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位七旬老人真挚温暖的人生回忆。张才柱老人用100多幅“回忆画”,记录下童年的快乐、乡村的风貌、劳作的艰辛、生命的顽强与时代的变迁,栩栩如生地再现了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重庆乡下的生活与生产景象。在他笔下,平凡的日常光景化作饱含深情的片片落英,发出温润的光泽。由庶民生命点滴编织而成的家国记忆,交织着美好与心酸,让我们看见美,看见痛,也看见力量。
★重庆电视台、中国网、腾讯网、新华网、凤凰网、搜狐网、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庶民生活点滴鲜活家国记忆
在这个因科技发达和经济膨胀而急骤向前的时代里,张大爷用画笔为我们留住了过往生活的画面,它们是历史鲜活的注脚,也是罕见的中国农民的私人生活史。其中,有描绘童年欢乐的赢铜钱、滚铁环、走六子冲,也有讲述乡村风情的闹元宵、烧橙香、赶场、观花娘;有描画个人经历的上学、结婚,也有表现集体生产的修桥修路、改田改土;有回忆日常农事的春耕秋收、拉磨杀猪,也有刻画劳碌心酸场面的下夜力挣钱、挖野菜充饥……所有场景都与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息息相关,他们平凡、沉默、隐忍,能吃大的苦,受大的累,拥有坚韧顽强的生命力量。那些永逝不返的日子在张大爷笔下散发出沉静、温润的光泽,透过这光泽,读者会看见美,看见痛,看见一种力量,它遍及崛起中国的各个角落。
★用艺术之美照亮往昔岁月
在回忆的光晕之下,张大爷笔下的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每一幅都画得优美而细致:房顶上的灰瓦,一片片、一行行,深深浅浅,光影流转;房梁在时光中留下的喑哑与光亮依稀可感;桌椅板凳、背篓箩筐、灶台水缸、锄头犁耙、簸箕木桶都是那样活灵活现;垒筑田埂的条石浓淡不一,石缝间的青苔青翠可见;房屋四周的池塘溪流、弯弯的山路、引流山溪的竹筒、姿态好看的大树、摇曳多姿的竹林,正在劳作的农人……带着张大爷的情感和体温,画面仿佛自己在述说,栩栩如生又静谧安详。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儿,不要等到动不了的那天,才后悔很多事情想了
却没做成。”张大爷身上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与勇气,令人感佩。他只上过四年小学,凭着勤奋自学维修机电,考取了矿山机电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他先天高度近视,戴着1600多度的眼镜,看书、写字、画画时,眼睛都得贴到纸上。60岁那年,被查出患有淋巴癌,他不仅挺过了难熬的放化疗,还自学中医,亲自采药调养身体。66岁时,他决定开始画“回忆画”,虽没学过一天专业美术,但抱着“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去新华书店、北碚美术馆、重庆美术馆等地方查阅资料,买来各种教绘画的书籍学习,尝试过各种绘画材料,从临摹花鸟景物起,逐渐将自己的回忆一一付诸画纸,两三年就完成了150余幅作品。虽然是农村户口,没有退休工资,每个月就靠和老伴打零工赚的几百元以及儿女的贴补过活,但张大爷对画画这件事异常执着:“有生之年能完成这几百幅画,我就心满意足了。”
看见美,看见痛,看见力量
重庆张大爷的“回忆画”,2014年就在网上火过一次,当地很多媒体都有报道,网络上也有不少转载。人们惊叹于这些画所生动再现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生产、生活场景,尽管时间并不久远,却有沧海桑田、恍如隔世之感。当然,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这些画的作者张才柱。他1946年出生在重庆北碚乡下,只上过四年小学,年轻时务农,没学过一天专业美术;他先天高度近视,戴着一千六百多度的眼镜,右眼视力为0.3,左眼为0.1;六十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淋巴癌,六十六岁开始创作“回忆画”。
