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世纪,人的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更需要我们深入的思考这一问题。从“教育万能论”到“教育功能有限论”就是这一问题不断思考和研究的一大进步。本书试图把人的发展问题放在社会大发展的前提和背景之下,使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领会“教育功能有限论”带给我们的启示,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辱使命,能够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序
我的“大教育观”
魏晨明
作为《社区教育概论》(青岛出版社2009年)的姊妹篇,《当代社区教育管理新视野》一书终于成形,即将出版,两部书出版中间间隔了7年多。这近10年的时间,既是自己个人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和见证,也是自己“大教育观”思想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借本书出版之际,把自己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经历做些梳理,对自己的“大教育观”思想做些整理、归纳,谈些感悟,敬请同仁和其他读者给以指导和鞭策,不胜感激。
在我大学毕业的第6年,有幸被学校选派到当时学校的附属中学担任教学管理工作。当时血气方刚、“不怕工作”的我又主动承担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政治课教学工作,开始了我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探索活动。1997年,也就是香港回归的那一年,我送走了我教育生涯中的第一届初中毕业生(但愿不是最后一届,因为我的最终理想是当一名初中学校的校长)。
回眸过去,那是一次极好的教育教学实验活动,但由于当时没有过多的考虑,也就没有严格按照教育实验的规范去操作,所以这三年仅算是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的一些教育实践与探索活动。也就是说,没有进行严格的统计调查、精密的数据分析和长期的跟踪研究等工作,没有把当时的经验(或教训)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以形成规律性的东西,为当时和现今的基础教育改革事业尽一份力。这是唯一的遗憾。即便如此,这三年的经历已经使我受用无限。这三年,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重新审视并开始钟爱所从事的职业,也开启了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第一个方向——家庭教育。当然也就成为写这套“姊妹书”的初衷。
因为在我当时所教的班上,有不少智力不凡、气质不凡的“帅哥”、“靓妹”成为了“学困生”,其中不少还继而成为“问题学生”(当时称“双差生”,学习和品德发展均有问题的学生)。这些孩子的父母当中不乏行政官员、企业老总及各行各业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看到这些在自己领域内叱咤风云的“领导和专家们”对孩子的教育束手无策的样子,作为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我心急如焚,困惑不已,暗暗发誓要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教育、转化他们,同时也想验证一下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自身能力。所以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了三年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尝试着用自己学过的教育理论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情怀善待每一位学生。回首三年的时光,我亦喜亦忧。喜的是,有不少所谓的“问题学生”在我的设计规划指导下,在家长的全力配合下,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转化和进步(这部分学生大概占“问题学生”的1/3),还有1/3到了高中阶段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化和进步;忧的是剩下的1/3,可谓是“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这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经过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即现在当今教育界所提出的“教育功能有限论”。正是这样的思考把我带进了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新方向——家庭教育。因为在令我忧的1/3学生中,他们的家庭几乎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从此我也就开始了对家庭教育的关注和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和成果。2005年,我参与了潍坊市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生亲子共成长问题的调查,并参与主编和编写家庭教育丛书《亲子共成长》(共五本),该成果获2007
年山东省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2006年,有幸受到邀请参加了(广州)第九届海峡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这是整个中国家庭教育最高级别的学术会议(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水平远超过大陆,2003年,台湾地区《家庭教育法》已颁布实施);2007年又参加了(北京)中美家庭教育专家高级论坛学术会议。从这个角度讲,当时的“忧”也就变成了“喜”。我想人们常说的的“经历即是财富”的说法可能就是由此而来。
随着对家庭教育思考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的观念也在发生不断的变化。诚然,当今的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和重视,但难道它就是“万能”的吗?难道真的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即便有不会教的家长,谁来负责对他们的进行培训呢?即便有的家长会教,可是没有时间又该怎么办呢……一系列的问题不断撞击着我,促使我去思考、去发现、去研究、去实践,因为这是一名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2007年,为迎接教育部对学院的本科教学评估,我们在修改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了《社区教育研究》的课程。当时,系里一位年轻教师负责修订该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简介,后来他非常无奈并带有歉意的对我说:“魏老师,上网查了,关于社区教育的书一本也没有!”我听后却窃喜,这不正是我们编写教材的大好时机吗?这成为当时编写《社区教育概论》的直接原因。该书出版以后,先后在不少社区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先后获得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该书以理论的架构和介绍为主,在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人们迫切需要以介绍社区教育管理和实践为主的论着,这成为该书出版的直接动因。就是这样不经意的误打误撞,又把自己带入了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第二个方向——社区教育。同时,为自己“大教育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实话说,就是在整理、修改、论证两部书稿的过程中,我获得的巨大收获,也使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为,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许多教育理论上的基本问题,从以前的“雾里看花”、“一头雾水”到今天的“豁然开朗”、“如释重负”。例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贯彻新时期的教育方针,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如何提升整个社会人的素质?教书与育人是怎样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此等等。
在这样的思考、学习过程中,自己的“大教育观”思想也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学校教育无疑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的作用,但是这种主导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教育的普及和人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文化素质)提高上,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整个社会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方面仍显薄弱;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人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途径,到目前为止,其作用发挥的并不明显;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基础的奠基作用,并贯彻于人的一生,这是到目前为止许多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根本所在。因为,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学校教育环境和社区教育环境是相对客观的,人们只能适应这样的环境,而很难改变它;但是,作为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却又很大的主观能动性,优秀的家长都能够较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优势,而把其消极因素降低到最低点。所以说,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也没有随随便便的失败,一切皆有因果。
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这是对经济增长原理最生动形象的表述。一个人的成长成才,同样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社会)“三驾马车”的并驾齐驱。中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已经为我们的国家、民族甚至这个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期盼着,中国的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早日的崛起、规范和发达,这样中华民族腾飞的梦想就指日可待。这就是我的“大教育观”。
2016年12月
