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前,时正十七八岁青春年华的莘莘学子,满怀一腔热心,毅然告别了家乡,奔赴北大荒,立志“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把青春献给北大荒。从此后在黑土地上渡过了一段终身难忘的岁月。在那里他们奋斗过、挣扎过,甚至绝望过,北大荒见证了他们流下的血、泪、汗,北大荒留下了他们刻骨铭心的记忆和经历。而正是北大荒的艰苦生活环境使知青的意志和品格接受了炼狱般的锻炼,正是青年时代的挫折和磨难成就了他们中年时代的坚强和成熟,全然成了他们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他们和北大荒结下了永远难以割舍的情和缘。所以,作者以散文的形式,真实记录亲身经历的这一极其特殊的知青时代,回味时常梦萦魂绕的黑土地。
我与应国光同志相识恨晚,却很投缘、感情笃深。如今读过他回眸北大荒的文稿《青青旱河》,又凭添了对他的几分敬重。
作品再现了他在北大荒十年苦辣酸甜的生活,再现了他在风霜雪雨中自强奋进的跋涉。其中既有直抒胸臆的亲情、友情、恋情,又有对那些刻苦铭心的生活的感念与思索。斐然的文采、凝重的情感令人感动。但我更敬重的是他回眸历史的大气、扬弃的视角和积极的心态、心境。
北大荒的十年,国光有过挫折,受过伤害,甚至有过“一死了之”的念头。但在回眸当年中却没有伤神的叹息,更不怨天尤人。有的是自己如何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前行的心路与感悟,有的是黑土地呀,“为你苦为你累,却总觉得欠着你”的心臆。
昔日黑土地的秃山荒岭,杂草丛生,令人不屑一顾甚至厌恶,即使1993年夏日重访第二故乡的时候,北大荒的山川荒野也并不那么亮丽。但是在回眸中,国光尽收眼底的却是如诗如画的美景。北大荒的老师傅、老贫农不都很“文化”,也有诸多缺憾,但国光却很善于扬弃: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念人之恩不计人“过”。收入视野展示于人的都是他们对自己的“再教育”的恩德。让美景愉悦身心,让美德效人修身。收获正能量,受益终身,传递给社会,功德无量。
历史总是叫人惦记,渐老及已老的人往往爱说起“七百年谷子八百年糠”,但愿说起来的时候津津乐道于谷香且养胃养人之美之恩,少论或勿论糟糠之非之“过”,如此道来既可怡人亦可悦己,笑面人生乐享生活,岂不快哉!
国光重情重义,但我最不能忘的是他回北大荒时,与十八位(十七位温州一位上海)荒友跪拜北大荒的义举。这是千金难买的“大礼”。这一“经典绝唱”的一幕必将永远留在北大荒人的心中。
感恩之人可敬,大义跪拜北大荒之辈以及那一代人可敬!敬礼——曾经在黑土地上奋斗过的温州知青战友!你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黑土地,你们把城市的文明带给并提升了黑土地,你们在黑土地上创造那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必将千古流芳。你们以辛勤汗水浇灌过的黑土地写下了你们的丰功伟绩,必将永垂史册。
国光嘱我代为大作写“序”,岂料信手写了个读书心得,如蒙不弃,权作“代序”罢。
应国光,1952年8月29日出生于浙江温州,1968年毕业于温州第五中学,1976年毕业于兵团2师五七大学(一年制),1984年毕业于浙江银行学校,2000年毕业于中央党校(本科)。197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被聘为高级经济师。1969年4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2师10团4连支边,1976年8月至1978年10月任10团(江滨农场)21连连长。1978年12月至1979年9月任温州市五马街道团委书记。1979年10月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支行工作,1984年8月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瓯海县(区)支行副行长、行长。1995年2月起历任中国工商银行丽水分行、温州分行副行长,行长。2009年1月任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高级专家,2013年9月退休。
