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渐严峻,找工作成为了大学毕业生们的头等大事。《明天的工作在哪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心理调适》一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针对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自我认知的偏差、缺乏自信等,给出实质性的指导和建议。《明天的工作在哪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心理调适》中丰富的心理故事,实用的心理测试,真实的求职案例,带你探寻内心迷茫的根源,帮你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能够找到理想的职业吗?”这是很多在校大学生,尤其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们的普遍困惑。由此,我想到了刻在希腊德尔斐神殿上那句广为人知的话:“认识你自己。”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使你逐步地学会认知自己和评价自己,进而找到人生中理想的职业。
就业乃民生之本,择业更折射出民生百态。有人感叹:“就业难,择业更难。”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就业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就业制度不断变革,已彻底改变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与就业行为。这一制度性的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统包统分”制度阶段、“双向选择”制度阶段与“自主择业”制度阶段。其中尤以1993年开始的第三阶段变革影响深远,此次变革不仅促使人与工作岗位达到最佳匹配,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优胜劣汰制度的实施,又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供需矛盾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就业压力很大。2013年是“90后”就业第一年,时值我国经济环境处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由此派生出了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无论是白领还是蓝领,面对职场,都明显地感受到了来自求职与工作的压力。此外,职业转换频繁、跳槽不断、职业不适等状况也经常出现。生逢其时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前途更是心存迷茫。
面对上述情况,本书从职业心理学的观点出发,通俗地阐明个人职业选择的结果是心理效应与职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书中摘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心理学效应和现实中择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用以剖析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个人价值观、择业态度、就业动机和求职环境影响导致的求职心理问题,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偏差、自我放大的自卑心理、急功近利地投递简历和面试、漫无目标地考证、饥不择食地获取信息等,并针对求职中如何面对自己的选择焦虑、父母和亲朋好友的“过度关心”等求职困惑给予了解答,同时提供了一些心理测验方法和手段,以期帮助大学生们选择并确定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职业。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每个人都有向往和追求自己美好职业的梦想,这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能否人人都如愿以偿、梦想成真?关键在于走出“象牙塔”的“天之骄子”们能否全面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让自己的理想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每一个人都要正确地理解“就业之路就在脚下”这句话,即使你已经步入职场,职业仍是你人生的不断抉择。
如果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你就能够不断超越自我,从容而坦然地融入社会,走向你的职业岗位,迈进你期待的职业生涯,创造出引人注目的社会成就。
上 篇 失落的就业梦
第一章 自我认知偏差
职场中,大约有7成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缺陷。因为看不清自己的优势,他们在无形中错失了很多工作机会。你知道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吗?本章将带你找到答案。
1. 黑色圆点
2. 自我认知的缺失
3.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4.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
5. 发现优势后,要采取行动
6. 自信能帮你发挥优势
7. 十个有效培养自信的方法
第二章 走出自卑的阴霾
对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自卑就像站在太阳底下的影子,总是甩不掉,如同在黑暗中照镜子,感觉全世界都暗淡无光。本章将带你走出自卑阴霾,让你阳光自信地面对明天。
1. 有一种自卑叫自信
2. 站在太阳底下的影子
3. 认识自卑
4. 自卑从何而来
5. 坚强地走出自卑的阴霾
6. 通过训练摆脱自卑
7. 让自信之花盛开
第三章 毕业后该往何处去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面对毕业,就业?考研?还是出国?选择的困境年复一年地悬在大学毕业生面前。本章将告诉你如何摆脱选择焦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抉择。
1. 鱼和熊掌
2. 大学生的“缤纷”选择
3. 当选择恐惧袭来
4. 认识你自己
5. 积极面对选择的忧虑
6. 从出国到读研,从读研到工作
第四章 理性面对考证热
有证书=有工作?面对让人眼花缭乱的众多证书,大学生们应头脑清醒,切勿盲从。本章将告诉你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去选考必需证书,真正助力求职。
1. 迷信的鸽子
2. 各种证书让人欢喜让人忧
3. 透视考证误区
4. 招聘单位的声音
5. 冷眼面对考证热潮
第五章 乱投简历没人理
规模较大的企业,一般每周要接收500~1000份电子简历,其中80%管理者浏览不到30秒钟就被删除了。因此,不要再“海投”简历,本章将教你如何高效投递简历。
1. 从众效应
2. 简历一去不复返
3. 找准目标,认真把握每一次机会
4. 优秀简历是获取工作机会的“敲门砖”
第六章 面试无数没offer
你是否有过面试被拒的受挫经历?其实,这种经历也是一面镜子,照出你离成功的差距,只是需要你自己去寻找。本章将告诉你“面霸”都是怎样炼成的。
1. 沸腾效应
2. 失落的面试
3. 大学生面试十大禁忌
4. 面试常规提问及应对策略
5. 模拟面试
第七章 就业信息太失真
