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我国著名的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事业的创始者和组织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希季的人生旅途为主线,展现了王希季为国家富强、人类福祉而表现出来的刻苦发奋、坚忍不拔、勇于探索、赤诚奉献的智慧和品格。
本书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揭秘了我国导弹、火箭、卫星研制中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将深奥的航天技术问题表述得通俗易懂,亦是一本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读物。
序一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不仅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
航天系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是这支队伍的杰出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先后有50多位科学家和航天工程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有7位院士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位院士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重要孕育者和忠实践行者。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很薄弱,帝国主义严密封锁,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创建起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航天型号研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领域,需要众人参与,必须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才能完成。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航天工程研制实践中,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铸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航天事业属于尖端技术领域,难度大、风险高、技术复杂,在发展历程中碰到过很多难题,经历过各种坎坷,甚至遭受过重大失利。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树立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今天,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征程中,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是全体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决定出版《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不仅是为了宣传航天院士的科研成就,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更是为了传承航天院士的宝贵精神,使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2014年1月
序二
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半个多世纪以来,培养和塑造了一大批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理论功底深厚,技术水平高超,善于引领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孕育航天精神作出了突出贡献。
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把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精神财富,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一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以下简称《丛书》)。
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推进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指明了方向。在中国航天事业“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新形势下,出版这套《丛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记载航天历史。航天院士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宝贵财富,他们的成长历程反映了航天事业的发展轨迹。这套《丛书》不仅是航天院士个人的传记,也从不同侧面记载了中国航天从技术到管理、从思想到精神的真实历史。
弘扬航天文化。宣传航天院士,就是站在科学的高度,向社会各界全面宣传航天事业,弘扬航天文化,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传承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包括航天院士在内的几代航天人,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不断积累、提炼、传承而逐渐形成的,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丛书》全面反映了航天院士的学术成就、科学作风和思想品格,有助于航天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航天人才。中国航天事业已经完成了新老交替,一代航天新人正在茁壮成长。《丛书》是泽被后世的人才工程,对于培育航天人才、发展航天事业、铸造新的辉煌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丛书》是一套具有航天特色的爱国主义教材,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发行,必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热爱航天、投身航天、奉献航天,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再攀高峰,使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续写辉煌。
2014年1月
朱晴,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农民日报报社编辑。出版有人物传记、小说、散文,其中《赵无极》获第二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王希季》获国家图书奖,《逆水漫漫一叶舟》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写给妈妈的话”征文二等奖,2005年当选为“风雅颂杯”当代十佳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第一章
商贾之子 无忧无虑度童年
第二章
家道中落 少年初识愁滋味
第三章
“ 跳”入联大 名校严师育英才
第四章
思亲情切 大理城探祖寻根
第五章
壮志难酬 考取赴美留学生
第六章
一波三折 悲喜交织的恋情
第七章
放弃读博 急于效力新中国
第八章
成家立业 执教大连工学院
第九章
院系调整 举家迁入大上海
第十章
急于求成 火箭研制遭挫折
第十一章
艰苦创业 探空火箭冲云天
第十二章
勇于开拓 系列火箭屡探空
第十三章
卫星上天 “长征一号”立奇功
第十四章
殚精竭虑 研制返回式卫星
第十五章
吃尽苦头 攻克回收新技术
第十六章
有惊无险 返回舱安全着陆
第十七章
舍我其谁 求发展勇担风险
第十八章
坦荡无私 人格魅力铸口碑
第十九章
开拓天疆 提出航天新概念
第二十章
搭载成功 启用空间微重力
……
一次,在酒泉发射场发射的一枚技术试验火箭,箭头落到了距发射塔正南100 千米处的巴丹吉林大沙漠西端。箭头中装有返回式卫星用的高空摄影机和红外地球敏感器等试验仪器。林华宝等三人乘飞机前去寻找,本以为飞过去很快即可找到,却不想飞过来飞过去反复巡查,直到低空盘旋着搜索了好几遍,才终于发现了目标。带队的同志向司令部汇报时,估计从沙漠边缘到箭头落点约一个小时的路程,称“只需200 米冲锋即可拿到”。林华宝和另一位参加者小袁不同意他的意见,认为进沙漠搜索很困难,绝不会是那么简单就可以找到的事。司令部命令他们次日一早就出发去找箭头。无奈中,他只好给留在发射场的王希季打电话,汇报情况并说明自己的看法。王希季赞成林华宝的观点,但因为司令部已经下了命令,也不好再多说什么。长期以来习惯于与参试人员并肩战斗、同甘共苦,既然需要进沙漠,他当即在电话中表示:“我和你们一起去!”