十年磨一剑的感念与眷恋(代序)
三间房
话说三间房
春到江两岸
神圣国境线
卸煤遭老罪
吃顿大鳇鱼
垦荒者之歌
和泥脱大坯
建“拉合辫”房
铲地起大早
晒场交响曲
机务新天地
荒友情深
挚友金清
好人姚姐
硬汉胜利
连队放假的日子
放假也忙活
照相绥滨行
连队过大年
金满屯记忆
走进“金满屯”
山里“纯爷们”
采伐“顺山倒”
集材“倒套子”
楞场“蘑菇头”
工棚“行酒令”
两次“送死神”
母亲八千里东北行
探儿北上行
见母病榻前
南归遇好人
听老王讲故事:最大的享受
老高三知青
高档的夜宵
最大的享受
可怜的老王
风雪二十七庄
不见不相识
严寒度苦冬
遭遇大烟炮
雪夜抬担架
小猪倌之死
……
小许——短暂的一生
“猫冬”寻乐
我的大学梦
青青旱河
话说看电影
回家探亲过春节
初恋
我和我的父母
我的母亲
我的父亲
孟大爷和仇师傅
我的“五·七”大学
连长之履
返城前后
为了难以忘却的纪念
亲历跪拜北大荒
追逐后知青时代的幸福时光
情牵梦系北大荒
致光阴
鸣谢
《青青旱河》:
金清既是我温州老乡,又是我中学同班同学,还是坐同一趟列车奔赴北大荒的。他大我两岁,中等个头,身体结实,性情豪爽,为人仗义,很有大哥的风范。
我们被分配到新建连,连里知青比例较其他连队高些,成了小社会的主流群体。各地知青刚集结在一起,年少无知,地域概念、老乡观念很强,谁也不肯让谁,谁也不能吃亏,时有不同地方知青因一点小矛盾发生打架斗殴。那时甚至还盛行一种风气,哪个连队老乡受气了,周围连队的老乡接到通风报信,就会倾巢而出前往助威和“讨伐”,从而引发打群架事件。
金清在知青中是有份量的人物,源于他的出手。所谓“份量”就是力气大,当时有力气就是“草头王”。一次一名老乡无缘无故被号称“摔跤王”的外地知青欺负了,金清气不过去找他论理,对方自恃人高马大、盛气凌人,一张口要和金清“较量较量”。金清毫不示弱,当即应战。结果三下五除二,利索地把对方翻倒在地,俯首称臣。我们在旁相互击掌,好不痛快。从此我们“狐假虎威”,腰板也挺起来了。于是,金清自然成了我们温州知青的主心骨、保护伞了。但他为人正直不欺侮人,绝对不是那种耍流氓无赖之辈,从不挑衅人家,出手也完全是“正当防卫”或“自卫反击”。
金清在连队也有很高的威信,源于他的实干。虽然在校时读书成绩一般(后来事实证明他读书也不赖,顺利毕业于天津大学),也不善言语,可干农活很快就成为一把好手。在那时你不好好干活,不干出点样子来,说啥也没用,想进步更没门。金清干活肯卖力气悟性好,动作利索不落后,和泥脱大坯甩开膀子就上,铲地拿大草蹭蹭总在人前,挖水井带头跳进冰冷水中,砌墙把墙头、出窑在前头,从不叫累、从不喊苦,看他似乎有使不完的劲、流不尽的汗。一次他割小麦指头被镰刀削了半片肉下来,轻伤不下火线,一包扎照样接着干。
如果说金清在知青中的名气是“打”出来的,那么他在连队里的威信是“干”出来的。他的突出表现很快得到全连上下的认同,下乡一年多的时间里,金清从战士提为班长,又升到排长。1972年入党,他成为知青中的佼佼者和学习的榜样。1973年夏天,他被高票推荐上大学(天津大学),成为我连第一个上大学的知青。天道酬勤,算是他4年“苦斗”的最佳报酬,我打心眼里为他感到高兴。
我和金清在连队共同渡过4年短暂的光阴,我们之间相处平淡如水,从来没有过华丽的语言沟通,也从来没有江湖的称兄道弟,却留下了胜于兄弟的深厚情谊,至今难以忘怀——
忘不了,山坡飘荡口琴声。
当西边天上晚霞将要消失的时候,我们一伙知青来到连队附近的小山坡上,他用那支上海出品的“敦煌”牌重音口琴,吹起了《草原之夜》《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敖包相会》《牧羊姑娘》……悦耳的琴声和着微微的清风,飘荡在荒原的上空,吹掉了白天劳作留在身上的疲倦,吹散了埋在心中的乡愁和忧伤,使人顿感心旷神怡。可以说,这些经典中外情歌,我都是和着他的口琴声,在春天的小山坡、夏天的泥路上、秋天的旱河边、冬天的火炕上慢慢学会的。而在当年来讲,这些歌曲被归属“黄色歌曲”“靡靡之音”,是绝对禁止吹奏吟唱的。幸好我们这帮人当中没有“告密者”,起码也算没有认错人吧。
忘不了,太阳晒热洗脸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