魏晨明,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教授。主要承担教育学、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学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社区与家庭教育。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教研和科研课题二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出版《社区教育概论》《今天,我们如何做父母》《亲子共成长》《人的发展问题研究》等著作和教材十余部。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多次获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耿建民,男,山东青州人,潍坊学院教授。主要承担现代教育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承担和参与省教育厅、省社科规划办教研、科研和实验项目近二十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教材两部,曾获得潍坊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若干项以及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程辉,女,安徽六安人,潍坊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史、社区与家庭教育等。主持山东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一项,参与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七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译著《八十天环游地球》一部,主编《商务英语口语与写作》教材一套;曾获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序 我的“大教育观” (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社区概述(1)
一 社区含义的演变(1)
二 什么是社区(2)
三 社区的要素(3)
四 社区与社会、区域的区别(4)
五 社区的分类(6)
六 社区的功能(7)
七 我国对社区的定位(9)
第二节 社区教育的兴起和发展(10)
一 欧美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0)
二 日本社区教育(社会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6)
三 中国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18)
第三节 社区教育的内涵、本质、特性和基本目的(28)
一 社区教育概念的各种表述(28)
二 社区教育的本质(32)
三 社区教育的基本目的(36)
四 社区教育与传统学校教育、成人教育的比较(37)
第二章 社区教育管理与学校的互动(39)
第一节 学校与社区的互动(39)
一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内涵(39)
二 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的基本要素和功能(41)
第二节 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行动策略(45)
一 学校与社区互动关系发展现状(45)
二 有效推进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47)
三 学校向社区开放(48)
四 社区参与学校(50)
第三节 学校素质教育———学校、家庭、社区的整合(55)
一 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学校工作的转向(55)
二 学校、家庭、社区结合,培养青少年素质(58)
第四节 社区青少年教育与管理(64)
一 社区青少年教育的目标(64)
二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原则(67)
三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72)
四 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展的规划与建议(83)
第三章 社区教育管理与终身教育(88)
第一节 知识社会与终身教育(88)
一 知识社会内涵与特点(88)
二 终身教育内涵与理念(89)
第二节 终身教育政策的实施(91)
一 影响终身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91)
二 政策在终身教育实施中的重要性(92)
第三节 社区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角色(93)
一 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内涵(93)
二 社区教育的开展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94)
第四章 社区教育管理与学习型社会(96)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的内涵与特征(96)
一 学习型社会的内涵(96)
二 学习型社会的特征(97)
第二节 学习型组织与管理(98)
一 学习型组织的产生与内涵(98)
二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素及其管理(98)
第三节 学习型社区与管理(99)
一 学习型社区的目标(99)
二 构建学习型社区的主要行动步骤(100)
第四节 学习型家庭与管理(100)
一 学习型家庭的目标(100)
二 培育与管理学习型家庭的途径(101)
第五章 社区教育管理与和谐社会(102)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内涵与特征(102)
一 和谐社会的内涵(102)
二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104)
第二节 社区教育在和谐社会政策实施中的作用(104)
一 社区教育:建设和谐社会的一种途径(104)
二 社区教育基本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区”
“服务和谐社会” (106)
第六章 社区教育管理与社区发展(108)
第一节 社区发展的要素、目标和内容(108)
一 社区发展的概念及要素(108)
二 社区发展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10)
三 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111)
第二节 农村社区教育和社区发展(112)
一 农村社区的特点(112)
二 农村社区教育的特点(113)
第七章 社区教育体制与管理(115)
第一节 现有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弊端及社区教育实体建设(115)
一 现有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弊端(115)
二 社区教育实体建设(116)
第二节 社区教育网络化发展模式管理(117)
一 构建社区教育网络的意义(117)
二 社区教育网络的组织形态(118)
三 社区教育网络的运行机制(118)
第三节 教育行政部门与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120)
一 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社区教育中的作用(120)
二 社区教育中介组织的作用(122)
第八章 社区教育主要内容与课程开发管理(124)
第一节 社区教育的主要内容(124)
一 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的主要内容(124)
二 社区成人教育的主要内容(125)
三 社区老人教育的主要内容(127)
四 社区妇女教育的主要内容(127)
第二节 社区教育课程模式(128)
一 从课程沿革变化中看主要的课程模式(128)
二 社区教育课程模式(131)
第三节 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与管理(137)
一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基础理论(137)
二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与管理(142)
第九章 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与管理(150)
第一节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概述(150)
一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概念(150)
二 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特征(151)
三 社区教育模式发展所遵循的原则(151)
四 社区教育模式影响因素分析(152)
第二节 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159)
一 国外社区教育发展主要模式及启示(159)
二 我国港台地区社区教育发展主要模式及启示(163)
第三节 中国大陆社区教育发展的主要模式(166)
一 中国大陆现阶段社区教育发展模式(166)
二 我国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社区教育模式的选择(169)
三 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的运行机制(175)
第十章 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183)
第一节 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的现状及主要素质类型(183)
一 当前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现状(183)
二 社区教育工作者主要素质类型(186)
第二节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188)
一 “专业”“专业标准”及“专业化” (188)
二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的必要性(192)
三 社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的具体体现(195)
第三节 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程度策略(197)
一 影响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因素分析(197)
二 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素质和专业化程度策略(199)
第十一章 社区教育评价与管理(205)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205)
一 什么是教育评价(205)
二 教育评价的目的(207)
三 教育评价的功能(208)
第二节 社区教育评价(209)
一 社区教育评价作为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工具(209)
二 评价突出针对性、有效性与评价标准、方法的多元化(213)
主要参考文献(217)
后 记(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