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民以食为天,食在我国,向来是极受重视的;加以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经过五千年的研究发展,食在我国,无疑已经是一种独步全球的艺术。
曾有人根据我国各地人民的食物种类,把全国分成四大食区:
黄河流域是牛羊之区:因为北方一带草原之上,牛羊成群,人民吃的奶酪、酸奶子、涮羊肉、烤羊肉、手抓羊肉,成为食的特色。
长江中下游是鱼虾之区,由于河渠纵横,湖海俱全,各种水族都变成了佳肴,红烧划水,清蒸甲鱼,活蹦乱跳的炝虾,成为食的表征。
珠江流域是龙蛇之区:这大概是因为两广一带的同胞,对于恶形恶状的爬虫类特有兴趣所致。有一道菜是把嫩鸡和毒蛇据说愈毒的味愈鲜炖为一锅,美其名曰龙凤呈祥,尽管听着顺耳,但外地人仍多不敢领教。
西南一带称为草木之区:四川、贵州一带的银耳、木耳、松茸、香菌,都是寄生在树干上的菌类,而冬虫夏草之类的,也是草木之属。
这种区分食性地域的办法,虽然不尽完善,但却标明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这一属性。
在这一前提之下,配合了历史上几度的民族大迁徙,食的艺术广泛交流例如昆明最著名的几家洒其马、鸡蛋糕老号,溯其源流都是正宗的南京点心师傅落籍滇池而开设的食的艺术,又有了新发明,拓展了新境界。
例如,在非洲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我曾经应孙运璇先生之邀,在一家华侨饭馆,品尝到一道国内尚未发现的绝妙隽品热炒海蜇。
在国内,海蜇皮多半是凉拌的,用热水一烫就缩了,很难想到这种菜居然还能热炒。
可是在国外,欧美和非洲人士,对于凉拌的海蜇皮缺乏了解,任凭餐馆老板怎样说明,都无法了解海蜇是什么玩意儿。入口的时候,心怀戒惧,这又如何能开怀大嚼?
因而,老板灵机一动,用肉丝清炒海蜇皮,鲜脆兼备,并且又是熟食,这才使得非洲朋友们趋之若鹜。
这,就是我国食的艺术,因时因地而开拓出来的新境界。
又如早年的杂碎之在美国,几根豆芽,几片肉,加上台湾出的罐头草菇,炒不炒、烩不烩地弄上一盘面条,竟然成了中国菜的代表作。美国朋友一谈到杂碎,无不高翘大姆指:我为杂碎而疯狂!其实,我们国内的杂碎,如何能算作高级菜,又曾几何时变成过这副样子。近年来,杂碎已经从美国中餐馆的菜单上隐退了。
这也是我国食的艺术所具有高度弹性、可塑性的一大明证。
介绍故乡各地的食而不凭口舌,只用耳目搜集资料,写出来如果不是味道,尚请读者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