2012年的一天,张大爷在逛书店时偶然看到了美国人贝蒂·爱德华写的《在黑暗中绘画》一书,封面上有一句话:五天画出你的心。他感觉犹如过电,一下被击中。张大爷说,小时候上图画课时,自己画什么像什么,一直觉得画画不是多难的事情。这本书里介绍的绘画方法极大地启发了他,他像突然间被唤醒,特别想画一套“回忆画”,让沉睡在记忆深处的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他去图书馆查阅,发现自己想画的那种画此前并没有人画过,愈加觉得画出来一定会弥补一个空白。几年前身患癌症的经历,让他感到生命的尽头似乎伸手可及,也让他想到,来这世上走一趟,总得留点儿什么东西下来。画“回忆画”的想法让他兴奋和激动。
在张大爷出生前,家中已有六个孩子。逐渐衰落的家庭没法再多承担一张吃饭的小嘴,所以,母亲怀着他时吃过三包打胎药,这可能是他生下来就高度近视的原因。张大爷天性聪颖,虽然十岁才有机会上村里的小学,但功课门门优秀,无奈上完小学就没有机会再上学了。后来,他自学组装矿石收音机和半导体收音机,在乡下给人装一台矿石收音机,他收五元钱,材料费大约四元,净赚一元。妻子李秀英十八岁时和他相亲,只见了一面便心甘情愿地嫁给他,就是看上他会装收音机,相信“跟着他不会饿饭”。
秀英眼光不错,张大爷不仅干农活儿样样在行,木工、泥瓦匠的活儿也一学就会,后来还学会了安装电视机。1979年,电视机在城里还是稀罕物时,他就自配零件,组装了一台黑白电视机供家人享用。此外,他还学会维修各种机电、家电,进行简单的机械制图,甚至考取了矿山机电助理工程师资格证。八十年代,他一边务农,一边安装矿灯充电架去卖,同时还在社办企业、私营企业里负责机电维修等技术活儿,小日子越过越红火。
更不可思议的是,张大爷还学着开方子看病。被查出患有淋巴癌后,他便自学中医。大约经过一年的放化疗后,他和秀英开始上山采药,并坚持定时煎药服用,慢慢地身体竟然完全恢复,与常人无异。
决心投入“回忆画”的创作后,张大爷为自己的绘画计划做了充分的准备。像以往学习任何东西一样,他买了好几本教绘画的书回家琢磨,尝试过各种颜料——水彩、水粉、丙烯,哪种画着顺手、效果好,就用哪一种。他边学边画,由于一只眼睛几乎看不见东西,作画时眼睛都贴到了纸上。他说自己记性好,回忆起过去,那些人和事都清楚得很,想出一个画面就把它画下来。起初还有点儿难,后来越画越自如,短短两三年,他就完成了一百五十余幅作品。
受张大爷画作的吸引,也为了追寻回忆和画面交汇的踪迹,我们曾去追访他画里的那些地方:他住过的老房子、充电房的山坡、山坡上的小煤窑、炼焦场……如今,田园荒芜,草木却异常繁茂,好像要将回忆掩盖起来。老房子只剩下残垣断壁,充电房也早已没有踪迹,附近的房屋和当年的小煤窑都被厚厚的藤蔓覆盖,倒是炼焦场的一个个炉窑还能清晰辨认。身处“记忆”和“画面”的现场,虽然物是人非,依然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画作与实物之间的联系,让人一下子反应过来:哦,画的就是这里!然而,在回忆的光晕之下,他笔下的画面远比现实更有诗意。
张大爷的“回忆画”画得优美而细致,看着那些画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作画时的状态——深深地沉浸在记忆中,一笔一画地勾勒出过去的物事:房顶上的灰瓦,一片片、一行行,深深浅浅的影子,有光泻在上面的感觉;房梁在时光中留下的喑哑与光亮依稀可感,连木纹也在岁月的打磨中清晰起来;桌椅板凳、背篓箩筐、灶台水缸、锄头犁耙、簸箕木桶……都是那样活灵活现;祖传的那幢今天只剩下残垣断壁的老屋,在画里有着瓦灰的屋顶、土红的砖墙、深红的大门和窗户;房前屋后的山坡上,是一块块深绿、浅绿、鹅黄、青蓝或开着白花的田地;垒筑田埂的条石浓淡不一,石缝间的青苔青翠可见;还有他住了八年多的充电房,屋子四周的池塘溪流、弯弯的山路、引流山溪的竹筒、姿态好看的大树、摇曳多姿的竹林,正在劳作的农人……带着张大爷的情感和记忆,画面仿佛自己在述说,栩栩如生又静谧安详。
