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 不要赢了起跑线, 输了人生路、多一些耐心, 呵护孩子慢慢成长、理解孩子, 接纳你的“慢小孩”、慢养第一步, 学会亲子沟通、培养优秀品质, 不可抄近道等。
生活中,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说,好好学,啥都可以满足你。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胜他人一筹,于是纷纷奔走于各辅导班、特长班之间,主动掏钱给孩子报名。可是,真正能够从中获益的孩子究竟有多少呢?
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急功近利的教育只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给孩子设置的目标太高,也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不管是性格品质的培养,还是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仅靠一时半会儿的学习,都是不行的。要想教育好孩子,对孩子的教育就要遵守其成长规律,适应其身心发展特点,唯有如此,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从“守望”开始。爱孩子,就要给他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王道国,副教授,现为明德书院院长,《父母规》研究中心顾问,运河企业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孔子研究院儒学会馆文化顾问,大爱基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总发起人,著有《左手责任右手执行》等作品,参与编写《幸福企业的密码》《师德》等。
高晓蓉,副教授,从教24年,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教师,立足产学研研究,提出“岗位化渐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闻做讲写”五项能力体系与“思悟谋慧性”养成系统。
第一章 不要赢了起跑线,输了人生路
谁让神童仲永变庸子?....../ 002
“助跑线”过短,天鹅如何飞向蓝天?....../ 005
早期教育的出发点....../ 007
没有了解和规划,何来成长?....../ 008
将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011
成长无须跳级,揠苗无法助长....../ 014
第二章 多一些耐心,呵护孩子慢慢成长
孩子的成长不可替代....../ 018
家长,你只需要耐心一点点....../ 021
好的教育都不是立竿见影的....../ 023
慢养才会成大器....../ 025
教育孩子,从了解孩子开始....../ 027
教育需要多一些耐心....../ 030
第三章 理解孩子,接纳你的“慢小孩”
认识孩子本来的样子....../ 034
懂孩子,才能帮孩子....../ 035
捍卫孩子本有的独特....../ 037
教育从尊重开始....../ 039
每个孩子都有优缺点....../ 044
正确应对孩子的不良情绪....../ 047
别给孩子脑门上贴“笨”字....../ 051
第四章 慢养第一步,学会亲子沟通
和孩子沟通,需要从小培养....../ 056
走进孩子的世界,和他融成一片....../ 059
唠唠叨叨不是爱....../ 062
知心话,要饱含深情地说....../ 064
担心孩子,也要学会变通....../ 066
批评孩子,要客观....../ 068
第五章 培养优秀品质,不可抄近道
培养好品质,靠的是耳濡目染 ....../ 072
爱心:从爱家人开始....../ 075
诚信:一次诚信并不难,难的是坚持....../ 079
果断:让孩子学会正确处事....../ 082
责任感:多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 085
自信心:不同的年龄就要做不同的事....../ 088
战胜自己:在点滴事件中,引导孩子学会战胜自己....../ 090
第六章 培养好习惯,欲速则不达
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 094
不要因为一次不诚实就否定孩子....../ 097
尊重别人体现在生活的很多细节....../ 101
让孩子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103
多重复,引导孩子学会生存....../ 106
改正坏习惯有一个过程 ....../ 108
第七章 优秀,需要慢慢来
学习,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 116
学会制订学习计划....../ 120
打好基础,让孩子学会学习....../ 123
不让孩子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 126
学习目标需适宜....../ 129
好成绩不是逼出来的....../ 131
第八章 能力培养,需要慢慢“熏”
能力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 136
孩子的阅读能力不是“打”出来的....../ 139
孩子的动手能力不是“说”出来的 ....../ 142
孩子的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145
孩子的思考能力不是“帮”出来的....../ 149
孩子的交际能力不是“闹”出来的 ....../ 153
孩子的领导能力不是“训”出来的....../ 156
第九章 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润物细无声
心理卫生培养不是轻而易举的....../ 160
停下来,让孩子多欣赏沿途的风景....../ 163
多体会,让孩子感受亲情的温馨....../ 166
想一想,鼓励孩子抵抗失败的苦难....../ 168
笑一笑,教孩子体验生活的美好....../ 171
动一动,启发孩子感受身体的灵动....../ 175
第十章 寓教于乐——培养孩子创造力
孩子爱“做梦”是一件好事....../ 180
自由的空气带来更多的创造....../ 184
寻找适合孩子的游戏....../ 187
让孩子学会“玩”....../ 189
把孩子交给大自然....../ 193
后 记 慢养,不等于“放养”!....../ 195
