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读库》是2016年第三期,共有六篇文章。既有对日本东京独立书店的实地采访,也有对中国“三线建设”的回忆,此外还梳理了萧红的坎坷人生。本期中还关注了哥特式浪漫电影、比亚兹莱开启的书籍插图的黄金时代等。
在大型连锁书店和网络书店的冲击下,爱书人吉井忍带着疑问分别走访了日本SPBS、森冈书店、专注于选书的BACH公司以及今野书店,与创始人或店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的安静坚持让人印象深刻。
艾苓及其母亲姜淑梅均有作品曾刊于《读库》。《毕业生》讲述艾苓的学生们毕业后多般景况,展示普通学生步入社会后,初次品尝生活的苦涩和欣喜。
“三线建设”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内地大规模的工业迁移和国防建设,继《读库1105》中刊发的《三线人》后,再次聚焦这一特殊年代的特殊事。本篇《三线轶事》回顾四川江油军工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兴衰及三线人的生活起伏,让我们更接近这段历史及一个个活生生的三线人。
王鹤在《落红》里梳理了民国女作家萧红的坎坷人生。萧红以她的敏感性情与虚弱之躯,在“所谓现代化”的进程中,或伤筋动骨,或撕心裂肺。
《猩红山峰》一片集心理惊悚、哥特恐怖与诱惑浪漫于一体。洪韵为我们揭示这部影片的多重观影价值,将导演德尔·托罗的制作理念及所隐藏的深度主旨娓娓道来。
比亚兹莱为我们开启了插图的黄金年代。他使出版物可以华丽且廉价,让人们对出版物有了装饰审美的追求。
“摆事实不讲道理”是《读库》的编辑方针。其收入的作品从篇幅而言属于五千至五万字之间的中篇读本;内容而言,《读库》强调非学术,非虚构,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结合,探究人与事、细节与谈资,不探讨学术问题,不发表文学作品,所选书评影评等文体则强调趣味性,通过真实的表象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张立宪,1987-1991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著名出版人,作家。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2008年4月当选“思想推动中国——联想ThinkPad中国思想力人物评选”的十位中国思想力人物之一。
1-79 东京书房 吉井忍
80-127 毕业生 艾 苓
128-208 三线轶事 肖 逢
209-279 落红 王 鹤
280-313 复活“哥特式浪漫” 洪 韵
314-345 为线体而生 虎掰掰
《读库1603》:
第一次采访SPBS是2009年冬日,正逢SPBS与Levi's合作,落地橱窗里面挂着几条牛仔裤,让人误以为是服装店。约七十坪(一坪约合三点三平方米)的店面格局细狭,当时的店长跟我说,这个地方之前是一家专做布丁的点心厂。记得那天踏入店里,眼前是一条三十米的长桌,因为店铺尽头的墙上安着一面镜子,反射下的桌子更是长得有点魔幻了。
不知道是否受了布丁厂的启发,在对SPBS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代表人(CEO)福井盛太和设计师中村拓志开始质疑大量生产、大量流通的现代书业理念,产生了“当场制作、当场贩卖”的想法,可以说是用面包店的理念完成了SPBS店铺的设计。店面结构五年间基本没变,前半部分是书店,后边的玻璃房就是编辑部。SPBS想成为“能看到对方的书店”——顾客能看到编辑,编辑也能看到顾客,彼此交流了解,这是SPBS的出发点。
这次向SPBS约采访时,负责公关部门的年轻男子说:“您当时进行采访时我还没进公司,但应该有不少变化。欢迎来重访!”SPBS的变化是蛮明显的,让人高兴的是,这个变化相当正面。记得五年前的冬日完成采访后,写过一句:“半个多小时谈下来,店里还是只有两三位客人在安静看书,也不见有人走近收银台,看来要经营好一家书店真不是件容易事。”这次采访是在周五下午,离周围的公司下班还有几个小时,但店内已经有不少顾客:两位年轻男子骑着自行车直奔SPBS,停好车,兴冲冲地进去。穿着西装的上班族大叔慢悠悠地进来,脚边放着黑色皮包,站着看书。还有一对年轻夫妻带着小孩进来,边看杂货边为自己和小孩选书。
书籍种类也增加了不少,过去没见到的漫画杂志、上班族爱读的《东洋经济》等杂志,被放在离店门最近的书架上,调节本店时尚感的同时,带来一些亲和力。对了,还有一个变化是店长换人了。现在的店长是一位动作麻利、反应极快的快活女子铃木美波女士。
吉井忍(以下简称吉井):刚在贵店里走了一圈,白色的书架和过去一样,但摆书的方式有了变化。记得过去是按内容所涉及的年代归类上架。
铃木店长:是的,之前的年代归类方式我们不采用了,一个是因为我们店里的人和客人对这种归类方式有点腻了;二是因为还是按照内容分类比较方便,客人要找自己喜欢的风格的书,还是按内容分类好些。现在的分类方式有七种:非虚构、文学、娱乐、漫画、艺术和时装、设计和建筑以及生活方式。
还有,对我们来说,比较大的一个项目是杂货。
我们店里摆了不少杂货,文具、装饰品、时装、咖啡等等,我们尽量让杂货和店内书籍的世界观接近。除了店内摆设的杂货品种外,我们在别的地方有SPBSannex(现已更名为CHOUCHOU),和我们这里的杂货不同,SPBSannex专攻女性用杂货、装饰品。目前有两家,在涩谷宫益坂的Hikarie大厦和位于大阪梅田的LUCUA1100百货大楼。尤其是Hikarie那边的卖场,每过两周我们就会把所有的货物换一下,可以说在那里每两周会出现不同主题的杂货。生活用品不多。咖啡或各种厨房用品确实在各类杂志做特辑,但那些东西在时尚商场里并不好卖,受欢迎的反而是可爱型的装饰品。有意思吧。书店的客人已经不少了,但你到SPBSannex就知道,杂货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人多得很。
吉井:那我待会儿就去看一下,我对杂货没有抵抗力,要小心把腰包掏空啦。话说回到书店,贵店的大部分书籍是新刊,旧书相对来说少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