二十余人的回收队伍,有几位是试验基地的战士,由搜索连的彪形大汉——马指导员担任向导。巴丹吉林不但是世界三大沙漠之一,而且高度排在第一位,海拔达2300 多米。他们一行半夜乘车出发,清晨来到山口处,软沙漠上汽车走不动,只能徒步进行搜索。
从硬戈壁进入软沙漠,只见连绵起伏的黄沙一望无际,沙随风走,坑丘互变,大地上没有任何参照物,根本辨认不出东南西北。面对凶险叵测的漫漫沙海,不管王希季怎样坚持同行,林华宝等人无论如何也不让他再往前走一步。他们留下较重的东西,请求他就在原地等待,作为他们进入通道后的联络与指示点。拗不过大家的心意,王希季只好留下来,听任林华宝带领一行人向沙漠深处走去。眼看着同伴们带着草帽、背着水壶的身影越来越小渐至消失,他才收回目光,怀着一种难以用笔墨描述的复杂心情,开始了漫长而又揪心的等待。
寥廓的晴空稀稀落落点缀着几朵白云,阳光漫不经心地普照着色调单一的沙碛。放眼望去,茫茫的沙层如波纹,累累的沙丘似浪涛,沙漠如同海洋一般的浩瀚起伏,无涯无际。只不过它是凝固的海,死亡的海,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有的只是一派远离人寰的荒芜与亘古不变的苍茫。
正值七月酷暑,似火的骄阳将沙漠变成了一口干了锅的大蒸笼,气温越高空气显得越干燥,阵阵热浪迎面扑来,鼻腔内似有一种被灼伤的感觉,喉咙更是干得冒了烟。一个上午过去了,不见他们的踪影,望眼欲穿的王希季不住地抬腕看表,时间一分一秒缓缓流逝着,慢得让人心焦,慢得令人懊恼,那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把人折磨得心神不宁、坐立难安。置身于这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没有日常为伍的一摞摞文献、一张张图纸、一个个公式和一行行数据,触目所及除了黄沙还是黄沙。牵肠挂肚而又无可奈何地等待着,开始时他发出信号弹,还能看到远处沙漠中回应的信号,到傍晚再发时空中就见不到任何动静了。他的心被越来越强烈的恐慌感掳住了,队员们怎么了? 是迷了路,还是出了什么事?
沙漠的黄昏景色无比壮美,晚霞不仅将天空渲染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画,还为大地铺上一层辉煌绚丽的光辉。撩人的美景引不起王希季丝毫兴致,他的全部心思都在失踪了的同伴们身上,惦记他们的饥渴,牵挂他们的安危。从气温上说,戈壁滩的一天几乎囊括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白天还是酷暑难耐的盛夏,入夜却气温骤降,寒气袭人,侵肌砭骨的冷风吹得王希季止不住阵阵颤栗,上下牙不时发出快节奏的碰撞声。夜幕笼罩下的沙漠,黑暗中呈现出一派瘆人的寂静,足足等了一整天的他心急如焚,全然没有一丝睡意。早知如此,悔不当初,自己真该坚持与他们一起去寻找,多一个人总会多一双眼睛,多一份力量,多一个主意。晴朗的夜空缀满闪烁的繁星,如钩的明月高悬在天边,王希季目不转睛地凝视着远方的天空,却对这神奇的景致视而不见,只企盼能捕捉到那橘红色的信号。不觉得饥渴,顾不上寒冷,脖子酸了他也不肯低下头来转动一下,唯恐错过了同伴们发出的信息。
拂晓时分,他又发出一颗信号弹,终于得到了回应,谢天谢地,一颗悬着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透过微薄的晨曦,看到远处沙丘上出现了缓慢移动着的一行身影时,他迫不及待地大步迎上前去,只见队员们一个个灰头土脸地挂满了黄沙,身上背着回收物,迈着踉跄的步子疲惫不堪地走来。他动情地奔跑过去,与队员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夺眶而出的泪水表达了男子汉内心最深的情感:“我心里真是急呀,你们再不出来,我就要请求空军派飞机寻找了!”
……