那时候的童年时光、那时候的乡村风俗、那时候的农活儿生产,张大爷的画笔触到这些内容时,好似进入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境:淡淡的灰蓝色调下,田野五颜六色,天空透着纯净的蓝,树木蕴含蓬勃的绿,人物衣着色彩鲜艳……比如孩子们聚在大石块上,女孩儿捡籽儿,男孩儿走六子冲,几头白色的山羊在边上的草丛里撒欢,打猪草的背篓撂在一旁;比如两个打土电话的小娃儿,一个站在晒坝上,一个站在石板小路上,远处是山,近处是田,头顶上是明净的天空,两个孩子正拿着竹筒,拉着细细的麻绳,仔细地听对方说话,他们的举动吸引了大人的注意;还有你追我赶地滚铁环,用镰刀打叉赢猪草,捉来笋子虫推磨玩,在梯坎下扔铜钱,在田地里打跪下……这些描绘童年生活的画面无不透出活泼、可爱、欢乐的气息。每逢佳节,人们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正月初一,每家都要挑银水、煮汤圆、放火炮;元宵节那天,要舞狮子、划龙船;到了八月十五,户户都会拜月亮、烧橙香。赶场也是热闹非凡的日子,人们三五成群,走走逛逛,吃喝笑闹;身穿长衫的老头儿衔着长烟杆转来转去,孩子们围着卖黄糕粑和经营西洋镜的摊子流连忘返。再看那迎亲的场面,山乡小路弯弯,送亲的人们欢欢喜喜地走来,有人抬着被褥、蚊帐,有人挑着镜子、水壶,迎亲的人们在家门口守候,远远望见送亲队伍,便放起了鞭炮。那会儿的农活儿在回忆中也是有滋有味:种小春,搭谷子,扎草树,犁冬水田,用竹罩子捉鱼,脚碓椓米,磨坊磨面,烫槽房里杀猪,农闲或下雨时村姑们说说笑笑打着草鞋……孩子的游戏、乡村的风俗,以及许多日常农事,从张大爷记忆深处流淌出来,温情脉脉,趣味盎然。
张大爷认真地回忆着生命中一个又一个难忘的场景,一笔一笔地把它们慢慢画出来,平凡的日常生活化为饱含深情的片片落英,在张大爷的画笔下发出温润的光泽。当然,回忆中既有温暖和美好,也有辛劳和心酸。比如,他画下了那时的灶屋,当时的很多人家都没钱给牲口单独修棚圈,只好把牛或猪拴在灶屋里喂养,而一家人做饭、吃饭也都在那里。不难想象,春夏秋冬,蚊虫、气味自是难忍。那个时候的妇女很辛劳,既要下地干活、上山砍柴,又要带孩子、做饭、打猪草、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在一幅画中,一位农妇深更半夜一边用脚摇着地上摇篮里的孩子,一边手上还在打鞋底板。张大爷还画了他的大姨姐,白天要去做集体活路时,只能把孩子固定在背篓里,再锁进空无一人的昏暗屋子,任凭孩子在里面哭喊。
那时候,搞“副业”能挣点儿钱。一般所说的“副业”,主要是指农业生产以外的一些小规模的手工劳动或工业生产,比如养蚕、织麻、制香、小煤窑挖煤、造纸厂造纸、石灰厂烧石灰等,大都是一些很苦很累的活,但有得做就是幸运。还有弹花匠、棕匠、篾匠、木匠、铁匠、补锅匠,这些手艺人总是凭自己的手艺走街串巷、养家糊口。闹灾荒那两年就没有这种幸运了。那时彻底实行“一大二公”,连吃饭都吃集体伙食,当年的情景被张大爷记录在了他的画里。一到饭点,每家派一个人拿着桶或盆去伙食团取吃的,饭食以胡萝卜为主,冬天则只有菜羹羹。生活如此艰辛,饥饿如影随形,他现在想起来都还心酸,被饿得实在太狠,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活过来的。他感激野菜树皮救了自己一命,于是画下人们上山挖野菜、剥树皮的场景。有些饿得走不动路的老弱病残,只能在门前屋后挖点儿野菜和白泥巴,混在一起做成粑粑,可是吃多了拉不出屎来,几天人就没了。荒年里难得的美味要数蕨苔粑粑——人们上山挖来蕨苔根,用火烘干,刨去粗皮,再用石臼舂、磨子推、筛子筛,磨成粉后做成粑粑。在每周一次的集市上,有很多人卖蕨苔粑粑,也总有饥饿难忍的人故意碰倒装粑粑的背篓或箩筐,大家便疯了般上前抢了吃掉。这情景他记忆深刻,所以那幅《抢蕨苔粑粑吃》也画得格外生动。
张大爷还画了他们家被划为地主成分后,武装人员带人去家里分浮财的场面;画了五十年代破除迷信时,庙里的菩萨纷纷遭殃;画了“四清”运动中动员干部交代问题;画了“文革”时打倒“牛鬼蛇神”;画了农业学大寨;画了大炼钢铁的现场和炼出一块铁就敲锣打鼓去公社报喜;画了地雷炸死人;画了偷粮食和偷木料的人……当他画那些心酸的场景时,画面常常比较粗略。
“江山如此多娇”是张大爷所描绘的那个时代中最为人熟知的诗句,也是当时一幅著名画作的名字。在伟人和艺术家的笔下,江山固然令人神往,可真实的个人却由此消融于时代浪潮里而成为符号。作为小人物,张大爷只是把自己记忆中的一幅幅场景描画下来,而所有的场景都与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他的画无法不关注与美丽江山有着同样分量的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与“江山”共同构成了“回忆画”的主角。