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清朝被迫和八国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偿巨额白银,给国内民众增加沉重负担。江西宜丰县衙为筹集本县派款,召集城内熊、胡、蔡、漆四家乡绅和田主东家商议兴纳“亩捐”,打算把派款平摊到田亩,由田主东家缴纳。突如其来的公然掠夺,招致田主东家抱团抵制。关键时刻,蔡家族长蔡纪高家中突发一桩命案。寡媳龚素裹和小叔蔡立春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据素裹乳母陈妈和丫寰饱饭证实,情急之中,小叔动手推搡,致寡嫂跌倒地上。立春不知寡嫂丧命,赌气跑出家门。管家蔡显忠威胁利诱陈妈、饱饭保全主家少爷,对外谎称素裹自己跌死。不料蔡立春之父、乡绅蔡纪高却拒绝作恶,如实报案,致使次子蔡立春身陷囹圄。蔡立春姨表兄弟——本县天宝乡刘家子弟、留洋归国学子刘昆泰赶到蔡家问讯,盘桓一月,与蔡家女儿蔡立秋蒙生情愫,并觉察命案“大有蹊跷”。为营救表弟,他以私情勾引丫寰饱饭,许诺纳为小妾,诱她说出命案实情,证实素裹死于生吞鸦片,与小叔无关。蔡纪高据此请求县令杨国璋开棺验尸,为儿子洗雪冤屈。杨国璋却以立春为人质,逼迫蔡家带头缴纳“亩捐”,瓦解县人抵制“亩捐”攻守同盟。刘昆泰成功救出表弟,不料蔡立秋丫寰侍剑妒忌挑拨,致使立秋对昆泰情愫产生裂隙。一气之下,蔡立秋嫁给富家公子冯世魁。刘昆泰心灰意冷,听命偏房母亲,迎娶汪氏为妻,却又陷入母亲如意算盘,莫名其妙地成为一个妻妾成群男子,被迫放弃自己理想事业,滞留乡间谋生养家。昆泰成婚之后,饱饭找上门,要求践行纳妾诺言,昆泰声称自己家庭已成一个蜘蛛精的盘丝洞,坚拒饱饭陷入。蔡立春钟情饱饭,挺身而出,意欲“李代桃僵”;无奈饱饭立下死志,此生非昆泰不嫁。立春求而不得,只好迎娶“醋西施”白银为妻。蔡立春挣脱冤狱,应棠浦乡龚家武举龚耀廷邀请下乡散心,途中偶遇传教士放马吃禾,殴打佃农,出手相救。当时县内民教矛盾空前尖锐。主教王安之一心谋求县教共治,一县两衙政局,纵容教民胡作非为,横行乡里。棠浦乡龚家村教民罗伢子、赖牯强奸蒙师之女荷花,致荷花投水自尽,蒙师告状到县衙,县令杨国璋迫于教会压力,反而枉捕蒙师下狱。龚家村民在武举龚耀廷带领下竖起“官逼民变”大旗,扎寨造反,酿成“棠浦教案”。面对朝廷平叛大军“血洗棠浦,灭绝村庄”威胁,杨国璋心有不忍;蔡立春不计私仇,协助杨国璋冒险出入山寨,说服龚耀廷与官府和解。龚家村民并不信赖杨国璋,久闻南昌县令江召棠清廉公正美名,吁请“江公”前来调停。江公单骑来到宜丰,杨国璋、蔡立春全办相助江公化解教案危机,立下大功。然而杨国璋却无法挽回黯然丢官命运,一路吐血狼狈回籍。期间蔡立春与江公相识相知,义结父子,在江公引导之下,走出乡间,上省就读武备学堂。恰逢王安之调任南昌天主堂主教,为报“棠浦教案”之仇,假饮宴招请江公,威逼江公刎颈,血洒教堂,含冤殒命;南昌绅民集会演讲,为父母官喊冤。不料事态失控,文明聚会演变成为暴力事件,积怨已久的民众趁机烧毁教堂,打死王安之等九名西方传教士,酿成震惊中外的“南昌教案”……
第一章 一个鸡蛋
第二章 一条人命
第三章 一场情缘
第四章 一起教案
第五章 又一起教案
第六章 一次革命
第七章 又一次革命
第八章 血沃春秋
《立春秋》:
咸丰年间,太平军造反,从广西一路打到赣西北。朝廷派兵征剿,两厢酣战多年,难分胜负。其间“四家”出私财设团练局,招兵买马,辅助官军作战,银钱花得比泼水还厉害。好容易内战平息,不料外辱又至,一茬一茬的兵徭粮饷接踵而来,“四家”也吃不消,自此都走了衰运,往日峥嵘早已十去六七。
