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怀校长与大夏大学》是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编选的欧元怀校长与大夏大学史料选辑,主要包括欧元怀生平述要、与大夏大学关系之编年纪事,欧元怀主持大夏大学期间的各种活动记录、讲话、书信、公文往来,以及大夏大学日常办学的各种文献档案等。其中绝大部分文献为首次整理,并公开刊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民国人物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研究,乃至上海史、民国史研究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中国师范教育的危机
诸位听众:我们中国整个的教育事业到现在很少有可乐观的地方,而师范教育的危机却更显着。谁都知道一个国家的强弱全看国民教育的程度,我国国民教育的不普及为尽人皆知的事实,以愚蠢无知的大多数的国民来担当强国的责任,无异缘木而求鱼。
师范教育为教育事业中的首要教育,师范毕业生为国民教育的保姆,未来国家的主人翁——这一代的儿童与青年的知识与行为的训练,关系我们未来国家的盛衰,要是师范教育失败了,那中国的前途将五十年无法挽救。
现在,我国师范教育怎么样了?问题多得很,危机深得很,我们只要调查一下各小学的师资,只要调查一下师范生生活的实际情况,只要看一看青年对师范学校却步的心理,我们就可断定中国师范教育是面临着极大的危机。
不错的,我们政府是重视师范教育的,是优待师范学校的学生的,但是这种“重视”与“优待”所得到的效果,我们应该检讨一下在实施的方法上所获得的反应。
第一,国民学校的教育是不是师范生所愿意致力的工作?照理,师范生受了几年的专业训练,对教育神圣的使命已能了解,对教育的方法亦已稍具知识,师范生乐于实习,但师范生怕做教员,问题在什么地方?一句话,教员的待遇太低。目前各省各县大多数的国民学校的经费异常困难,平均内地小学教员的待遇每月恐不能超过五万元,说不定连这每月五万元的薪水还得拖欠,如此情形,师范生那得不溜,又那得不改行?
教师的酬报如此,而教师还得做了债主;债主本是资本家所惯做的,但教师做了钱米的债主,又是多么可怜的债主,我们还能谈到教育的效率吗?
第二,师范生是受国家的优待,但职业学校如工业、商业、农业各种职业学校的学生也同样地受了政府的优待,可是政府对师范生的规定却特别苛刻:简师毕业生要服务三年才准升学,普师毕业生亦同样经服务且得到服务成绩的证明书才能调换文凭;三年的期限服务,原无可非议之处,青年受了国家的培养是应该尽其规定的义务,但是其他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却可直接升学,为什么对师范生有如此特别的苛求?中国国民教育师资虽然缺少而其他事业的干部又何尝不缺少?并且,如商业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一入收税机关、银行服务,其酬报又超过师范生几倍甚至于几十倍,故目前青年的心理以普通中学为第一志愿,以工商业职业学校为第二志愿,而对于师范学校的门槛先存戒心,望之却步,这是给师范教育发展的前途以重大的打击。
第三,教育是教人育人,所以教师的职务不全是“教书”,目前各级学校优良教师的溜人潮仍极普遍,各学校师资仍然恐慌,小学毕业的教小学,中学毕业的教中学已成为普遍的现象;抗战时期,教师所受的繁忙与清苦,已使青年退避三舍,致优秀的青年再也不愿学习教育。青年不学习教育虽是小事,但国家却不能没有优秀的教师,教师既为儿童与青年之乳娘,影响其前途,可说占百分之百。而各校优良的教师,老的已老,死的已死,中途溜走的溜走,而补充进来的或为代用性质未合资格的“教生”,或为官场失意暂时驻足的“教官”,或为某种机关而兼职专拿公粮尊师金之“地绅”,或为杂牌之无名肿毒,他们既不懂教育,又无心教育,天天攒到这里,攒到那里,所谈的无非物价、钞票、生意经,还摇头叹气以做教师为可耻。学校自从这些人进门,便鸡飞狗跳,无时或宁。儿童与青年耳濡目染,教育的效果遂亦丧失,教育前途顿成为极严重之问题。
本人目击师范教育之危机,特乘师范教育宣传周之机会提出几点意见:
(一)请政府及省市各县参议会设法保障教育经费之独立,并扩充其来源。依据教育部三十三年度的统计,各省市教育文化费支出仅占6。96%,教育文化事业几濒破产,至少达到宪法所规定的省市经费总预算占25%,县行政经费总预算中占之35%标准,从而提高教师之待遇,以安其职守,然后青年乐于终身从事教育事业。我们应使提高教师的待遇不为空言。
(二)请政府对强制师范生服务后可取得证书或升学的办法能加改进,使青年的心理上对师范教育少一种畏惧不前的心理。为鼓励优秀青年学习教育,作后一代之优良教师计,应使青年的心理上乐此一途。教师的来源既多,师资自然容易完整,故“强制服务”的办法似可考虑。师范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所受政府待遇既同,所受教育年限亦同,他们毕业后就不应有不同。四月一日报上登载师范生与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同应四年服务,此消息如果确实,则师范生较之职业学校学生已近平等,但四年期间之限制太长,而师范生服务期间之待遇仍过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