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中国乡村控制体系演变的背景下对清代乡村控制体系进行具体考察,力图引导人们走入历史现场,关注历史细节。
在清代政治经济迅速发展变化的200余年间,作为主体的广大乡村、农民如何得到控制?作为主体且至关重要的乡村经济如何存在、发展和变迁?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本课题拟从国家政权与乡村控制体系、乡村社会群体与乡村经济、乡村经济环境与乡村控制等视角,运用微观宏观、求实求是相结合的手段,研究和解决上述问题,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张研,女,1948年生。1982年于北京师范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清史、经济史、社会史。张研代表性著作《17-19世纪中国人口与生存环境》,黄山书社,2006年《晚清统治格局研究》(合著),台湾昭明出版社,2005年清史15讲(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总序
绪论
一、厘清背景:中国乡村控制体系的演变
二、关注现场:知县日记讲述的故事
三、透视全貌:“宏大叙事”、“解构”与“建构”
上编 清代乡村控制体系的龙头--“县”与“知县”
第一章 清代地方行政及广东实况
第一节 清代地方政军设置
一、地方行政设置
二、地方军队设置
第二节 清代广东政军设置
一、广东行政设置
二、广东军队设置
第二章 清代县以下行政编组及广东实况
第一节 清代县以下芜杂的行政区划
一、城市行政区划
二、乡村行政区划
第二节 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的依据
一、法定社区
二、自然社区
第三节 清代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性质
一、法定社区与传统自然社区的矛盾
二、“制度”按“实际”修正
三、官府向基层社会固有权力体系妥协
第三章 清代知县与“一人政府”
第一节 知县的位置与职责
一、知县的重要位置
二、知县主要职责
三、清代县等制度
第二节 “废为闲曹”的“佐杂之官”
一、对清代州县佐贰、典史、巡检属地的考察
二、佐贰之官的职责
第三节 “公”“私”两套班子
一、第一套班子中的书吏与胥役
二、第二套班子中的幕友与长随
三、两套班子与知县及其相互问的关系
第四章 广宁知县杜凤治的候选、上任与“交代”
第一节 候选与“花样”
第二节 “拉债”、“荐仆”与关系网
第三节 到任、“交代”与佐政人员
一、到任
二、“交代”内容
三、杜凤治与前任的“交代”
四、杜凤治的佐政人员
下编 “龙头”舞“龙”--清代“知县”对乡村的控制
第五章 剿匪故事
第一节 一下石狗,剿“单只手”
一、“岂非一个好破题儿”
二、“一下石狗”经过
三、可获知的信息
第二节 二下石狗,剿“黄亚水二”
一、杜凤治对所剿之匪的了解
二、“二下石狗”经过
三、可获知的信息
第三节 三下石狗,剿匪办团
一、石狗待命
二、三村具结
三、善后事宜
四、可获知的信息
第四节 对比与考察
一、杜凤治剿匪故事中的“匪”、“绅”、“官”
二、徐赓陛剿匪故事中的“匪”、“绅”、“官”
三、姚柬之剿匪故事中的“匪”、“绅”、“官”
第六章 断案故事
第一节 “呈控”与“放告”
一、“呈控”与“放告”的一般情况
二、杜凤治日记中的“呈控”与“放告”
第二节 “听讼”与“断案”
一、“听讼”与“断案”的一般情况
二、杜凤治日记中的“命案”
三、杜凤治日记中的“盗案”、“户婚”、“田土”案及其他词讼
第三节 对比与考察
一、杜凤治断案故事中的“民”、“绅”、“官”
二、徐赓陛断案故事中的“民”、“绅”、“官”
三、桂超万、张集馨断案故事中的“民”、“绅”、“官”
第七章 催征故事
第一节 催征始末
一、前期催征
二、中期催征
三、后期催征
四、清末广东赋役征收的特点
第二节 知县收支
一、支出
二、收入
第三节 催征故事引出的“闹考”故事
一、“广宁士绅上控书吏浮收案”
二、广宁闹考始末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