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 |
莲花太极(上下册)
前言
萧萧梧叶落不尽,飒飒秋风云起时。转眼到了金秋时节,我言秋日天高远,晴空一鹤翻云飞。今日是重阳,余偕一众同伴共登长白圣山,我等于山中赞赏着阳光下山顶沐浴的金色霞光,赞叹着山峰上腾腾翻滚的簇簇灵气,感受着树枝上的黄叶随着山风起伏,飘向远方……
这明媚的、丰饶的、动人的、雄浑的、丰富的秋天啊!在这收获的季节,孕育和撰写了三年多的《莲花太极》终于封笔了。
和之前所有的书稿完成时的喜悦心情一样,这种心情如同怀胎十月,终于见到孩子降生时,母亲心中的欢喜和满足。本书从构思到拍摄光碟再至动笔完稿,经历了三年多时间,对于笔者来说,算是准备时间*长、写作时间*久的一本书了,其中迂回曲折之心路不可言喻。至今,笔者已完成了二十本关于中国禅修养书籍的创作。这些书角度不同,涉及面广,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各书之间的关系。笔者先从通俗易懂的养生入手,从自身修习中国禅后不可思议的色身转化开始,撰写了《茶密人生》《茶密功夫》。其次,撰写禅文化系列,至今完成了《茶密禅心》《禅者的秘密·饮食》《禅者的秘密·禅茶》三本,逐渐梳理中国禅文化脉络。再后,撰写禅与生命系列,至今完成了《本能》《生存》《禅》三书,从生命科学角度,阐解生理、心理、物理、中西医等现代自然、社会科学各方面与禅的微妙关系。其后,撰写《雪山静岩禅画释义》《不二禅颂释义》。介绍恩师雪山静岩博士的不二禅艺修养法。艺术修养是中国禅修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亦是直指人心的手指。而后,撰写《中国禅》,梳理中国禅法脉及人脉,为便于读者记忆和理解,还精心编制了大量禅门图表;后,将于学堂为学生们讲述的《六祖坛经》讲座实录,编著成《至宝坛经》上、下册,对禅门至宝《六祖坛经》予以详尽阐述。随后,撰写禅画美学系列,目前完成《高明中庸 修身为本》一书,从《中庸》入手,以独特视角解读何为中和庸?何为人道精神?何为禅儒不二?其间,辑录三次中国禅讲座现场师生三十六问答,成《禅问》。全书问在答中,理趣含密,无前无后,任取一页,当有所会。在创作这些书籍的同时,笔者一直在构思如何能帮助现代禅修者提高修身功夫,定慧等持的人方为禅者,笔者整理出一些帮助修炼法,分别为《莲花太极》和辅助太极运气的《莲花导引》。目前,亦将有《禅舍》《五心修养》付梓,丰富禅修系列:《禅舍》似言房舍,实论舍之法,居舍禅修,由舍契禅;《五心修养》是针对现代人的身心失衡,中国禅修养适时广演三级修养法,其中六根清净普及法,帮忙身心平衡,学子可实证如何唤醒生命。禅弘开于印度,东传至中土。然佛所传之法,无论显、密皆有据可查,皆有典籍可考,唯禅一门,并无文字所能据考,如强以灵山法会,拈花微笑为禅之开端,终有疑问,不能尽解。再有天竺二十八祖,以及达摩初祖东来,其中事迹幽冥,实留阙疑。故,上述渊源,被后世称之为如来禅。又,中国禅亦被后世称为祖师禅,此又为何?概因六祖惠能结合诸法,终于创始中华本土之中国禅。此后禅门皆以《六祖法宝坛经》印心,并未以其他佛经为依立门。再后禅门肇兴于马祖、石头二师,方有唐、五代、宋时的一花五叶,五家七宗之兴盛。唐宋之际,祖师林立,诸师见地超越,*说法,应用无方,行相非关文字,行事不重律制。诸师彼此论道,言语平实,浅出深入,不落言诠,能使学人不教而得,豁开灵镜,可谓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诸师咸为出世入世不二之大善知识,理事并行,不滞不留,实际理地,不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言谈举止、行住坐卧皆能自性起用,于生活中处处阐发新意,有时不离古怪幽默,倒行逆施;有时棒喝雷霆,电闪雷鸣;有时机锋转语,曲径通幽……吃饭困眠无处不禅,可谓不离凡夫事,却无凡夫心。唐宋之际,天竺佛法式微,中土禅门大兴,以至于凡言禅者,皆本曹溪。此时,经由中国化后的中国禅,被日、韩遣唐使、遣宋使,带回本国,于东瀛、朝鲜扎根发芽,这些都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莲花太极》与《至宝坛经》本是定慧不二关系。《莲花太极》旨在助修者提高禅定功夫,定是光源,《至宝坛经》乃是明亮照人之慧光。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对生命来说,这是身、心不二关系;对世间来说,这是物我不二关系;对人间来说,这是自、他不二关系;对出世来说,这是凡、圣不二关系。《至宝坛经》和《莲花太极》是中国禅修者鸟之双翼,不可偏废。笔者此二十书,内含了多条进入中国禅修养的途径:禅文化、禅养生、禅与生命、禅门经典、禅艺、禅画美学、禅修等。可以说,《至宝坛经》的智慧能量能帮助禅修者契合不可说、不可说的不生不灭的清净本性,而《莲花太极》的功夫能量则能帮助禅修者转化无常生灭的生命健康。
生命健康中,身是心的反射体,由于身是无常生灭的,故需要时刻净化。凡不能及时代谢、排出人体的皆可称之为毒,我们通过莲花太极八法的修炼,增进修者体内脏腑、心肺、消化、代谢、排毒、免疫。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