小官差初次去到“四家”跑腿,不懂行情,依着在别家小门户里受过的礼遇,传完话便垂手侍立,等候请茶——请茶只是客套,一般是赏给茶钱。不料蔡老爷连一句客套话也没有,小官差讪着脸转身而去,心里禁不住抱怨:真是店大欺客,连个不看僧面看佛面的礼数都没有,害我白作一个大揖。
蔡纪高从容用过早膳,又吃了茶,抽了烟,方才更衣出门。一盅茶工夫,到达县衙。眼前这座雄踞城中,屋宇连片,铺陈百亩的巍巍县衙,说来还是蔡家祖产。早在宋朝年间,蔡家祖先上书朝廷,奏请宜丰易镇设县,并把自家府第献为衙署。此后千年,县衙屡经修葺,不断增删,但是直至如今,它的地契、房契却还紧锁在蔡家祠堂的紫铜钱柜里。因此渊源,蔡家族人出入县衙便多少还带些闲庭信步气派,而县衙主仆也对他们格外高看一筹,礼遇三分。
蔡纪高跨进衙门,衙役领进捕厅右侧的钱粮厅。
厅内增设了临时座席,济济坐满一屋子人。不单城内“四家”族长、绅士,全县八乡四十一都乡约、秀才也都在座。这些人蔡纪高大都相识,也多半沾亲带故。寒暄之余,打探得知,县太爷兴师动众召请乡贤绅士,专为商议筹集庚子赔款。
赔款之事早在县内传得沸沸扬扬,县人都晓得事起义和团拳徒打杀洋人。县衙替朝廷筹集赔款也不是头一回,以往都是加派在丁漕上,叫做“加漕”;或者平摊到人头,叫做“人头捐”。百姓虽不情愿,到头来官差上门,一威逼、一恐吓,胆小的便赶紧翻箱倒柜找银子;有那强蛮些的,傲然对抗,最终也经不住乡贤绅士们穿梭般上门,好说苦劝:“只有蛮官府,没有蛮百姓,我俚平头百姓还蛮得过县太爷吗?”于是也骂骂咧咧地掏腰包。
无奈这些年水旱交加,县人越发贫穷。典当逃荒之事,日日有之。况且这回银子又赔得忒多,据说要见人~两。县人都为此愤愤不平:“拳徒打杀洋人关我俚良善百姓什么事?我俚又没有打杀洋人,天主堂里传教士那么强蛮,我俚没弹一个手指头;西娥西媛二位修女,我俚待如乡亲。凭什么要我俚赔款?这叫黄狗吃屎,乌狗担赃,简直毫无道理!”不过乡贤绅士们倒不追究什么道理,他们只为此发愁:“县太爷要人头好说,若要男丁妇孺见人一两银子,只怕比向兔子要角、向老虎要翼膀还难!”蔡纪高刚寻个空位落座,忽听得身后棠浦乡乡约一声哂笑:“我看这事不用商议,索性再闹一回拳,打杀百姓,或许能把银子征上来。”话音未落,早有人阴阳怪气插嘴:“闹拳还不行,还得刀枪不入。不然犯了众怒,百姓把你打杀了,你去阴间征银子?”众人听了这话都嬉笑起来,仿佛大家不是来议事,倒是来等着看县太爷笑话的。
忽然一阵靴鞋作响,一干县丞、主簿、书吏、税课司大使簇拥着新任县令杨国璋入场。杨令自去桌案主位上落座,随从分坐两翼。县丞客气问候诸位乡贤,杨令也点头致意。随即话入正题,县丞通报省府下派银两数额,吞吞吐吐道:“父台大人体恤子民贫苦,不忍、不忍再兴人头捐……”话未说完,满座惊然:“不兴人头捐,钱从何来?”县丞东张西望,缓缓道:“父台大人打算把派款平摊到田亩,兴纳亩捐:每亩正银一两,加收钱三百文;正米一石,加收钱二百文……”众人都听得一头雾水。一片瞠目结舌喧嚷声中,一位须发花白老乡约站起身来,拱手陈词:“父台大人,我俚宜丰山区县份,气候寒凉,田地瘦薄,稻田亩产只得四石。田租种肥、耕牛犁耙、家什农具去一石,粮税兵徭、摊捐派款又去一石……”不待杨令回话,那个年轻黑脸张飞模样的棠浦乡约早跳起来叫嚷:“把刀架在佃农脖子上,也征不来这般亩捐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