招聘信息中,各种形式的诈骗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诈骗者把目标盯上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轻信是被算计的开始,本章将教你历练辨别虚假信息的火眼金睛。
1. 巴纳姆效应
2. 四处横行的虚假招聘信息
3. 如何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
4. 查看求职受骗案例,增强“免疫力”
5. 识别真假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
6. 历练辨别就业信息真伪的“火眼金睛”
7. 学会行使“知情权”
中 篇 现实的挑战
第八章 我长大了,父母请您放手
在父母眼里,也许你永远都是孩子,但是终有一天,你要走出襁褓,独立于这个社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应让父母在自己的求职路上扮演何种角色?本章将给你切实的建议。
1. 鸟笼逻辑
2. 求职中的“鸟笼逻辑”
3. 招聘单位的态度
4. 走自己的路
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九章 求职路上,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90后”已成为求职主力军,在家长的呵护与规划下成长起来的你们,要如何摆脱依赖性心理?又如何摆脱家长的陈旧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本章将为你答疑解惑。
1. “感觉剥夺”实验
2. 躺在父母规划上的“90后”
3. 依赖性人格是独立的大敌
4. 依赖心理从何而来
5. 明确父母在自己人生中的角色定位
6. 莫让家长的错误就业观贻误终生
7. 时代呼唤新的就业观
……
第一章 自我认知偏差
1.黑色圆点
老师在黑板上挂了一幅“画”——白纸中只有一个黑色圆点。
“你们看见了什么?”老师问。
“一个黑点。”全班学生一起回答。
“只说对了极少一部分,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
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我们的思考力。成千上万的人不能突破自己,原因正在这里。“天生我材必有用”,你需要在求职的道路上适时地告诫自己。
2.自我认知的缺失
有些求职者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求职的时候,眼睛总是盯着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国企……
网上有一则消息:“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千女争一职。”据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上半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报名竞争最激烈的10个岗位中,有5个报名人数超过1000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渝中区教育委员会教育管理这一岗位,因其要求限于女性,于是引来上千名女性前来竞争。
我们不知道这些报名者思考过没有,自己是否拥有这个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能力?
据估算,职场中大约有7成求职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缺陷,主要表现为自卑和自负两大类。自卑型的学生,往往对职场存在恐惧心理,主观上逃避就业;而自负型的求职大学生则恰恰相反,他们过分自信,非名企不去,非高职不入,在求职过程中不断地挑选工作,无形中失去一些就业的机会。
有一个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在一家酒店工作。尽管他很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又不敢跳槽,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优势,更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因此十分痛苦。
当问及他为什么选择酒店管理这个专业时,他说因为当时自己年纪小,对这个专业并不了解,糊里糊涂地就报了酒店管理。现在从事了这份工作,才发现自己特别不喜欢,也不擅长这个职业。
他自述性格有些优柔寡断,做事情很难下定决心,胆子也比较小,与人交往的时候说话很快,做事急躁,不淡定。他困惑自己到底适合哪方面的工作?
其实,他只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却没有发现自己的特长。在访谈过程中不难发现,他喜欢看书,喜欢时尚服饰,并且善于帮助别人分析优缺点,能够比较准确地找到别人的优势,虽然一到自己就搞不清楚;在工作方面他任劳任怨,领导交待的事情,他都能很好地完成。
基于他的情况,建议他考虑重新选择专业学习,比如教师、服装设计等。
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心理品质和社会成长环境不同,塑造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个体。这些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客观上来讲没有好坏之分,都体现了一个人的独特性。
不同个性特点的人,适合做不同类型的事情。例如有的人喜欢与很多人聚在一起,他们善解人意,总能迅速地融入群体之中,受到大家的欢迎。有的人则喜欢独处,面对很多人时,他们会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无所适从,而一旦让他们组装电脑,或是修理家用电器,那种废寝忘食的劲头,简直让人吃惊。
事实上,每种类型的人,都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只有找到自己最适合的工作,才能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职业选择上,我们推崇美国心理学教授、职业指导专家约翰·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这个理论在职业配置方面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人职匹配”。该理论指出,当某种类型的人从事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时,较易发挥所长,能够做到事半功倍,而在其他类型的职业中发展,就很难获得好的事业发展机会,往往事倍而功半。
从事自己适合的工作,达到“人职匹配”,不仅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而且有利于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小测试:你的优势在哪里?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优势。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认知能力,即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和分析等能力。
第二,社交能力,即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沟通、组织、适应能力等。
第三,操作能力,即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等。
若想知道你的优势在哪里,就请在40分钟内认真完成下面这个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