附 录 致孩子的19岁....../ 197
谁让神童仲永变庸子?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不寻常的“神童”,可是在极尽发掘之后,他们一般都会失望地发现,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
如今,有关“神童”的新闻不时地会出现在网络等媒体上。可是,多年之后,当年的“神童”也不过如此。通过媒体,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神童”不再“神”的例子,古代最有名气的“神童”就是王安石笔下一个名叫“仲永”的孩子。
他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父亲不让他继续学习,被当作造钱工具而从神童沦为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古时候,在一个叫金溪的地方有个叫方仲永的人,仲永家世代以耕田为生。他长到五岁的时候,连书写工具都不认识。忽然有一天,方仲永却哭着向父亲索要这些东西。
父亲感到很奇怪,就从邻居那里借来了儿子想要的东西。方仲永挥毫取墨,立刻题诗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全乡的秀才都慕名来观赏。从那以后,只要人们指定事物让方仲永作诗,他都可以一气呵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让人称道的地方。
人们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对他的父亲以礼相待。有人甚至还花钱来购买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就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不让他进一步学习。
明道年间,王安石跟随父亲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了方仲永,那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王安石让他作首诗,可是写出来的诗意境全无,完全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王安石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他现在和普通人没两样了!”
不可否认,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可是最终却成了一个平凡的人。方仲永的天资是非常不错的,可是由于没有接受到正常的后续教育,最终回归成了一个平凡的人。
古代有伤仲永的典故,其实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这样伤“神童”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1983年6月17日,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一个贫苦的家庭。2岁时,他已经能写出140个物品的名称。
1988年,魏永康5岁,很多孩子到这个年龄都还没有上学。但魏永康却靠着超群的记忆力、独特的思维方式、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超强的自学能力,走上了一条很多孩子都无法效仿的路。13岁,正常的孩子都在上中学,而魏永康却已经上大学了。那一年,他考出了602分的高分,轰动了整个华容县。
在高中和大学期间,妈妈一直都在学校陪读,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包括给魏永康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
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研究生。这次,妈妈不能跟在他身边了。离开了妈妈,魏永康无法安排独立生活,完全没有生活的自理能力。魏永康发现,自己实在不能适应没有妈妈照顾的生活。2003年8月,已经上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从中科院肄业回到了老家。2004年,魏永康曾经几度离家出走,最长的一次走了39天。
我们不否认,这些被责令退学的神童并不是人才。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存能力都不具备,他也不可能去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一个人的生存能力与社会经验的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慢慢地经历和体会。
神童的退学是揠苗助长的悲剧。让一个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去承受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势必招致失败。从魏永康母亲的言行中,我们读到了沉甸甸的母爱,也看到了母爱转换成溺爱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仅仅几年光景,魏永康就经历了由昔日“神童”到“泯然众人”的人生历程,演绎了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
“神童成长”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需要接受不同的教育,家长应该顺应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不要幻想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神童”。
家长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孩子的人生中不光只有学习,那只是十多年的短跑片段,更重要的是赢在人生的长跑中。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不要给他灌输与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因为他缺少生活的经验,对知识的感悟并不深刻。要让孩子赢得人生的长跑,就要让他学会学习、愉快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