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创立25周年。
此前两天,《东方早报·上海经济评论》摘录了《梦想的力量——万国的口述历史》之中的五篇文章。管金生1994年7月17日文稿《超越自我——万国证券成立六周年之际与员工共勉》提出“根本性的、深刻的、革命性的自我改造和自我超越”。
他看到,“市场是变幻莫测的”,“中国证券市场尤其如此”,“这是一个法无定规、适者生存的市场”。
19年后的2013年7月18日,管金生与万国人又团聚了。
“那天晚会,万国人从各地赶来,共120余人,全部由万国人自费举办。历时4个多小时,意犹未尽,更多的是对一种万国精神的追忆,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期待,对上海城市精神的传承,以及历经25年风雨过后万国人的一份彼此真诚回望。”吕明方说。1管金生讲话:8年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8年“(提)篮桥(监狱)大学”“反省自我、批判自我”;10年重归社会“重拾自我、修炼自我”。
66岁的他已不求东山再起,但相信历史会客观评价“327国债期货事件”。
一般都认为,管金生误判了形势,其实,“法无定规”四个字还不够吗?只是,他不愿意认输而已。
如果这个时代还无法坦然面对以管金生为代表的万国人,无法解开1995年2月23日那8分钟的结,资本市场的类似悲剧还会重新上演。
我们刊发这篇讲稿,作为对万国人的一个回应。
祝福万国人。
祝福这座城市、这个国家各行业的开拓者。万国的老同事们:
大家好1
25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88年的7月18日,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作为全国第一家自下而上发起组建、并获中国金融主管当局批准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光荣诞生。25年后的今天,《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是两件值得永久纪念的事。
我们大家都很久没有见面了。人可以不说话,但一定不能说假话。其实,大家愿意听的,可能正是我从1988年筹办公司到现在这25年个人的心路历程。我想,大概可以分成三段。
第一个8年,就是1988年至1995年,可以说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8年。七八个读书人当初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没有用国家一个用工编制指标,办起了一个非常特别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紧接着一批又一批有为青年加入了万国的队伍。万国人高呼“追求卓越”的口号,开始了8年艰苦卓绝的集体奋斗。公司当时作为计划经济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摸索出了一条通往市场经济的不平凡航道,并迅速成为中国早期资本市场上的一艘证券航母。
《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修订版)》:
2011年初,我和秦曦与上海市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范永进(他原先在市证管办工作过,彼此比较熟悉)会面,范主任这几年除了本职工作,还花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做抢救记忆的工作,组织编写了不少有价值的回忆文集,期间他谈起,你们万国人为什么不留下些回忆,你们可以写一《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叫“老万国人谈万国”。这一提议就此在我心中涌动。2012年11月9日,我与秦曦一起请老万国至今仍活跃在股权投资及证券金融行业第一线的三十余人聚会,晚餐聚会时谈起这一想法,得到大家不约而同的呼应,并推举吕明方先生具体筹划此事,正是因缘巧合,明方在万国成立五周年之时,策划出版了让万国人珍藏至今的《万国之路》一书,今日可说是再续前缘。自此,万国人记忆的闸门被打开,万国的那些人、那些事涌现笔端。
我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那是一个追求理想、崇尚英雄的时代,对我人生震撼最大的第一《梦想的力量:万国人的口述历史》是《牛虻》,亚瑟那离奇的身世,凄美的爱情,为理想备受身心煎熬、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的斗士形象深深烙入我心底,第一次唤醒我朦胧少年时代心中渴望追寻一种为理想而献身的绚烂人生。我当时最喜欢的诗词是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因此当上山下乡来临时,我因为相信“反帝反修、屯垦戍边”的口号,差点写血书要求去最远的地方。1969年5月,我去了黑龙江军垦农场落户。
在黑龙江的皑皑白雪中,一边劳作一边咬着大草甸里的冰块,我觉得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九年后,病退回到上海,分到最底层的街道里弄生产组(即当时的家庭主妇为再就业,各自搬出自家的缝纫机、桌椅板凳成立的劳动合作组织,后来不少发展成集体企业),一天工资只有七八角钱,我也没有悲观绝望。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调到市政府当时的集体事业办公室(后并入市经委)担任党组秘书,我仍记得第一天走进外滩市政府大楼时的场景,仰望着高大的柱子,穿过迷宫一样的办公楼,不禁有几分惶恐,我自问,进了上海最高办公机构,这不是梦吧?多少同学因此羡慕我。
在集体办工作的那几年,因为集体企业(其中不少就是街道加工组转化而来的)发展非常困难,大多是在艰难中求生存,我们去调研时,看到企业中有不少夫妇二人都是返城知青,因为贫穷,婚后连孩子也不敢生,真是十分心酸。我们当时整天研究如何搞活集体企业的方案,一次次与隔壁的管着全市企业体制改革的体改办会商。就在那几年,我认识了体改办几位主任,贺镐圣、蒋铁柱、徐家树,处长卓福民、田雨霖、水行川等,他们后来在万国参与企业改制时给予了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