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是21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理论与批评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研究的集成之作。作者在全面阐释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结构要素、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的基础上,重新探讨了中国文学的时间、空间、中国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等中国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总结了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的关系,考察了世界主要多民族国家的文化政策与多元文学生态。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的“多民族文学”不是少数民族内部的“多民族文学”,而是指多民族国家的多民族文学的客观形态。因此,《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的立意不仅在于促进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理论转向,在于立足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点,重新审视中国文学多民族、多历史、多传统、多形态、多语种的特征以及冲融交汇、多元并存、共同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而促进中国文学研究范式的根本转型和世界意义上的文学话语革新鼎固。因此,世界视野、国家意识与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是《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的理论创新和学术贡献。
李晓峰,1962年生于内蒙古赤峰市,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大连民族大学教授,大连民族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文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少数民族文学卷》(第三版)“少数民族现当代文学”主编。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般项目3项,“十三五”国家图书重大出版规划项目子课题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著有《玛拉沁夫小说艺术论》《被表述的文学:20世纪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民族文学》《契丹艺术史》(合著)《左宗棠中介人生》等。曾获得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成果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国家、省部级政府奖8项。刘大先,1978年生于安徽六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批评家协会青年委员,《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十三五”国家图书重大出版规划项目子课题1项,已完成人社部、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北京市各类项目等多项。出版著作《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的共和》《时光的木乃伊》《无情世界的感情》《未眠书》等,译著有《陈查理传奇:一个中国侦探在美国》,主编有《本土的张力:比较视野下的民族文学研究》等。曾获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2013年度青年批评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奖、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年度评论奖。
导言 问题与前景: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
一 没有少数民族,何来多民族国家
二 没有少数民族文学,何来中华文学
三 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
第一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内涵
一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法理基础
二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理依据
三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学科基础
四 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内涵
五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第二章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构成要素
一 多民族的历史观
二 多民族的文学观
三 多民族的民族观
四 多民族的国家观
五 多民族的哲学观
第三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缺失
一 中国文学史写作的三个阶段
二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表现一:创作主体的多民族身份属性
三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表现二:多地域、多民族与跨地域、跨民族的文化形态对中华文学史的影响
四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表现之三:多语种、跨语种与多语写作
五 多民族文学史观缺失之原因
第四章 多民族文学的时间
一 多民族文学史的“显在式样”与“隐性式样”
二 历史线性时序与多民族文学史的多时间结构
三 “多民族文学史”与“中国历史”的互文性关系
四 多民族文学的“多时间”与“多历史”
第五章 多民族文学的空间
一 多地域与多民族相叠加的多民族文化与文学
二 跨地域与跨民族的多民族文化与文学
三 动态的空间与多民族文学
第六章 多民族母语文学的意义、处境及传播
一 不在场的在场:多民族母语文学的尴尬处境
二 文化洼地效应的放大与单边译人
三 文化公平权力的缺席与母语文学传播权力的放逐
四 传播意识的缺乏与母语文学的自我遮蔽
五 多民族母语文学的意义及跨语际传播的自觉
第七章 多民族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及其功能