在他的画里,我们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挑肥料上梁子,下夜力,捞松毛,淘野煤炭;他们抬锅炉,筑路修桥,改土改田;他们以最原始的方法榨油,挖煤,造纸,炼焦,烧石灰……在险恶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劳作中,他们不怨不叹,默默承受,为吃上一顿饱饭,为日子好过一点儿,出大力、流大汗,他们平凡、隐忍,能吃最大的苦,受最大的累,生生不息。解读这些画面,你不由得为这些顽强的生命而感动。那些挨过饥荒与死亡的无声人群,他们身上隐藏着怎样的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国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被建设得如此繁荣强大,那些拔地而起的城市建筑里,一定也遍布着这样的力量和灵魂。
张大爷的艺术创作本身,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这个因科技的发达和经济的膨胀而急骤向前的时代里,他用画笔为我们留住了过往生活的画面,它们是历史鲜活的注脚,也是罕见的中国农民的私人生活史。张大爷说,他画这些画,也是想感恩如今的生活,和过去相比,今天真是太好了。那些永逝不返的日子在他笔下散发出沉静、温润的光泽。透过这光泽,我看见美,看见痛,也看见了一种力量,它遍及崛起中国的各个角落。
作为本书的出版策划者,感谢我的挚友叶莹在诸多事项以及整个采访过程中的热忱帮助,感谢《重庆日报》的老同学任锐在第一时间帮忙找到张大爷的联系方式,感谢摄影记者苏思对画作拍摄所进行的种种尝试。愿《往事入画》的出版让大家感到我们努力的价值。
青豆书坊苏元
2017年3月15日
张才柱,1946年出生在重庆北碚乡下,上过四年小学,年轻时务农,后自学机电维修,考取了助理工程师资格证。他先天高度近视,戴着1600多度的眼镜,右眼视力为0.3,左眼为0.1。60岁那年,他被查出患有淋巴癌,经历了一年多的放化疗。66岁时,他决定开始创作“回忆画”,绘画零基础的他短短两三年就完成了150余幅画作,记录过往人生,还原时代风貌。
我上小学有点儿难
从前,小孩子上学是很困难的。当时的小学分为村小和完小,村小设在乡村,完小在场镇,要读初中就得去大一点儿的场镇,路远的话每天要走十来里。
我七岁时,二姐和三姐带着我到高家庙完小去报名上学。入学前有简单的考试。先是考官提问:家在哪里?家里有几口人?家人都叫什么名字?……这些都难不住我。然后考听力,考官握着一只手表,轮流放在我的左耳和右耳边,问我响声在哪边,我都答出来了。最后考视力,我用书的一角挡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看着对面墙上的视力表,只感觉墙上有块模模糊糊的东西,其他啥也看不到。考官说我的眼睛有毛病,不能收。
第二年秋天,两个姐姐又带我去报名,还是同样的结果:视力有问题。回到家里,我妈骂我笨,不分青红皂白大吵了一顿,说别人都能考取,就我不行。后来我听说,妈怀着我时,家里太穷,子女又多。结果,她就吃了打胎药,准备把我打掉。可是,我的命很硬,三包药都没把我打下来,但眼睛成了先天性高度近视。
1955年,与我们相邻的楼房村办了一所小学,只有两个班。我大哥和学校里的老师有点儿交情,就带我去报名。因为乡村小学人不多,两个班都还差几个人才算招齐,所以老师把我收下了。我开始读一册,班里共有三十二个人。学校一般是早晨九点钟上课,十二点放学;下午一点半上课,四点半放学。住得近的同学中午回家吃饭;离学校远的人,有的带饭吃,有的要到下午放了学才回家吃饭。
我家附近的煤厂有一所职工子弟小学,校园里有梭梭板和跷跷板,村里很多小娃儿都喜欢跑去围观。我上的楼房小学是一户人家让出自己的两间屋子办起来的,非常简陋。整个教室就靠着大门透进来的光线照明,后排的学生经常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后来,老师只好把全班的桌子调一个方向,把黑板安在进门的左边位置,这样才好一些。因为我高度近视,老师把我安排在第一排的左边,但那时我没有戴眼镜,坐在第一排也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所以,我上课注意听老师讲,下了课就到黑板前面,把上面写的字抄在本子上。
由于我学习认真,成绩很冒尖。第一册读完领通知书时,我的四门课(语文、算术、音乐、图画)全都得了五分。说到画画,连老师也不及我;手工劳动,我也是一流,用黄泥巴做什么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