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实用教程》编写是以相关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参照全国四、六级考试新题型,旨在提高学习者阅读与翻译的实用能力,满足大家大学英语教学和通过四、六级考试的需求。
《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实用教程》(M+Book版)是以相关现代教学理论为依据,以基于产出为导向的OBE教育为理念,以《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年送审稿)为指导,满足“大学英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质,参照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而编写的教材,旨在满足大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需求,提高学生阅读与翻译的实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本教程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优势,利用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研发的M+Book多媒体阅读技术,结合传统教材和新媒体,使学习变成开放式、泛在式和移动式模式,图文并茂、声情并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教程的编写人员由教育部首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国家级大学英语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大学英语教学团队的骨干教师组成。
本教程包含阅读篇和翻译篇。
一、阅读篇
2006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训练其具备未来工作所必备的语言技能为目标,开始实行新考试题型,首次增加快速阅读题型,该题型是所有考试题型中唯一需要计时(15分钟)完成的部分。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与“国际接轨”,从“应试”变“应用”,把原来的快速阅读题改为长篇阅读理解题。长篇阅读理解的信息匹配题型考查学生能否在极短时间内定位关键信息并进行语句逻辑分析和推理,加强学生把握总体段落布局和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核。
阅读篇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长度难度,循序渐进。编写时考虑到大学英语1~4级学生语言能力的差别,上、下册在文章长度上有所变化,上册为每篇900~1000词,下册为每篇1000~1200词。这种统一的编写体例,既符合四级考试中长篇阅读理解题型的阅读要求,又培养学生按时完成阅读理解任务的能力。
2.题材体裁,各册迥异。每册的题材按主题分类。上册所选的文章以记人叙事的记叙文为主,题材是大学生耳熟能详的校园生活,包括新生入学、大学生活、学习策略等话题。下册所选的文章以说明文和议论文为主,题材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包括旅游、音乐、艺术、时尚、环境保护等话题。
3.题型题量,安排合理。阅读部分每单元包括3篇同主题文章,每篇文章后均配有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长篇阅读理解题型一致的练习题,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适应四级考试题型,使他们对这种题型能够应付自如。后两篇文章设计了两个拓展性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二、翻译篇
2013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中,翻译题型的变化较大。翻译题型由句子汉译英改为段落汉译英,考试时间由5分钟延长至30分钟,分值比例也由5%大幅度提升至15%。翻译题的内容结合“中国风”,涉及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凸显中国特色。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题的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翻译题的长度为180~200个汉字。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新题型体现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有关“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的内容,旨在督促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知识,熟悉中国社会文化的英文表达,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今后在国际交流中学以致用,使他们有能力表达中国的社会观念,传播中国文化。
翻译篇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涵盖古今,涉猎广泛本教程每单元有两段翻译练习。第一段翻译练习涉及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中国书法、中国茶文化、中国四大名著等话题。第二段翻译练习围绕中国发展及当今社会热点展开,包括一带一路、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等话题。
2.利用技术,移动学习。在翻译之前,学生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观看与主题相关的视频,把视频中关键的信息进行英译汉。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段落翻译中可能会出现的关键词组,并熟悉与主题相关的重要信息。
3.传播文化,助力未来。翻译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文化沟通技能,为后续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翻译能帮助学生传播中国历史文化,宣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作为未来世界的领导者,大学生们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未来充满希望,为未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