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丛 / 序言:向传统“手写”致意 1
安石榴 / 村庄 4
白鹤林 / 先知 6
柏明文 / 潮汐和风 8
曹五木 / 名言录 10
陈小三 / 拉萨 12
杜撰 / 雪山现 14
朵渔 / 只有爱情…… 16
方闲海 / 冬青树 20
广子 / 翅膀的哲学 22
何武东 / 城西的叙述 24
黑光 / 人生虽长 26
胡人 / 欢喜地 28
胡应鹏 / 天,使劲地蓝 30
胡子博 / 失眠者 32
余丛 / 序言:向传统“手写”致意 1
阿翔 / 拟诗记:寂静如此完整 2
安石榴 / 村庄 4
白鹤林 / 先知 6
柏明文 / 潮汐和风 8
曹五木 / 名言录 10
陈小三 / 拉萨 12
杜撰 / 雪山现 14
朵渔 / 只有爱情…… 16
方闲海 / 冬青树 20
广子 / 翅膀的哲学 22
何武东 / 城西的叙述 24
黑光 / 人生虽长 26
胡人 / 欢喜地 28
胡应鹏 / 天,使劲地蓝 30
胡子博 / 失眠者 32
黄芳 / 你知道 36
黄海 / 小镇 38
黄金明 / 路标 42
黄礼孩 / 谁跑得比闪电还快 44
霍俊明 / 九月九日别山东兄弟 46
简单 / 晚祷 48
江非 / 喜鹊 50
江离 / 南歌子 54
江雪 / 布莱恩的监狱—给朱乒 56
姜涛 / 古猿部落 58
蒋浩 / 松花江半日 60
津渡 / 在密云水库消暑 62
康城 / 东山的夜 64
李海洲 / 在成都 66
李师江 / 多想 68
林忠成 / 虚无 70
凌越 / 请来我心中筑巢 72
刘川 / 大人物的名字 74
刘春 / 女儿的朗诵 76
吕约 / 伴侣 78
倮倮 / 小世界 80
马非 / 那个人 82
马拉 / 司炉之歌 84
梦亦非 / 咏怀诗?18 86
魔头贝贝 / 相见欢 88
牧斯 / 山口道长 90
牛陷冰 / 重庆十年 94
潘漠子 / 一支牵牛花 96
桥 / 荷兰回来我只剩下一只耳朵 98
晴朗李寒 / 石头盖着雪 100
泉子 / 柚子 102
沈鱼 / 站在世界尽头 104
竖 / 落地窗帘 106
宋烈毅 / 绳子的故事 108
苏浅 / 隔壁之远 110
苏野 / 谒刘过墓 112
孙磊 / 记忆不会错失 114
谭克修 / 春天带不走的事物 116
唐朝晖 / 中国瓷,你的神迹 118
唐果 / 我把颜色给了蝴蝶 120
陶春 / 意外 122
王琪 / 轻舟已过 124
魏克 / 红色词语 126
吴幼明 / 1996的人们 130
谢湘南 / 晒筷子 132
轩辕轼轲 / 收藏家 134
阎逸 / 圆形文献 136
燕窝 / 诗人颂 138
杨典 / 诳 140
杨拓 / 渍酸菜的方法 142
杨邪 / 迷宫 144
杨勇 / 母亲 146
姚彬 / 幻:花下死 148
叶来 / 雾镇 150
余丛 / 常J???152
宇向 / 街头 154
羽微微 / 墓志铭 156
育邦 / 夜读《老子》 158
远人 / 早上或傍晚的草坪 160
臧北 / 有赠 164
张尔 / 穿过 166
赵卡 / 每一寸狭窄都是浅薄的 168
赵卫峰 / 谁也不能判断风的胸怀 170
周公度 / 这么好的信 172
朱剑 / 磷火 174
向传统“手写”致意
余丛
1
在当今电脑普及的“无纸化”时代,我们离“手写”越来越远,更多的时候,我们习惯了在键盘上“打字”。不管是拼音输入法,还是五笔输入法,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既没有了象形,又不能够会意,打字就是一种新工具。这样的书写,把人置身于程式化状态,同时,从光标里跳出的字也丢失了书写者的体温。
借用诗人辛波丝卡的话,“艰巨的任务总是找上诗人”,当然,这也是一种自嘲。编选这样一本“70后诗人手稿”,我更多的是想通过诗人或者诗歌这个链条,接驳偏向于“慢”的一种生活态度或价值观。由于越来越快的生存状态,不可否认,我们在精神层面失去的比获得的要多。不客气地说,快节奏就形同慢性自杀。快是粗线条的,只是生活的轮廓,因为对快的追逐,我们忽略掉了许多细节。放慢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感受,“手写”就是慢的,这是一种形式,相对应的是“打字”。没有了慢,即使抓住了快,快也会转瞬即逝。
快是思想者的敌人。诗人本身就是慢的,对快有着天然的排斥和拒绝。灵感的等待,诗意的发现,以及语气方式,这些都是细工慢活的结果。诗人习惯于把诗写在纸上,而不是在键盘上,这是由他们的手艺决定的。当诗人还能留下手稿,或者说,让我们重返到“手写”当中去,为了有温度的诗歌。手写就是一次近乎完美的对慢生活的演绎,是心手相连、通电的写作。读读这些诗人手稿,我们会自然地找到不同的感觉……在我看来,想谁了就去读读他的手稿吧,这就是“见字如面”。
