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情怀叫牵挂:原创话剧<牵挂>纪实》用真实的记录、深情的笔触,再现了华中农业大学原创话剧《牵挂》的诞生、成长历程,是对以徐本禹、赵福兵、张瑜为代表的广大青年志愿者的敬礼,同时展现了青年大学生演员们不畏艰辛、在潜心学习、刻苦排练中不断收获精神力量与进步成长的青春风采。希望他们的故事能够吸引、感染人们自觉担当社会责任,行进在奉献爱、传递爱的道路上。
翻开这本书,青春向上的气息扑面而来。它“一曲歌金缕”,将原创话剧《牵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全过程和背后故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振奋。
这本书是关于一部话剧的成长史。一所没有艺术表演相关专业的学校,要原创一部大型话剧,意图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谱写一曲青年志愿者之歌,内在的逻辑则是一所百年名校三辈人的精神联系,立意深远,内容丰富。希望把握时代主题和历史脉络的主旋律作品,创作难度极大,稍有不慎就会流于宣传口号漫天飞。一群“外行”们的冒险,听起来像天方夜谭。结果却是这部剧立起来了,4年间在国家大剧院等舞台上已经公演了50余场,感动满满、口碑爆棚。这个冒险故事本身就值得一读。
这本书是关于一群人的心灵史。习志淦老师年逾花甲时的艺术创作“再出发”,成就了《牵挂》,他说:“他使我灵魂苏醒。”五代学生演职人员零基础“半路出家”,摸爬滚打中不断加深对剧中人物的解读与领悟,用他们质朴的表演保证了话剧的质量。话剧歌曲创作者、舞美等更多人物的心路历程,需要读者自己通过阅读本书去把握。所谓牵挂的情怀,正是为每一个参与者提供了关照内心的契机。
阅读这本书,你可能还需要有“知识储备”,只有了解华中农业大学青年志愿者群体的故事,了解这所学校为什么会涌现这样一股力量,了解脚下这片土地和我们所处时代伟大而深刻的召唤,才能更好地理解话剧《牵挂》,理解习志淦老师、五代学生演职人员等一批人选择与坚持的奥秘。此前出版的本书姊妹篇《有一种青春叫奉献——本禹和“本禹们”的爱心接力》因此值得读者去做延伸阅读。
牵挂仍在上演,感动仍在继续。在历史滚滚的洪流和时代蓬勃的脉动前,我们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抉择,如何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要求完美结合?我相信,带着这个问题,每个读者都会从这本书中受到感召、收获启迪并得到激励。
第一篇 《牵挂》成长记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如琢如磨佳作始成
一方匠心独具的舞台
聚光灯下,90后的话剧梦
幕后的青春故事
让《牵挂》代代相传
一路关怀拂春风
第二篇 牵挂,是一种情怀
本禹志愿服务队,真实的《牵挂》
爱的传递
走进剧中的支教志愿者
青春不留白牵挂不终场
第三篇 硕彦满堂话《牵挂》
校园戏剧的奇葩
把酒临风登斯楼
纯真的心灵绚丽的青春
把美好的事情告诉世界
深沉而伟大的牵挂
品谈《牵挂》
附录
附录1 媒体看《牵挂》
附录2 坚持德育与美育相融合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中农业大学原创话剧《牵挂》的育人实践
附录3 话剧《牵挂》剧本
附录4 话剧《牵挂》演职人员表
刚录5 《牵挂》成长历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