将飞行发展史上的重要飞机,按比例制成模型,将模型制作的过程并结合航空史,写成《我的百年飞行联队》一书,与模型爱好者分享其中的乐趣与知识。
2008年,《航空知识》编辑部为纪念《航空知识》创刊50周年,举办了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点纪念文字寄去,结果被刊用了。下面就是这篇征文原稿的部分内容。
《航空知识》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军事科普杂志,也是我中学时代仅有的一本兵器杂志。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刚好在上初中。当时的学习没有现在这么紧张,课余时间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玩点模型制作。我以舰船模型为主。但也是米格-21和图波列夫喷气式轰炸机的粉丝。在制作舰船模型的同时,会做几个仿真飞机模型调剂调剂,图纸就是靠着《航空知识》每月提供的一张跨页的飞机黑白线图,其中立体图、三面图、剖面图、细节详图、文字标注和比例尺寸、数据一应齐全,资料翔实可靠。
不象现在的军事杂志,虽然有精美的彩图,但是经常缺剖面,无比例,资料不完整。
那时候,家里每个月给我一些生活费,主要用来中午吃饭和买学习用品的。钱不多,要计划好。当时上海翼风模型店里的模型材料是很便宜的,两分钱可以买一小支快干胶,一角钱可以买一大把木条和木皮。而航空知识当时的售价是两角钱,对一个初中生来讲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有时候经过邮局,望着心仪已久的航空知识躺在柜台里,站在柜台前面的我,两腿象灌了铅似的挪不动,口袋里的两毛钱(纸币)被手揉了又揉,发个狠心把钱抽出口袋,买下《航空知识》。心情立刻由阴转晴,昂首迈出邮局,顿时觉得天空阳光灿烂!当然我付出的代价也是蛮明显的:我下一个星期的中午饭只好用吃素菜来节约开销了。
久而久之我成了航空知识的忠实读者,耳染目濡,潜移默化之下,我也有了飞天梦。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是一个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的时代,世界被分成以苏联和美国为首的两大敌对阵营。大家剑拔弩张,气氛很紧张。我们作为红色接班人当然爱憎分明,立场坚定的支持社会主义阵营的军事装备。而米格21以它双2的性能成为我们心中的大明星。我决定自制一架米格21。照着航空知识上的米格-21线图,自己用木棍削机身,用木片做机翼,用钝刀子刻出蒙皮线,整流锥、空速管、副油箱、空-空导弹一应俱全,估计比例是1/48的样子,然后手涂银漆,在尾喷管里插一根铁丝,固定在天花板下的墙角落里,为下方的图式轰炸机伴飞。拿当时的豪言壮语来表达,那真是:红色战鹰翱翔蓝天,反帝气概直冲云霄。
没多久,文化大革命来了,以前的老大哥成了敌人。航空知识又一次停刊了。以后上山下乡,浪迹天涯。光阴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年轻时候的舰船梦、飞机梦终成南柯一梦。说实话,现在老花镜下的模型制作不啻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是对儿时理想的回望和追思。
上面的文字就是发表在《航空知识》的短文,现在有所增删。
人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我的模型制作习惯倒也印证了这一点,到退休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我重拾小时候模型制作的兴趣爱好。完成了25艘舰船模型组成的时光舰队(序01),并撰写了一本用舰船模型来诠释五个世纪以来的舰船发展史的《我的时光舰队》(序02)。其间我也穿插了一些飞机模型制作(序03),比如当时刚刚入役的国产歼十战斗机(序04)和我的儿时最爱歼七战斗机(序05)等等。本来说好做好25艘舰船模型就收手的我,又沉湎于飞机模型的制作之中(序06)。并且数量急剧膨胀,居然可以组建一个百年飞行联队!于是我把每个模型飞机的历史和掌故汇集成册,编撰成书,书名为《我的百年飞行联队》。书中介绍了有代表性的100架军用飞机。其中有七十七架是飞机模型,其余的用手绘表现。用同比模型飞机来诠释上世纪初至今的一百多年来轻型军用航空器的发展史。
吴林照,上海人,生于1949年,上海模坛元老,在模型圈有一定的知名度。退休后更全身心地投入到模型制作中,退休前后的8年里已经将历史上经典舰船模型和飞机模型几乎都制作了一遍,打造了一个具有500多年跨度的时光舰队和百年飞行联队。他的作品几乎涵盖近现代军事发展史,作品荣获多次中国模型创作奖项。
第一章 航空先驱 翱翔蓝天
第二章 空中骑士 血染长空
第三章 喋血雄鹰 傲视乾坤
第四章 喷气战士 涡轮长啸
第五章 银燕竞速 跨越音障
第六章 灵巧飞侠 苍穹奇葩
第七章 当代豪杰 气冲霄汉
第八章 未来之子 天空主人
第九章 旋翼家族 天马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