2
就我个人而言,在构想征集并编选手稿集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想法的。选择策划这样的一部“70后诗人手稿”,仅是我心目中计划的一部分。作为70后诗人中的一员,这个身份利于我对同代人的手稿进行征集,并支撑起我编选本书的信心。其次,今天的70后诗人正处于代际上的夹心层,是从“手写”到“打字”的直接践行者,他们经历了挣扎和适应的过程。70后诗人是对“手写”有记忆的一群,同时又适应了“打字”这一操作工具。而60后以前的一代,可能会有过在电脑前徘徊的经历,而新一辈的80后和90后基本都是直接就进入了打字时代的,因此,70后在这个背景下具有承启的作用。
未来如果有新的可能,我想继续编选中间代诗人、第三代诗人的手稿,直至实现朦胧诗一代诗人的手稿选编,这基本上就把当今诗坛的诗人手稿囊括一空了。然后分卷编选,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做,对当代诗歌而言还是很有意义的。就算是把诗歌手稿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传承也不错,长久来看具有一定价值。总之,我会把它当作一项任务来做,看作写诗之外的一件有意思的事,并感受其中的乐趣。当然,别人也可以来做,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做这个事,或许别人会比我更适合,还能做得更好。对于这部《见字如面:70后诗人手稿》,启发也好,抛砖引玉也好,都只是开始。
3
这些手稿有些是从诗歌练习本上直接撕下来的,有些是诗人们被动地为“手稿”而重新抄录的。不管怎么说,刻意也好,随意也好,在这个“打字”的时代,“写字”似乎已变成一件专业的事了。即使是诗人,今天还能存有一份手稿,也会比写一首诗更有难度。这些诗歌手稿,潦草的、涂鸦的、工整的,甚至一笔一画的,无不带着诗人的体温和气息。正是这样的抄写,让诗歌有了别样的温度。或许这并非是一次展览,而更像是一次行为。这些70后诗人只是这次手稿集的参与者,他们用抄写自己诗歌的方式,来重温我们久违了的“手写”。
换个角度来看,曾经是寻常之物的“手稿”,今天却逐步演化成了稀有之物。这是时间的奥妙,也是空间的异化。新事物的生成与旧事物的消亡,将是社会进化的永恒规律,而手稿也行将是被历史尘封的一部分。“70后诗人手稿”不完全是为了怀旧,不单纯是对岁月的一份留存,也可以作为新的艺术形式来看:手抄与心境的瞬间相遇,诗意与字迹的意外交融,以及陌生感的发现和新鲜感受。既可从手书中展现字形的变化,又能从字形中演绎出诗人的个性。诸如此类,需要的是发现,也可以是见仁见智的。诗人黄礼孩对这些手稿的评价,总结得非常到位,他说这“是对传统手写的致意,也是对70后诗人笔迹的整体展示”。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4
70后诗人手稿从征集到编选,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我是在2012年2月初向朋友征询意见并开始征集手稿的,诗人名单也由几位诗友推荐,约稿方式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手机信息,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公开征集,而是限定在一个小范围内。到4月底,大约征集到30多位诗人的手稿,便策划做了个小型展览。手稿征集当中,得到诗友的广泛支持,相互打招呼也是一种信任。在手稿展之后,我又专门做了手稿的补充,但还是不可避免地留下许多遗憾。入选的诗人也许并不全面,遗漏了一些70后代表诗人,但也只能如此。对我而言,已经尽力了。
从手稿征集到编选成书,我特别要感谢诗人朵渔、育邦、黄礼孩、阿翔、谢湘南、黑光等朋友给我提供的帮助和建议。之前的“见字如面?70后诗人手稿展”活动,还得到了中山万有引力书店的大力支持,这与书店经理廖剑涛先生的个人文化视野和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在此致以由衷的谢意。另外,暨南大学出版社的杜小陆先生在得知我策划这个选题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并慷慨地提出由他们出版社来出版本书。这些都让我有了意外的惊喜和感激。我想,这样的一部书,更多的是一次集体的行动。
2012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