一 现代知识转型与文学地位的提升
二 文学史的形成及知识权力
三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
四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功能
五 从晚清、民国到新中国:中国文学史的国家责任与使命
六 分裂与并置:各民族文学史与主流中国文学史的非对称性关系
第八章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历史哲学转型
一 现代与传统的起承转合
二 “中国”与西方的博弈交融
三 文学与历史的互相生成
四 作为“民族”内部动力的现代性历史
五 进行中的历史
第九章 世界多民族国家中的多民族文学
一 世界文学、民族文学与少数族裔文学
二 范式转移与重绘文学史面貌
三 多元文化主义及其不满
四 殖民、流散、国际主义转向
第十章 多民族文学发展报告——《民族文学》30年
一 多民族作家汉语文学
二 多民族母语汉译文学
三 多民族民间文学
四 多民族文学公共空间
五 办刊理念:世界眼光与多民族文学观
参考书目
修订版后记
《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国文学研究范式转型》: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针对的问题非常具体,解决问题的途径非常清晰,理论预期非常明确,其突出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表现在对中国文学研究范式的革命性转型。
(一)完整呈现中华文学版图正确认识中华多民族文学历史进程,首先要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这是观察中华多民族文学历史图景所必须具备的理论制高点,也是客观认识中华文学发展历史进程的最基本的原则。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一是生活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广阔历史场景得到完整呈现;二是由单一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相互交融,百川人海的历史进程得到客观呈现;三是每一个民族古往今来创造的不同形式(形态)、不同语言的文学成果——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传的;无论是纳西族古歌,还是赫哲族的“伊玛堪”;无论是藏族的《猴鸟的故事》,还是满族的《人参姑娘的故事》;无论是维吾尔族的纳瓦依,还是契丹后裔耶律楚材;无论是汉族的《孟姜女哭长城》,还是壮族的《布洛陀》;无论是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还是侗族大歌,无论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还是白族的空空腔,……都成为中华文学百花园的鲜艳花朵;四是那些用自己民族母语创作的文学成果,使中华文学汇成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乐;凡此种种,都清楚地表现了中华文学多民族、多地域、多传统、多形态、多语种的鲜明特征。不仅如此,在中华文学的视角下,各民族文学之间的生动多样的文学关系也得到进一步揭示。例如,对儒、道文化情有独钟的耶律楚材凭其汉文诗作,成为元初公认的大家,而这位契丹后裔又是蒙元名相,在西域,他无意间亲近了自己的母语,习得契丹小字,于是翻译了寺公大师用契丹小字创作的《醉义歌》,从而为人们打开了观察契丹人精神世界的窗口,也留下了中华各民族文学如何围绕汉族先进文学这个凝聚核心,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佳话。在中华多民族文学的视野下,诸如此类的例子数不胜数:如《诗境》从青藏高原传播到蒙古高原,进入蒙古族诗学体系,《格萨尔》转化成蒙古族的《格斯尔》至今还在蒙古高原传唱,《福乐智慧》穿越时空,从中亚与中原文化进行了思想对话,等等。因此,中华多民族文学,明确界定了中华文学研究的对象,清楚地描述了中华文学的边界,呈现出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相一致的中华文学版图的构造历史。
(二)明确中华多民族文学史的国家知识属性及功能
在现代,历史学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原因是,在现代民族国家,历史学的主要任务是将民族国家历史知识化,通过民族国家知识的传播,培养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与忠诚,激发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正如杜赞奇总结的那样,西方大学里专业历史的出现与民族利益密切相关,而且这一专业的权威源于其民族真正的发言人这一身份。法国历史学家不仅自视为民族遗产的传承人,而且是公共舆论的塑造者,肩负着用历史的教训来重建民族自豪感,以便使遭受国耻的祖国寻求新生和复仇的重任。19世纪末期美国历史学界的共识是:在经历了内战之后,历史应该肩负起“治愈民族”的重任。由于文学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最集中、最形象的反映,因此,文学史往往被称为形象化的历史,具有国家知识的属性。特别是文学所具有的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征,使其在激发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公民的国家认同方面,比历史学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影响也更为广泛。所以,中国文学史自产生那一天起,就被纳入国民教育的知识体系之中。
从国家知识的功能角度来说,一方面,将中华多民族文学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既各有传统、又相互“交汇、交融、交流”的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知识化,并将其纳入国民教育的知识体系,可以进一步印证和深化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将具象的可以感知的中华文学知识,转化为对幅员辽阔、文明悠久的祖国的认识,从而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将各民族文学历史,提升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识高度,表现了国家对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尊重以及价值肯定,每一个民族都可以在“多元一体”“满天星斗”的文学时空中,找到自己民族文学的坐标,这将极大彰显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每一个民族对中华民族的集体归属和集体认同,同时,也会增强各个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学自信,这对促进各民族文学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